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冲击下全球跨境电商物流韧性的时空异质性研究

作者简介:
余金艳(1986-),女,四川资中人,博士,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一带一路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经济地理、区域发展和信息化研究,E-mail:jinyanyu@gmail.com;张英男,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一带一路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4);刘卫东(通讯作者)(1967-),男,河北隆化人,博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101),主要从事经济地理学研究,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研究,E-mail:liuwd@igsnrr.ac.cn(北京 100049);肖作鹏,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深圳 518055)。

原文出处:
地理研究

内容提要:

新冠疫情给全球化进程带来巨大冲击,流动性被切断是其中重要原因,尤以物流延滞造成的物资短缺影响最为严重。作为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物流时效性和格局在疫情冲击下发生了重要变化。通过对全球疫情及跨境电商物流大数据的挖掘、计算和分析,从韧性角度对物流时效的时空异质性展开研究,分析物流受冲击变化的特征,以及韧性空间格局、阶段差异和时间过程,并结合定量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疫情冲击下,物流时效性呈现“衰减波”特征,表现出明显的抵抗力阶段、恢复力阶段,以及韧性提升;北美、西欧的物流韧性相对较低,东亚及其邻近的中亚、中东欧、西亚、北非区域则相对较高,尤其是抵抗力阶段差异明显;全球物流恢复力指数普遍高于抵抗力指数,北美、西欧、大洋洲部分样本恢复力较弱;时间过程上可分为3个时期,并呈现出一定的空间传导现象:前6个月急速下降、艰难抵抗后平稳恢复,第7至第11个月整体向好、局部震荡,第12至第13个月全球小幅波动后较快恢复;影响物流韧性时空异质性的因素较为综合,其中物流网络关系、疫情严重程度的影响相对显著。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物流管理
复印期号:2022 年 04 期

字号:

      1 引言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给全球发展带来巨大影响。生产国际流动性被强行切断,尤其是物流延滞带来全球性物资短缺瞬间爆发,更加剧了疫情的冲击力。受疫情循环累积作用,用工紧张、交通管控、需求上升、成本提高、产业链传导等多重压力,导致物流时效变慢、爆仓严重、恢复困难,并成为其他行业生产恢复的重要阻力。根据对监测数据(详见第二部分数据来源说明)的初步计算,全球跨境电商物流2020年的配送时长较2019年平均延滞约64.4%。《中国物流与采购》等发起的2020年度监测表明,中国近四成物流企业疫情期间业务规模下降50%以上,五成以上企业2020年度亏损5%以上[1]。基于其在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物流业成为复工复产的关键环节,其空间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是地理学者关注的重要问题。

      “物流韧性”是本研究的切入点,其内涵可概括为物流系统对外界扰动的一种回应和恢复到稳定状态的能力。韧性是近年来经济地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是学者考察各区域、行业体系灵活应对突发事件、维持健康运营能力的重要概念。基于演化的视角,可理解为物流系统不断重构、发展至更加完备、更有效率的能力。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已普遍认可其概念不仅是“工程韧性”“生态韧性”所涵盖的“维持稳定”“恢复原有状态”,更多是基于演化视角的适应性韧性所强调的“更新、转型、建立新的成长路径、抵御风险”[2]。在Martin等研究中,补充或再次强调了脆弱性、抵抗性、稳健性、恢复性的概念[3],以及抵抗、恢复、重新定向和路径重构4个过程。演化经济地理学研究中也基于对全球生产网络恢复力和适应力的分析,构建了韧性相关的微观、中观理论[4]。

