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947(2021)04-35-10 青年研究的学科建设,在我国走过了40个年头。有幸亲历并见证当今青年研究机构林立、期刊争流、成果丰硕的盎然生机,不枉吾辈以此立身安命的价值。近又获张良驯教授新著《青年发展导论》,喜不自禁,冒暑研读,稇载而归。不仅折服于作者长年耕耘于青年研究领域、追踪青年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付出,也折服于作者那种取精用宏、闳中肆外的令人赞叹的著述功力。 掩卷沉思,《青年发展导论》跳进我脑海的竟是一幅波澜壮阔的水墨画: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①。一种由理论思维与形象思维交集而产生的意境。在我看来,作者把青年发展放在时间发展的长河中、放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放在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放在人与社会互动的历史长河中来考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揭示青年本质,以及一代又一代青年的发展,恰如座座青山无穷无尽,更似滔滔江水一往无前。产生这种联结的读后感觉,是十分自然的。 但驰思联想不成学术评价。《青年发展导论》之所以能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说到底是其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厚度所致。历史唯物主义是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2013年12月中央政治局就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了集体学习,体现了中央对推动全党学习哲学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重视。作者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撰写这部著作的,造就了青年研究和青年工作的基本功。他从唯物史观的社会结构与历史过程两个基本理论出发,把握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来认识青年的历史地位;把握好社会发展的前进、上升总趋势展现青年发展的正向过程;把握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原理肯定青年的能动性本质特征……具体来说,这部著作对我国青年发展的研究至少有三大贡献。 一、探索人本“结构”基础上的青年发展 研究青年发展,绕不开“青年”的概念。长期以来,“青年”概念的阐述或界定,既铁定划一又林林总总,既无疑义又莫衷一是。作者有清醒的概括:“青年概念原本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按理说其含义是确定无疑的,但事实上,无论是在学术领域还是在实际工作中,关于青年含义都存在不同说法。”[1]同时,哪些人属于青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似乎也明白无误,但“青年作为特定年龄阶段的人群,具有不同于其他年龄人群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征”,“具有自身的社会角色,发挥着独特的社会作用”[2],却没有普遍公认的年龄上限和下限。因此任何概念在失却了内涵和外延确定性的条件下,相关研究甚至思维会受到影响,有时甚至是难以正常进行的。 青年研究曾有一种流行见解,认为“青年”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产物,是人的传习期延长的结果。据此表述可以理解为:在人类生命历程中原来没有“青年”阶段,它的出现只是人从少年进入成年的一个“过渡期”。现在看来,这一理论观点如果不在特定场合运用,是存在偏颇的。虽然从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发展的视角给“青年”下定义未尝不可,但在一般场合使用而抛开人的生理、心理发展基本属性的定义就错置了。有“创意”的“青年”概念让人耳目一新,却又如坠云里雾里,带来理论上和思想上的混乱。记得1999年上海召开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研讨会,有论文出现“‘青年’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产物”“‘新青年’横空出世”等文字,一位从事文学研究的学者就惊呼:“啊!原来封建社会是没有青年的!”害得他连连自责“孤陋寡闻”。 所以,《青年发展导论》作者一针见血地指摘了“青年”概念在青年研究中被误解和乱用所存在的问题。表现在概念使用的随意性方面,随意到违反逻辑规则,滥将比喻当定义的地步;概念界定的片面性方面,引入就业、结婚、生育等社会属性,谬使定义走入偏门;还有否定“青年”历史的客观存在,对中外历史文献中有关“青年”的记载视而不见,等等。这种理性的批判对于青年研究的学术进步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旨在使“青年”概念能够得到科学界定和准确运用,避免并遏止许多司空见惯的乱象。 不过,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青年研究领域涉及人类生命中“青年”阶段的研究,也并非仅此“工业革命产物”一说。有文献良“人从青年中产生”说,有张增杰“自我意识分化、矛盾、统一、转化”说,有谷迎春“自然、社会、思维属性统一实践”说等等,非常明显,是从不同学科的视角来认识“青年”的。尤其是吴广川等编撰的《青年学词典》[3],对古今中外各种生命模式中“青年”的生命序列(涉及青春发育阶段或“青年”阶段在生命历程中的地位),同样做过一些系统的诠释,至今有研究的参考价值。按照工业大革命前、18世纪左右、近现代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不妨学海拾贝,在此略做介绍。 柏拉图的生命模式是一种直线爬坡型模式。这位古希腊哲人认为,人的各个年龄段依次处在一条向上倾斜的直线上,意味着生命阶梯就价值层次而言不断上升。智慧作为经验的产物,在幸福和年龄之间起调节作用,使得儿童处于倾斜直线的最低位置,老年处于最高位置,“青年”则处于成年和儿童之间。“青年”成熟期在30岁以后。 亚里士多德的生命模式是一种横卧半圆型模式。这位古希腊哲人认为,人的生命发展各个阶段依次处在一条弧线上,人生价值最高峰在弧线的中点。成年人因年富力强而处弧线中央;弧线向下的两端则分别代表童年和老年;“青年”接近儿童,壮年接近老年。原因是“青年”和壮年、老年都有缺陷,且“青年”品格成熟要远远低于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