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唐画”:展子虔《游春图》新探

作 者:

作者简介:
黄小峰,博士,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

原文出处:
美术大观

内容提要:

本文对《游春图》的成画年代和图像主题做了新探讨。通过对基本材料的重新检视,认为此画并非周密所著录的作品,宋徽宗宣和诸印亦不可信。《游春图》亦非早期绘画的摹本,而是北宋文化语境中对于“唐画”的想象性再造。


期刊代号:J7
分类名称:造型艺术
复印期号:2022 年 02 期

字号:

      传为隋代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图1)在中国艺术史中享有巨大声望,被认为是“山水画初兴时期的一张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①,是“存世最古之画迹”②。不过,许多谜团有待解开。最大的谜团是模棱两可的时代与作者归属。我们该把它视为隋代绘画、唐代绘画还是宋代绘画?它究竟描绘了什么?本文希望通过对于这件作品的重新研究,来回应长久以来的讨论,并反思中国早期绘画研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

      一、学术史回顾

      清宫旧藏的《游春图》在1946年出现于北京古玩市场,推测是从长春伪满政权流出。张伯驹重金购入后,于1948年10月在燕京大学进行公开展览。《游春图》自此声名鹊起,成为证实展子虔为“唐画之祖”的重要作品③。但沈从文于1949年6月发表专文,对其年代和作者归属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其并非展子虔真迹,而是晚唐、五代后之作④。

      1952年,张伯驹将《游春图》让售于故宫博物院。在1953年9月故宫绘画馆开馆展中,《游春图》成为隋代绘画的唯一代表。但美术史家王逊于1953年发表简短看法,通过与敦煌壁画进行比较,认为其可能是盛唐时代的作品⑤。约略同时,瑞典学者喜龙仁(Osvald Sirén)也提出此画为“唐风画作”⑥。在特殊时代语境下,王逊的看法受到了批判。杨仁恺批评他“把早期的作品看成是晚期的制作,从而贬低了原作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⑦。很长一段时间,虽仍有人持不同意见,但把这件作品视为隋代展子虔真迹成为统一认识⑧。如秦仲文所言:“根据历代的著录以及流传过程中的鉴藏题识,不便怀疑是后代人的临摹作品或伪造出来的了。”⑨

      重大进展发生在1978年。傅熹年发表了对此画的新研究,从建筑物的样式和人物的幞头切入,注意到这些细节反映出晚唐至北宋的特征。因此,他主张此画为北宋徽宗时期的宫廷摹本,其祖本可能是一件北宋时期归在展子虔名下的作品⑩。这项研究很快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徐邦达、高居翰(James Cahill)、铃木敬等学者都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傅熹年的看法(11)。不过旧藏者张伯驹对其研究方法提出了不同意见(12)。美国学者罗樾(Max Loehr)也认为画中“缺乏清晰的宋代特点”,并非北宋摹本,而应是“7世纪后期或8世纪初”的作品(13)。薛永年综合各方意见后提出,对照历代著录评论与隋唐考古资料,没有理由相信《游春图》是展子虔真迹,但“无疑是唐画的北宋摹本”。同时,他也认为,傅熹年“完全据已知考古发现中的古建或幞头形制断代是缺乏说服力的”,还需要与考古材料中的早期山水图像进行风格对比。他认为可以把《游春图》“看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初唐青绿山水画风的作品仿本”(14)。

      傅熹年明确提出《游春图》是早期绘画“摹本”的观点,一定程度上调和了真迹说和非真迹说。促使他做出摹本说的主要原因,是画上瘦金书的六字题签“展子虔游春图”以及宋徽宗宣和诸印玺。宋徽宗在艺术史中的权威性,也曾是隋代真迹说的重要依据。但对这一关键证据,沈从文最早提出怀疑,认为徽宗题签“笔弱而墨浮,似不甚古”(15)。詹前裕进一步提出徽宗题签和宣和印鉴均不可靠,认为画面构图含有南宋时代的定点透视观念,其年代要晚至南宋时期(16)。

      

      图1-《游春图》卷-绢本设色-43cm×80.5cm-展子虔(传)-隋-故宫博物院藏

      此后对《游春图》的研究依然在鉴定层面展开。既有人坚持隋代真迹说,亦有人认为是明代伪作,也有学者借助对画法的观察,认为其年代可能在五代至宋代前期(17)。可以看到,对《游春图》的讨论较少与更广泛的历史与艺术史语境进行联系。本文希望在前辈学人的鉴定研究基础上,展开新的讨论。

      二、徽宗印迹和早期史料的检讨

      在《游春图》研究中,尚缺乏对其基本文献和图像材料的全面清理。有关此画的基本文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献著录,其中最重要的是宋末元初文人鉴赏家周密对于《游春图》的记载;二是作品上的收藏印迹,最重要的是宋徽宗“宣和七玺”。下面将一一讨论。

      (一)周密是最早的著录者吗

      学界一般认为,《游春图》最早的著录者是元初的周密。按照通行版本,他在《云烟过眼录》中两次记载了这幅画:

      胡存斋泳所藏……展子虔春游图,徽宗题,一片上凡十余人。亦归之张子有。

      马子卿绍号性斋所藏……展子虔春游图,今归曹和尚,或以为不真。(18)

      对此两条著录信息,有三种不同看法。第一种认为所记是同一幅画,即存世故宫本《游春图》。第二种亦认为所记是同一幅画,但并非存世《游春图》。第三种认为所记并非同一幅画,从胡存斋处转到张子有手中的才是存世《游春图》。

      持肯定观点(所记即《游春图》)的学者很少进行举证,而持否定观点(所记非《游春图》)的学者则有一条反驳证据。在《云烟过眼录》中,周密提及了南宋末权臣贾似道的不少旧藏品,甚至详细著录了作品中的“封”字印以及贾似道被查抄时的“台州官估官印”。而现存《游春图》前后隔水虽有“台州市房务抵当库记”(即周密所说的“台州官估官印”)和“封”字印,但周密没有提及贾似道(1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