【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我国乡村人口多、底子薄、农业基础差、城乡差距大[1]。21世纪以来,为解决“三农”问题,相继实施了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等战略,但农业生产要素非农化、社会主体老弱化、乡村空间空废化、水土环境污染化等“乡村病”依然存在。在城镇化进程中,全球乡村均经历了农业地位下降和乡村衰败的困境。欧盟通过共同农业政策,调整乡村发展理念和产业结构,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2]。日韩通过“新村运动”和“乡村产业革命”改善了乡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城乡均衡发展。而南美国家采取城市极化发展政策,忽视乡村发展,导致乡村人口过度涌入城市,陷入城市贫民窟和乡村贫穷的双重困境。可见,适宜的政策有助于乡村的发展,否则会增加乡村陷入进一步衰败的风险。 特大城市在社会经济快速转型过程中,伴随着生产要素的分化重组、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和城乡人口的密集流动,其乡村空间发生剧烈的分化与重组,影响乡村空间发展的主导因素已从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向政策因素转移。但囿于特大城市内部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在不同政策作用下,乡村空间呈现多元演变特征。近郊乡村出现了显著的非农化和人口过密化;而远郊乡村则出现了明显的空间和产业双重衰败;在部分区域则形成了现代农业基地或旅游村[3]。外在的政策设计需要以内在的空间演变规律为依据,否则政策效率难以得到保障,导致乡村低效盲目发展。因此,需要立足特大城市乡村发展实际,探寻政策主导下乡村空间演变的客观规律,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4]。 围绕政策对乡村空间演变的影响,已有大量研究。其一,定性分析政策作用机理。政策具有分配社会资源、规范人群行为的功能[5]。国家层面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推动乡村居民点用地减量和空间集聚,决定了乡村空间演变的方向[6];地方层面的宅基地管控和村民建房政策,规范村民建房行为,影响乡村空间演变的细节[7]。其二,具体政策的评价。土地整治政策将细碎的农用地进行合并,推动乡村空间整体优化。增减挂钩和宅基地置换政策使乡村空间更集聚,但在部分乡村也出现了违背村民意愿的被动上楼和过度集中现象,引发社会矛盾[8]。其三,特定区域的实证分析。对苏南乡村的研究,发现政策成为推动乡村空间演变的关键要素,依次推动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的分离[9]。对浙江乡村的研究,发现各类政策可以有效改善乡村居住环境,但难以培育乡村内生动力[10]。对成都乡村的研究,发现在不同的土地产权改革政策下,乡村居民点空间形态演变具有显著差异[11]。 以上研究为全面认识政策作用机理提供了基础,但既有研究多聚焦省域或县域等宏观尺度,对微观村域的研究较少。村域是认识和改造乡村的基本窗口,随着尺度的缩小,许多演变细节差异才能被深入考察[12]。其次,较为关注用地空间的变化,对潜藏在其背后的社会经济空间的变化略有不足。最后,主要聚焦不同乡村受政策影响的横向比较,而较少揭示同一乡村受政策影响的演变过程和特征差异。为弥补这些研究指向上的不足,本文以大裕村为例,分析其在一系列政策作用下的空间演变特征,并尝试揭示政策作用机理。 1 研究设计和数据方法 1.1 研究思路 政策通过调节土地要素配置,进而诱发人群流动和产业要素重组,从而实现乡村空间的整体变迁。其一,政策推动乡村各类用地的转化,导致用地构成、乡村居民点空间形态、村宅内部空间发生变化。其二,土地是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政策通过调节产业发展所需用地来影响乡村产业结构和村民生计方式。其三,用地变化助推了人群流动,导致人口结构的变化,进而引发村民交往范围和对象的变化,从而推动乡村社会空间的变化。因此,本文通过用地空间、经济空间和社会空间三个维度来考察政策对乡村空间演变的影响。 1.2 研究对象概况 大裕村位于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东侧,村域面积8.23km[2](图1)。依托葡萄种植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该村特色。选择大裕村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两方面考虑:①该村持续受到各类政策的影响,空间演变呈现阶段差异特征;2000年前,该村是传统农业村,受到严格的住房政策管控;2000年后实施的迁村并点政策推动乡村居民点快速集聚;2009年后实施的平移归并政策、农用地流转和工业用地减量政策使乡村空间发生巨变。②该村位于特大城市的近郊,受快速城镇化影响显著,可以反映特大城市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乡村空间演变的特征。 1.3 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 本文运用参与式乡村评估、景观格局分析和问卷调查的方法。首先,以2018年地形图为基础,对该村2000年、2009年和2018年的Google Earth历史影像进行解译,得到三个年份土地利用的初步数据。运用参与式乡村评估方法,将土地利用数据与熟悉该村发展的村干部和老人沟通核对;辅以实地踏勘校核,复原乡村土地和住房建设等各项具体信息,修正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像数据。其次,运用Fragstats软件计算乡村居民点斑块规模、分布和形态等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政策对乡村空间形态的差异影响(表1)。最后,利用问卷调查获取社会经济属信息,共发放90份村民问卷(回收88份)和90份外来人口问卷(回收86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