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家教世界·V家长

内容提要:

03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22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英国国民童话《柳林风声》的同人后传。作者罗伯特·戴博德,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理学研究者和临床实践者。在书中,可以看到心理咨询的倾听、共情、沟通技巧,也可以看到一个标准的心理咨询流程的模板,一场完整的心理咨询的跌宕起伏。读者犹如亲临现场,体验心理咨询的每一个细节,见证疗愈和改变的发生。

      在这本书里,作者借由蛤蟆和心理咨询师苍鹭的十次互动,探索了蛤蟆自卑、软弱、爱炫耀的个性与抑郁的情绪究竟来源于何处,让读者看到童年经历对人格的深刻影响,以及如何才能在心理上真正长大成人,独立、自信、充满希望地生活。

      苍鹭与蛤蟆的对话

      在咨询过程中,苍鹭会适时地切换自己的角色,从一名咨询师切换到一名教师,直接与蛤蟆讨论理论。他向蛤蟆介绍的第一个理论,是“儿童自我状态”。这是沟通分析理论中认为的三种人格状态的一种。

      每个人心中,都有这三种状态,当这三种状态协调时,可以使心灵富有弹性,应对各种事情。从沟通分析理论的角度来看,一个健康的人,就是能够在恰当的时间、地点,使用恰当的人格自我状态。但是,如果三种状态失调,自我状态使用不当,就会在沟通中产生冲突,进而造成个人内在心灵的不和谐。

      旅途深处的问题

      蛤蟆在旅途更深处遇到的问题是:人生坐标和心理游戏。苍鹭教会蛤蟆,也许他有自己专属的“人生剧本”,一有机会就会出演。

      这个剧本,可以简化为两个问题:

      我是怎么看待自己的?我好吗?

      我是怎么看待别人的?他们好吗?

      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也就构成了沟通分析理论中的“人生坐标”。根据两个问题答案的不同,人生坐标分为四个象限,分别是:

      我好,你也好;

      我好,你不好;

      我不好,你好;

      我不好,你也不好。

      一切的关键就在于这个人生坐标。一旦我们在童年里决定用哪种态度和观点,就会在随后的人生里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这些态度和观点会变成我们存在的底层构架。从那以后,我们便会构造出一个世界,不断去确认和支持这些信念和预期。也就是说,人们会把自己的人生,变成一个“自证预言”。

      第一次心理咨询

      书中对第一次心理咨询的过程描写得既有意思又很真实。蛤蟆遇见的心理咨询师是苍鹭。进入咨询室双方道过早安后,蛤蟆开始等待着苍鹭的训诫——毕竟通常蛤蟆闯祸后去见朋友们时,朋友们总是上来就劈头盖脸一顿训诫。然而,苍鹭却什么动静也没有。直到蛤蟆自己憋不住了,先开口问了苍鹭:“你不打算告诉我该做些什么吗?”

      苍鹭问蛤蟆:“那么,谁是我的来访者?是你,还是他们?”当蛤蟆去思考这个问题时,就必须将自己的需求和亲朋好友的需求分开来,也就必须得意识到:自己的需求是什么。

      我一直预期,蛤蟆的这场咨询,一定是常规的大团圆结尾,蛤蟆学会了成人自我状态,找回了开心。但这场咨询的结局,并不是蛤蟆先生找回开心,而是蛤蟆先生找回愤怒,找回从小到大被压抑下去的愤怒!蛤蟆先生不是“学会”了成人状态,而是在体验愤怒的过程中,达成了成人状态。

      结束,是件重要的事情

      在心理咨询中,结束,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缺少一个正式的结束,就如苍鹭所说:完成了,但不完整。咨询是一场终究会散场的旅途。咨询师不会和来访者成为朋友或其他社交关系,只有这样,咨询师才能坐稳在一个客观中立的位置上,带给来访者安全感。

      “再见,苍鹭。还有,谢谢你!”蛤蟆说完,便跨上自己的自行车,向与老友们约好的红狮饭店骑去。从此,再也没和苍鹭见过面。

      蛤蟆先生的心理咨询结束了,可生活还要继续,或许他还会为情绪而苦恼,但一定能勇敢面对,发现那个最重要的自己。

      知识链接——

      沟通分析理论认为人格由三种不同的自我状态组成,分别是——

      儿童自我状态:行为和感受像个孩子。由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包含小时候体验的所有情感(儿童的基本情感)和随后演变的行为模式。

      父母自我状态:表现得像自己的父母。包含了自出生起,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包含了对生活的评判标准。

      成人自我状态:用理性而非情绪化的方式行事。能计划、考虑、决定、行动。处在这个状态时,我们所有的知识点和技能都能为自己所用,不再被脑子里的父母的声音所驱使,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所围困,能基于事实来行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