      当前经济地理学者对韧性的研究多探讨区域经济韧性,而对具体行业、外生全球尺度、关系经济地理关注较少。学者研究了受欧元危机[5]、金融危机等经济事件冲击下,各区域的经济韧性及其差异成因[6-8],国家尺度的如中国[9]173、美国[10]、欧洲[11,12]等,(类型)区域尺度的如地震极重灾区[13]2078、连片特困区[14]924、珠三角[15]170等,城市尺度的如佛山[16]、东莞[17]、南京[18]等。行业韧性研究相对较少,包括对产业集群[19]、农业[20]、旅游业[21]等。具体研究内容多集中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西方经济步入衰退时,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外学者率先开展了对区域经济韧性相关研究。多数学者认为产业结构更多样化[22]和产业创新能力更强的区域往往具有更高的经济韧性[23-27],但部分学者对此提出质疑,指出这种影响在实际上并不显著,甚至可能起着反向作用[28-30]。中国经济地理学者对韧性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也因此有了更长的对比时间段,主要探讨了产业结构、主导产业、政策、区位条件、社会资本、经济规模、生产体系更新与技术创新等因素的作用。学者普遍认同较大的经济规模、先进的生产体系更新与技术创新、多元的社会文化等因素均会提升区域经济韧性,而对于产业结构、主导产业、政策因素、社会资产等的作用方向则存在一些不同认知[14,15,30-32]。新冠疫情发生后,有学者强调了危机情况下国家政策制定、企业应对战略等“能动性要素和主体作用”对抵御供应链中断风险的重要作用[33]。在对韧性指标测度的探索方面,目前广泛使用的分为两类:一是通过对冲击下核心变量的反映程度来判断,如分析一个区域对经济冲击反应程度的核心变量,通常选取就业人数和GDP[14,15];另一类是通过构建指标体系的方法来测度韧性,尤其借鉴Martin等的区域经济韧性测度方法并加以改进[26]13,测度研究对象应对冲击时表现出的相对的韧性情况[9,34]。

      当然,“物流韧性”也不完全是一个新词,在经济和管理学研究中,“供应链韧性”研究一直是重要议题。其始于2000年英国民众抗议燃油涨价以及2001年英国爆发口蹄疫导致的供应链中断事件,主要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研究其网络韧性的测度、塑造、优化等[35]。供应链韧性的测度指标主要包括绩效下降程度、绩效恢复时间、绩效恢复程度、受损后的连通程度[3]等方面,或构建基于细胞粘弹性的供应链风险细胞粘弹性模型[37]、基于三角模糊数的供应链网络弹性测度模型[38]、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供应链弹性系统模型[39]等综合测度供应链韧性。其影响因素主要关注延迟制造、战略库存[40]、柔性供应、制造和购买、用经济手段刺激供应竞争、柔性运输、通过动态定价[41]和产品升级实现利润管理、通过产品的布局影响顾客的购买行为、通过快速且持续的产品更替策略增加产品的可替代性以抵御需求的波动[42]等。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之后,学者们意识到全球生产网络固有的脆弱性和薄弱的复原力,亟须探索建立更加稳定或富有韧性的供应链体系[43]。如樊雪梅等构建了供应链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ISM模型分析企业供应链韧性影响因素的结构,并通过熵权-TOPSIS法对新冠疫情下的汽车企业供应链韧性进行评价[44]。这些对从经济地理学角度研究物流韧性都有一定的启示。

      本研究选跨境电商物流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基于3点:首先,相较于大宗的传统国际贸易物流,跨境电商物流的体量更为灵活,对配送时间更为敏感,更能表征疫情冲击带来的影响。其次,跨境电商物流的运单追踪系统完善,数据获取途径更为公开和准确。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跨境电商是传统国际贸易的重要演化方向,近年来各国投入大量资源促进其发展,以此争夺经济收益、大数据资源、文化影响力与国际话语权,尤其是疫情期间跨境电商仍逆势增长;物流是跨境电商发展的关键环节,同样位于全球经济主战场,这对其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当前对其研究多集中在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亟待从经济地理学视角开展研究。

      由上,在新冠疫情冲击和跨境电商需求增大的背景下,物流韧性差异可能带来全球发展格局的改变。如何准确认知和测度物流韧性的特征表现、刻画物流韧性的空间格局和时间变化、识别影响物流韧性的关键因素,对抵御当前疫情挑战乃至今后可能发生的“黑天鹅事件”,拓展韧性和物流地理学的研究范围和理论深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