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文是一个非常文静的小姑娘,不善表达,喜欢安静地和小朋友游戏,或者自己单独游戏,安静乖巧是她最大的特点。 一天晚上,小文的妈妈给我打来电话,和我描述了小文在午饭前发生的一件事。 小文妈妈:“老师,我晚上给小文切了几块火龙果,但孩子吃得很慢,我问她为什么,孩子说今天在幼儿园碰到了嘴,有点疼。我问她是怎么碰到的,她说小马今天是值日生,撸袖子的时候用力一拉,撞到了她的嘴。” 我:“小文妈妈,孩子的嘴边有红肿或者伤痕吗?抱歉我们当时没有注意到发生的这个情况,今天下午小文的情绪一直挺好的,游戏时也没跟老师说。小文现在感觉怎么样了?” 小文妈妈:“小文就是那种遇到事情什么都不说的孩子,自己憋着,就得我们替她说。红肿倒是没有,就是看她吃东西慢,我这才问问,说是吃东西的时候有点疼。但我家小文是最乖的,撸袖子怎么能让人碰了嘴呢?” 我:“小文妈妈,我明天到幼儿园再问问两个孩子当时的具体情况,如果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我肯定会引导小马跟小文道歉的。” 小文妈妈:“那个孩子没有跟小文道歉,小文说他就冲着自己哈哈笑,我们小文特别老实,什么都不说,就自己憋着,但那个小马肯定是撞疼她了,小文太乖了,自己不开心也不会跟小马说的。那个孩子肯定因为自己是值日生,就欺负小朋友了。” 我:“小文妈妈,小马虽然顽皮,但不会因为自己是值日生而欺负小朋友,您放心,明天我会好好了解并解决这件事,请您放心。” 第二天,我找到小马和小文,一起聊了昨天的事,了解到小马在撸袖子时,的确因为袖口太紧想要用力拉,结果用力过度,磕到了小文的嘴,自己觉得不好意思就笑了。在我的引导下,小马也为自己没有及时道歉而哈哈笑的态度向小文表示了歉意,并主动同小文拥抱、握手,小文也很开心地手拉手跟小马一起游戏去了。我这才放心,并打算晚上跟小文妈妈沟通事情解决的情况。 但是,晚离园时,我刚把小马送到姥姥手中,小文的奶奶突然冲上来拦住小马的姥姥,语气非常激动地说:“商老师,我特意在这儿等着小马的姥姥,得跟他们家说清楚。” 由于还有很多小朋友在排队等待家长,我请小文的奶奶在旁边稍等一会儿。但奶奶依然很激动地说:“我就在这儿等他们家,他家孩子昨天撞了我家小文不道歉,还笑,以后不能让他再当值日生了,再碰了我们可怎么办?” 我示意小马和姥姥先走,再次请小文的奶奶稍等我一下。等我把全班小朋友都送走之后,小文的奶奶愤怒地说:“怎么就让他走了?我们家孩子是最能忍的,老师你知道吗,她肯定是被撞疼了又因为那孩子是值日生,她不敢跟老师说。那得跟小马他们家说,以后别当值日生了,我们家孩子是最乖的,小马连句道歉都没有,还哈哈笑,我家孩子受了欺负却不说……” 我等小文的奶奶说完后开始向她解释:“奶奶,孩子被撞到,我和您一样,也很心疼。但请您放心,今天两个小朋友已经解决了这件事,两个小朋友在一起玩得很开心,情绪没有受到影响。这件事我昨晚也跟小马的妈妈沟通过,但小马的姥姥可能并不知情,您如果直接拦住对方,您二位也可能会因为沟通上的问题而发生矛盾,我担心您一着急再影响身体,事情就更严重了,毕竟您岁数也大了,我得为您的健康考虑。再说您还带着小文呢,这么激动孩子看了心情也会受到影响。您说是吗?”小文奶奶听了后说:“我就是想让他们家知道,主要是我们家小文受了委屈从来都不说,我就担心她在幼儿园被欺负了,因为我们家这孩子,太乖了……就得我们帮着才行,要不肯定受欺负……” 晚上,小马的妈妈通过姥姥的描述得知了白天发生的事,也主动给小文的妈妈打去电话,表示歉意,并会好好引导小马意识到不及时道歉反而哈哈笑的不当行为。我跟小文的妈妈再次通了电话,妈妈没想到奶奶会那么激动,并表示会好好跟奶奶聊一聊,孩子的事情让孩子自己解决。 接下来的几天,我每天都会和小文的家人进行离园反馈,告诉他们孩子每天在幼儿园的状态与情绪。看着孩子每天都很开心地来幼儿园,家长也逐渐放宽了心。 给家长的建议 很多内向的孩子都容易被家长担心会在外面受欺负,因为家长认为孩子不愿意表达、不争不抢,就被视为“好欺负”。孩子在幼儿园中受到伤害,老师和家长一样都会心疼,但集体生活中很多问题难以避免,因此需要家长理性看待这一问题。 1.冷静了解真实情况 孩子在幼儿园遇到问题或受到伤害后,家长难免会因为心疼而情绪激动,心生愤怒,认为是自己家的孩子受到了不公平对待。正由于这样的情绪,小文的家人才把小马碰到小文后“不好意思地笑”解读成了不礼貌的“哈哈笑”,并进一步认为小马“因为自己是值日生而欺负人”。其实小朋友之间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很多情况都是不小心造成的。但如果在不了解实情的情况下,我们按照成人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孩子,并不分场合直接同对方进行理论,会在心理上对双方的孩子都造成心理上的不良影响。 作为家长,遇到问题要先冷静了解真实情况,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老师作为班级的大家长,会更加清楚地了解事情的原委,也会科学地引导孩子自主解决,建议家长不要妄加责怪,以免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 2.避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 孩子内向的性格会让很多家长不安,认为孩子太老实会被欺负。但其实再“乖”的孩子都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大班小朋友,处于问题解决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家长要给孩子“说话”的机会,当孩子遇到冲突时,及时鼓励孩子自己同小朋友协商,或者告诉老师,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