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教育,相信未来》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家教世界·V家长

内容提要:

03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22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推荐语】

      一段段色彩斑斓的教育岁月、文化行旅,于作者笔下细微而诚恳地刻画,指引我们抵达时间的远方、灵魂深处,更令我们徜徉其中,点亮了教育人生。

      【书籍简介】

      本书分“生命在唱歌”“心中有风景”“背景是星空”三编。选入了作者对叶澜、柳斌、朱永新、魏书生、李吉林、蔡林森、岩村和朗、安东尼·布朗、罗恩·克拉克、周有光、黄培云、柯岩、魏德运、李鸣生14位教育名家、文化名家的专访。

      在《相信教育,相信未来》的序言中,顾明远先生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我们的教育能够担负起使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吗?“什么样的教育才能真正为未来社会提供合格的人才呢?掷地有声的发问,似是一声惊雷唤醒所有有理想、有信念的教育者。

      “双减”之后,家长的焦虑

      “双减”政策落地实施以来,我接到了很多家长的电话,一些“迫不及待”的家长更是“冲”进办公室与我促膝长谈。提到最多的问题就是“老师,我家孩子检测A等级都达不到,以后怎么办啊?”似乎A等级已然变成了定义孩子未来发展的根本,达不到优秀等级,孩子的未来就完蛋了。而事实真的如此吗?我的班里就有这样一位达不到A等级的孩子,孩子母亲格外焦虑,常常念叨“孩子将来完了”。我问她:“孩子哪里完了?”她便细数了一大堆问题,诸如:专注力不强,语文习作不会写,阅读理解读不懂题目,总是爱写错别字,数学计算马虎,不爱动脑筋……这样的父母我们似乎不少见,他们焦虑,认为孩子一塌糊涂。

      但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能否透过现象看本质?一个孩子的未来仅仅因为不会做的几道题就被定义了?那我们的教育如何为未来社会提供合格的人才?

      成功是多种层面的

      在柳斌先生的访谈中,有这样一段对话直击我的心灵。作者提到“谈素质教育,不能绕过‘评价’,而成功,在当下社会好像有约定俗成的价值取向,多数人认为,上好大学是成功……”柳斌先生则立刻强调“讲成功应该是有各种层面的成功,我理解,所谓成功,是对凭借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的一种价值评价。”每每读到此处,我不禁忧心忡忡,是对那些“急功近利”“谈分色变”“唯分是从”家长们的无奈,更是对他们孩子未来成长之路的担忧。

      现在一些家长常采用外在手段激励孩子做得更好,即当孩子获得好成绩时给予物质奖励。其实,直面剖析,不过也是借着“奖励制度”对孩子施压,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怎么能有创造力?这样偏颇的价值观使得本该在儿童期进行的教育被忽视了,如人格、人品的教育,爱心、善心的培养,担当的培养等等。

      用多把尺子衡量孩子,激发闪光点

      立足教育本质,作为教育者应要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去激发孩子的闪光点,助推孩子全面发展。可以从孩子们的德、智、体、美、劳多方面构建评价体系,及时正面强化,增加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和内驱力,打破“唯分数论”。进而明确:家长和教师的任务不是去代替儿童确定发展的方向,而是去发展儿童的个性,并加以保护。

      迁移到我班的这个案例中,我在听完家长的一系列“抱怨”后,说道:“我所看到的孩子和你描述的不太一样。”我看到孩子在听写中准确率一次比一次高,这是一个善于拼搏的孩子;我看到孩子在班级需要帮助时,兴致勃勃地举手,即使满头大汗也没喊累,这是一个有着乐于奉献品质的孩子;我给他确立了一个只要上课举手回答3次问题,便可以得到奖章的目标时,他听课更专注了,这是一个怀揣着积极目标并为之努力的孩子。用品德、进取等多把尺子衡量孩子,一定意义上,帮助孩子增加自我效能感,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积极学习。

      诚如朱永新老师所言“教育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相信孩子,相信他们每一个人都能书写自己的精彩,我们要发现孩子的潜能与个性,让他们真正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们的教育就应该引导每个孩子正确对待自己,给自己确立一个合理的目标,实现了就是成功了。回归教育生活,我班的那位“达不到A等级”的孩子,前些日子在校运动会荣获两项个人赛二等奖,俨然成为班级的“小明星”,我在班级更是大为夸赞他的体育能力,使得他学习劲头也十足。在教育过程中,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出一批好学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