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诊,经常听患儿家长说,孩子对什么食物都不感兴趣,追着喂都不吃,脾气还大。一顿饭吃下来,家长很累,孩子也没吃多少。中医认为,这是患儿脾胃不和的临床表现。孩子为什么容易脾胃不和?脾胃不和怎么调理?下面就为您分析一下。 小儿脾胃易“受伤” 小儿脾胃的生理特点为“脾常不足”,出现脾胃不和,多由饮食不当,饮食过多或过多摄入生冷、油腻的食物而损伤脾胃所致。小儿对营养物质需求高,但虚弱的脾胃功能与生长发育需要较多的营养物质形成“供需矛盾”。加之辅食添加以及疾病用药等因素,使小儿脾胃极易受到损伤,导致“脾失健运”,水反为湿,谷反为滞,食湿困阻,脾胃气机不畅,不能布化水谷精微,从而产生湿热、食积、血瘀、痰浊等病理变化。 如何判断小儿是否脾胃不和 小儿脾胃不和主要包括平和质、脾虚质、痰湿质、特禀质、热盛质等几种类型,其中脾虚质和痰湿质最多见。 偏脾虚质 小儿脾常不足,若脾胃虚弱,未及时调理,可能会出现形体瘦弱,面色偏黄,肌肉松散,毛发稀疏、黄软、少泽,口唇、爪甲色淡,健忘,食欲不振,偏食,偶尔多食后则脘腹饱胀,易疲乏,夜眠不安,大便易溏,舌质淡胖,或舌边有齿印,或有白腻苔,或有地图舌,脉浮缓等表现。 偏痰湿质 小儿过食寒凉或受疾病影响,导致脾胃运化水湿受阻,津液过剩,引发头身困重、皮肤色白、易犯困、易疲倦、稍动则汗出、手脚不温、舌偏红、舌苔量少等一系列表现。 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五官、肤色及一些生活细节,或许就能发现小儿脾胃不和的问题。下面教大家一些简单的判断方法。 1.面色 若脾胃虚弱,无法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则小儿会表现为面色黯淡萎黄,或面部有青筋,常有食欲减退、腹胀,伴腹泻、恶心、呕吐等。 2.口唇 中医认为,脾之华在唇,脾主涎,脾胃之气充足,则唇色红润,湿润有光泽,涎液正常输布,参与吞咽和消化。若脾胃不和,则会出现口唇干燥、色淡无光,甚至脱皮皲裂;涎液布散失常,则常溢出,表现为口水多,流不止。 3.肌肉 脾主四肢肌肉。若脾胃虚弱,脾失健运,则四肢肌肉松软,动则无力,容易疲劳。 4.睡眠 小儿脾胃不和,也会影响睡眠,出现夜啼、易惊醒,伴纳少、腹胀等;较大患儿可出现入睡困难、梦多,常伴口气重、腹胀满、大便秘结等。 四个简单方法巧调理 小儿乳食内积引起的脾胃不和,常表现为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酸臭乳块或夹有不消化的食物,多伴有腹胀、口臭、不思饮食、大便干或泻下臭秽等。对于这种脾胃不和的小儿,可给予消乳丸,温开水调服;对于较大患儿,可给予保和丸,以消食、化积、通便。另外,也可以配合一些简单的日常调护方法: 1.推脾经 用左手握住小儿的左手,用右手拇指螺纹面贴在小儿拇指螺纹面上,从指尖至指根推摩,推100~300次。此法具有健脾补虚的功效。 2.摩腹 手掌按在小儿的腹部,围绕肚脐,以肚脐至剑突为半径揉腹,顺时针揉1分钟,逆时针揉1分钟。此法有调理脾胃、补益气血的功效。 3.捏脊 让小儿处于俯卧位,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小儿皮肤,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同时向上捻动,自尾椎两旁(脊柱两侧)双手交替向前推动至大椎穴(脖后突出位)两旁。此法有健脾助运、调和气血阴阳的功效。 4.按揉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凹陷中。使小儿直腿或屈膝,用左手托其膝部,右拇指掐穴上,掐后揉之,按揉50~100次。此法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功效。 预防从饮食起居入手 饮食宜忌 小儿饮食应有规律,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平时以软烂等易消化食物为主。宜食味甘偏温,有补脾、渗湿作用的食物,如熟藕、豇豆、胡萝卜、香菇、牛肉、鸡肉、鳜鱼、大枣、山药、茯苓、莲子、白扁豆、薏苡仁等。忌食或慎食性质偏寒凉、过于油腻、易损伤脾胃的食物,如苦瓜、柿子、香蕉、西瓜、螃蟹、白萝卜等。 起居调护 注意保暖,防止劳汗当风、外邪侵袭;保证充足、高质量的睡眠,作息规律;保持心情舒畅,小儿进食时家长不批评,避免哭闹进食;劳逸结合,鼓励多到户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