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补贴对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研发的传导效应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何琳(1973-),女,江西南昌人,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北京 100044);宋文卉,广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原文出处: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各级政府投入千亿资金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行的消费补贴,培育了消费市场,但是否促进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技术进步需要进一步研究。以2010-2020年间A股上市的汽车供应链238家企业为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多元回归方法,实证研究新能源汽车消费补贴对新能源整车上游零部件制造企业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的传导和激励效应。研究发现,设定技术门槛的消费补贴能够推动新能源供应链的技术创新行为,专利增长率和研发投入未跟随技术创新难度增大而呈现规律性波动,消费补贴促进了上游供应链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产出,在补贴退坡之后,企业的研发强度依然能够保持。研究表明,为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府需要继续重视新兴产业的消费补贴,利用资金传导传递市场预期的积极信息,激励企业技术研发行为;当产业发展趋向稳定,政府的消费补贴可以逐渐退坡,通过非货币补贴政策、加大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等继续传递政策支持信号,激励企业持续进行技术创新,从而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物流管理
复印期号:2022 年 03 期

字号: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不仅意味着社会交通运输方式的绿色化转型,也成为降低中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实现汽车产业赶超的重要契机。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市场推广应用,中国政府从2009年开始对公共领域、2013年开始对私人领域的新能源汽车消费者进行消费补贴,2016-2020年消费补贴共约329.46亿元①。在政府补贴驱动下,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经历了爆发式增长,截至2021年6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603万辆,是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最多的国家。

      尽管自2009年以来的政府补贴是针对“需求侧”的消费补贴,但政策目的是扶持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供给侧”的成长并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为此,补贴政策针对“续驶里程”“节油率水平”“快充倍率”等技术指标设置差异化补贴标准。补贴的“技术门槛”是否间接促进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本文将此定义为消费补贴政策的“传导效应”),值得研究。

      当前已有不少研究,是以整车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消费补贴对培育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和激励新能源整车制造企业的影响[1-2];或研发补助对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企业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的影响[3-4]。然而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一个颠覆传统汽车动力来源、商业模式和配套基础设施体系的新兴产业,产业发展不仅表现为整车产品创新,而且表现为产业链的整体培育与创新。中国政府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行十余年的消费补贴,正好为研究消费补贴政策对产业链发展的影响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样本。基于此,本文的研究聚焦以下2个问题:(1)消费补贴对整车上游企业的技术创新是否产生“传导效应”?(2)如果产生“传导效应”,该效应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企业的研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随着消费补贴的退坡,产业链上游企业的研发行为是否会随之改变?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学者们自20世纪初开始研究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的影响,形成不同的观点。

      (一)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与产出的影响

      1.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政府补贴能够有效补充企业资金,促进企业增加研发投入。Lach、Xulia et al.和Lee et al,分别通过研究以色列、西班牙和韩国的高新技术制造企业,发现政府补贴能够有效降低中小型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显著刺激其研发投入强度[5-7]。曾繁荣等、谷丽静等认为政府补贴显著推动了企业技术创新,且通过信号效应影响股权融资规模,间接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8-9]。梅吟晨等认为一定程度的财政补助政策能够促进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研发投入,但其激励效果不如所得税优惠[10]。

      另一些研究则表明,政府补贴会导致企业过度依赖外部,进而减少自身对技术创新的投入[11]。Higgins基于174个制造业企业的财务数据,研究证实,随着政府补贴的增加,企业自身的研发投入下降[12]。Wallsten以参加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的81家企业数据,研究认为政府补贴与企业自身的研发投入呈替代关系[13]。吕久琴等建立补助组、研发组和补助研发组,研究发现政府补贴显著“挤出”企业当年和下一年的研发投入[14]。

      另有学者认为,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呈现倒“U”形。例如刘虹等以2007-2009年中国上市公司为对象,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在初期对企业研发支出产生激励作用,当超过最佳补贴值则对企业研发支出产生挤出效应[15]。侯世英等基于2013-2017年高新技术产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研究发现财政补贴激励效果在研发活动前中期显著,但后期逐渐下降[16]。

      2.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产出的影响

      一些研究认为,政府补贴通过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从而刺激企业研发产出。Kang et al.基于2003-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研究证实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研发补贴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能力[17]。郑春美等通过研究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数据,得出“政府财政激励显著推动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绩效”的结论[18]。李磊基于A股上市的50家新能源汽车企业,研究发现尽管对不同生态位企业产生了不同效果,政府研发补贴仍可以使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整体技术创新产出有显著提升[3]。谢海娟等、陈威等分别以2011-2014年高新技术型上市公司和2014-2017年中国上市战略性新兴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结果均表明政府科技创新补助能够提升样本企业的创新能力,同时这种推动作用具有滞后影响[19-20]。

      另一些研究则认为,政府补贴会“挤出”企业研发投入,进而削弱其创新能力,抑制企业研发产出。熊维勤、逯东等发现企业并未有效运用政府给予的补助及资源,政府补贴反而对企业研发效率产生了负向影响[21-22]。白旭云等实证研究了505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调研数据,发现直接研发补贴显著挤出企业创新绩效和创新质量[23]。任跃文以沪深A股上市企业2015-2017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政府补贴显著抑制企业创新效率[24]。

      还有研究认为,政府补贴与企业研发产出不存在显著关系或一致性关系。Minjeong et al.认为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产出无显著的正向作用[25]。李爽运用SFP模型研究发现在新能源上市企业中,政府补贴的激励作用不显著,技术创新效率一般不高[26]。余英等基于中国省级宏观数据,研究认为政府的财政补贴在企业研发阶段有显著激励作用,但是其在技术成果转化阶段无显著效果[27]。彭若弘等研究认为在企业研发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政府补贴对研发产出正向促进作用存在差异[2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