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对象: 张梅玲:著名教育心理学家,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儿童数学认知发展课题组组长,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现代小学数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津贴,荣获首届朱智贤心理学奖。著有《张梅玲:让孩子受益一生的数序思维训练》等书。 人物观点: 在我看来,生命教育大体包括三个方面:珍惜生命、保护生命和超越生命。只有珍惜,才愿意去保护它,才想要去超越它。而想要孩子做到这些,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因为生命教育是家长与孩子共同精进的过程。 2022年1月1日,《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第二章“家庭责任”篇中特别提到,父母应该“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导其珍爱生命”。 这条规定一出,我感慨万千。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则学生自杀的新闻。那个孩子不过十来岁,因为心情不好,加上人际关系可能受到了一些挫折,于是从教学楼一跃而下,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我在想,如果他深知生命来之不易,会不会更懂得珍惜些;如果他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也许不至于靠自杀来解脱?如果在他心情不好时,能有人陪着,帮助他一起重新发现生命的意义,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可惜,生命没有如果,那个孩子已经永远离开了。 自杀年轻化已成为全球性问题,而这背后和生命教育的缺失不无关系。 在现代社会的高压下,不少年轻人感受不到生命的意义,生命在他们眼中似乎无足轻重,说放弃就放弃了;他们不知道如何在压力之下保护自己,也不知道如何超越生命中的藩篱,自杀似乎成了唯一的选择。 在这种大背景下,普及生命教育刻不容缓。 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些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不涉及太多理论,更多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感悟和看法,希望可以给各位家长提供思路和参考。 在我看来,生命教育包括三个方面:珍惜生命、保护生命和超越生命。珍惜生命是其他两个话题的基础。毕竟,只有珍惜它,才愿意保护它,才想要去超越它。 珍惜生命:让孩子明白“我拿这条命有什么用” 要教育孩子珍惜生命,我们势必要回答孩子两个问题:“我为什么要珍惜生命”,以及“我为了谁珍惜生命”。 第一个问题看起来挺容易的,很多人会回答:“因为生命只有一次啊。”“生命是很宝贵的,失去就没有了。” 然而,对于那些准备放弃生命的孩子来说,这些答案未必能听得进去,因为他们的切身感受往往是:生命空洞,充满痛苦,缺乏意义,这样的人生为什么还要过下去?早点儿放弃不是意味着早点儿解脱吗? 所以,要有力地回答“为什么我要去珍惜生命”,就要帮助孩子发现生命的意义所在。 对一个人来说,意义感往往意味着自身愿望的达成。所以,父母要陪伴孩子找到自身的愿望并努力去达成。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更能感受到生命的成就感、充实感和意义感。 有些小孩自杀就是无聊造成的,学习没什么意思,生活没什么意思。所以,我们需要帮助孩子找到他喜欢什么,想要做什么。 这个愿望可大可小,大到要改变世界,小到要学会一道题;这个愿望可以很长远,比如未来要成为科学家,也可以就在眼下,比如想捏一个酷似自己的小玩偶。 找到目标后,还要努力去达成。有些孩子自杀可能是遇到了挫折不知道怎么办,也可能是长期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行,感觉无助又无望。 所以,父母需要让孩子知道“我是能干的”。可以创设一些情景如做家务,让孩子通过具体的事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在孩子遇到难题时,提供具体有效的帮助。 通过一些具体愿望的探索、实践和达成,孩子才能逐渐发现生命的意义,也能深切感受到生命的多彩。 事实上,这个原则对大人和小孩都适用。 在电影《真爱至上》中,Daniel因感情受挫而沮丧得难以自拔。姐姐一直陪着他,还开玩笑说:“你再这个样子,就没有女人愿意和你睡觉了。”Daniel忍不住笑道:“好吧,谢谢,这话有帮助。” 姐姐这句话虽然简单,却有力地回答了“为什么要珍惜生命”。因为她点出了Daniel沮丧背后的愿望:希望失去的爱重新回归到生命之中,这让Daniel感到自己被理解了,同时她也在提醒他:“只要你珍惜当下,让人生重新走入正轨,那么,你依然可以继续去追寻和享受新的爱情。” 所以,要让一个人自觉自愿地珍惜生命,必须让他感受到生命的意义,让他体会到:我可以用生命追寻自己的愿望,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且我也有能力做到。这时,他才会真心实意地认为:这条命其实还不错,我不能随便放弃。我要好好活下去,还要活出花来。 当孩子发现了生命的意义,“我为了谁珍惜生命”也就有了答案,他自然会明白:我珍惜生命是为了自己,我是为自己而活的。 当然,这个答案还有后半句:同时也为了父母。在明白“珍惜生命是为了自己”的基础上,了解“珍惜生命对于父母的意义”,对孩子来说同样至关重要。 当孩子体会到自己是被爱着的,体会到自己的喜怒哀乐会牵动其他人的心,就能感受到自己和亲人的连接。在他们孤独、空虚的时候,这份内在的连接感会像钢缆一样把他们牢牢稳定住,让他们的心逐渐安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