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儿子胆小内向学习差,是不是有自闭症? 我儿子今年上小学一年级,安静、能坐得住。对于这样一个孩子,我以为他的学习肯定没问题,可我错了。 老师反映,他上课虽不调皮捣蛋,却心不在焉。放学回家,我问他课上到哪儿了他知道,可老师强调多遍的拼音字母的正确书写方式他却不知道,作业总是被退回重写。老师说他上课像在梦游。我相信老师说的,因为他在家有时也是这种状态,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要喊好几遍才有反应。 他极其内向、胆小。新学期开始,老师漏发了他的英语书,他也不敢跟老师要。后来我跟老师打电话,老师让他去办公室找其他老师拿书,他依然不敢。路上,碰到同学叫他他不应;在校,老师问他什么事或我要求他跟老师问好、说再见,他声音也极小。但他在家很活泼,说话声音大,跟老家的哥哥姐姐也能玩得很兴奋。 孩子这样,我们有责任。儿子3岁前是奶奶带,老人常带他在楼下跟一群老太太聊天。旁边孩子们你追我赶,而我儿子则被奶奶抱在怀里。当时,我觉得这样不好但也没太在意。双休日,我带儿子爬山,去公园喂鸽子,可出门后他只愿意跟爸爸妈妈在一起,而不愿意跟同龄孩子玩,同龄孩子喊他他也不去。他对公园里的运动器材、孩子喜欢的运动,都不感兴趣,甚至连游乐场也不想去。 为改变他的内向性格,有时我会带他去同事家玩。同事的儿子比我儿子大一岁,很活泼。但我儿子每次去他家都很拘谨,赖在我身边不跟人家玩。有时我也邀请同事带孩子来我家玩,但因彼此都忙,不常有空,所以来往得并不多。 假期,我还约过几个家长带孩子一起到公园玩。孩子们手拉手玩游戏,我把儿子的手跟别的孩子的手拉在一起,他马上就放掉;别的孩子挤在一起拍照,他却腻着我。几次以后,其他孩子也不大愿意找我儿子玩了。 我家居住的小区西北角有块空地,每天傍晚都有很多孩子在那儿玩。我让儿子也去玩,他不肯,我只好带着他一起去。为了让他跟小朋友一起玩,我带着十来个小朋友在空地上跑来跑去,像个疯子。他本能地跟着我跑,一旦我停下,他也停下,又赖在我身边。 按理说,上了三年幼儿园,总该有点进步吧。可从3岁到6岁,他除了生活自理能力有提高外,社会交往能力并无进步,在外面还是怯懦得让人心疼。 上小学后,有学习压力,有作业要写,没法再拿出大块时间专门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可这样下去,要不了一两年,别的孩子就会觉得他怪,会瞧不起他甚至孤立他。一想到这些,我就发愁。 请问,我儿子这么内向,是不是有自闭症?我们该怎么帮助他、改变他? 分析——性格与生俱来,要接受、改善,而非改变 第一,内向不等于自闭。 自闭症是一种先天性的发育障碍,一般发病于孩子两岁半之前。自闭症儿童无法与他人进行正常的交流,可你儿子和爸妈、老家的哥哥姐姐都能进行很好的交流,说明他只是性格内向而非自闭。 第二,气质性格是先天的。 我们常说某某很外向,某某很内向,这通常是指人的气质性格。 心理学上,把人的气质性格分为4类: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和抑郁质。这4种特质各有优劣。 多血质—— 优势:活泼而不冲动,重大局,不贪小利,不感情用事,有沉稳的领导者气质。 劣势:情感丰富,易浮躁,粗枝大叶,精力易分散;思维活跃,有时对问题不求甚解,投机取巧;适应能力强,但关注点变换快,易“移情别恋”,做事缺乏耐心和毅力。 胆汁质—— 优势: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热情高涨;为人直率豪爽,表里如一。 劣势:脾气急躁,行事鲁莽,易因小事而发怒,甚至出现攻击行为;感情用事,办事冲动,不计后果,事后又常常后悔。 黏液质—— 优势:为人稳重,处变不惊,凡事三思而后行。 劣势:踏实却有些死板,沉着但缺少生气,行为稍显迟缓,思维不够灵活,易因循守旧。 抑郁质—— 优势:洞察力强,抽象能力好,有艺术家的潜质。 劣势:缺乏安全感,有挑剔、悲观、情绪化倾向,遇事消极,容易一蹶不振。 心理学认为,性格大部分来自基因遗传,先天的占比很大,后天难以改变。就是说,一个抑郁质的人再怎么努力,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改善,却不能从根本上变成一个多血质的人。从描述来看,你儿子很可能是抑郁质的人。 疑问——为什么家长总希望有个外向型的孩子? 既然性格在出生时已基本确定,且外向内向各有优劣,那为什么大部分家长包括性格内向的家长也希望自己有个外向型的孩子? 因为外向的好处显而易见。 我曾偶遇一个6岁男孩。他主动跟我攀谈,并给我展示他的变形金刚。当时,我带着我4岁的儿子磊磊。小男孩看到磊磊,拿出一辆玩具小汽车给他玩,解释说:“变形金刚你还不会玩,小汽车适合你玩。”拿到玩具的磊磊别提多开心了,“哥哥、哥哥”一个劲儿地叫。 外向,有时就是“人格魅力”的代名词。这么个小人儿,就无惧向陌生人展现自己,我暗自惊叹。再看身边的磊磊,居然隐约也有了焦虑。看,即便是我,一个标准的内向性格的人,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开朗外向的特质。 然而,“希望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先天的东西,我们无力改变,我们能做的是接受。可偏偏有些家长试图改变孩子,逼迫孩子主动和人打招呼或在公众场合大声呵斥紧张、退缩的孩子……家长这么做,其实是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我不喜欢这样的你”“我对你的爱是有条件的”。这对孩子来讲,太残忍了。孩子会想,自己为什么会让父母不开心呢?是不是按照父母的要求“热情打招呼”或“踊跃表演”,就能让他们喜欢自己呢?成年人做违背本意的事,尚觉“压力山大”,何况心智不成熟的孩子?他感受到的恐怕是无尽的恐惧和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