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是《资本论》的“叙述方法”?

作 者:

作者简介:
聂锦芳,北京大学哲学系。

原文出处:
世界哲学

内容提要:

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中,马克思强调了“叙述方法”和“研究方法”之间既具有内在关联,又在途径和形式上彼此不同。但对于作为“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如何体现、具体关涉哪些方面,他并没有做出非常明确和系统的阐释。本文基于对《资本论》复杂的创作史、传播史的考察,尝试从结构、术语、引证、表述、修订、翻译、辩驳、理解等八个方面作出归纳和概述。由于马克思对现代社会卓绝的批判,其思想具有不可超越的当代价值,《资本论》因其“叙述方法”的科学性也毫无愧色地成为永恒的经典。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22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资本论》是马克思耗费四十余年时光、几乎倾尽全部心力撰写的一部著述,而且在其生前也没有全部完成并定稿。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一方面,观察和把握资本时代的社会状况及其变迁、探索超越资本的未来出路的工作具有极大的难度,甚至对于人的思维能力构成一种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马克思还必须建构一个既与资本主义社会相关、但又不能机械复制和简单描摹,而是与其复杂性相对照、相匹配,同时又具有独立、自洽的框架和逻辑的理论大厦,进而完成对资本本质的揭示和命运的透析,较之于前者,这是更为艰难的思想创造。马克思将这两方面的工作称为关于资本的“研究方法”(Forschungsweise)和“叙述方法”(Darstellungsweise)。既然都是围绕资本而展开的工作,二者当然是有联系的,但其路径和形式却是不同的。“研究”的基本路径是,充分地占有材料,然后分析资本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进而揭示资本演变的规律。而“叙述”却在研究工作完成之后才展开;作为一种思想建构,它的概念框架、逻辑推演的方式也异于实践发展和研究过程。质言之,研究方法是“从具体到抽象”,叙述方法则是“从抽象到具体”。在马克思漫长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和《资本论》及其手稿的撰写中,他在后一方面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一点也不比前者少,他极其周全地考量了理论建构中的各种问题和细节,逐步形成和完善了关于资本的“叙述方法”。

       那么,作为“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在《资本论》中该如何体现?具体关涉哪些方面?马克思对此并没有做出非常明确和系统的阐释,而是蕴涵在《资本论》极为丰富的创作实践中,可惜的是,学界过去对这方面的清理是很不系统和细致的。为此,本文基于对《资本论》复杂的创作史、传播史的考察,尝试做出八个方面的归纳和概述①。

       1.结构(Konstruktion)

       按照马克思的理解,在研究工作完成之后展开“叙述”时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为了统摄所涉及的各个问题及其所表征的现实状况,使“材料的生命”“在观念上反映出来”,必须先呈现“一个先验的结构”,即理论框架和体系。这是理论著述的特殊要求,与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研究过程和顺序恰好是相反的。

       就《资本论》来说,它所要研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关系并非显性地摆在研究者面前的实体性存在,而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不断变化的结构。如何准确、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揭示这一结构及其变动过程,马克思从1844年开始直至《资本论》第一卷定稿一直在进行探索,提出的构思先后经历了两卷本著作(《政治和国民经济学批判》,1844)—三本书内容(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理论;批判空想社会主义;论述政治经济学史,1851)—五个分篇(“一般的抽象的规定”“资产阶级社会内部结构”和“成为基本阶级的依据的范畴”;“资产阶级社会在国家形式上的概括”;“生产的国际关系”;“世界市场和危机”②,1857-1858)—六册计划(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1859)—九项内容(论述包括商品和货币在内的导言;货币转化为资本;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结合;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生产过程的结果;剩余价值理论;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理论,1861-1863)—两大部分(“理论部分”;“理论史部分”或“历史批判部分”,1863-1865)—三卷四册架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总过程的各种形式;理论史,1867)的嬗变。③这种结构的曲折变迁和调整,不是主观随意所为,而是与所探究的对象和问题之间逻辑关系的展开是否遂顺、并对其进行宏观和总体上的统摄是否有效紧密相关,因为总框架上的设计是否合理是著述成功与否最关键的因素。诚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像《资本论》这样的著作“细节上的缺点是难免的。但是结构,即整个的内部联系是德国科学的辉煌成就”④。

       2.术语(Terminologie)

       结构之外的核心范畴,也就是“术语”对于理论建构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因为“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⑤恩格斯于1873-1883年间陆续写作了后来被统称为《自然辩证法》的一系列论文和札记,试图把辩证法引入对自然界的探究进而建立辩证的自然观。1886年恩格斯在为《资本论》英文版作序时谈到“术语革命”的意义,他以化学为例,说这一领域“全部术语大约每20年就彻底变换一次,几乎很难找到一种有机化合物不是先后拥有一系列不同的名称的”;还指出,“某些术语的应用,不仅同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含义不同,而且和它们在普通政治经济学中的含义也不同”,以此来观照以往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就会发现它只是“满足于照搬工商业生活上的术语并运用这些术语,完全看不到这样做会使自己局限于这些术语所表达的观念的狭小范围。”⑥

       马克思的《资本论》虽然与古典经济学讨论了相同的议题,但对于术语内涵的重释、拓展和创新却是非常明显的。比如,对于利润和地租,古典政治经济学只是囿于通常的理解,将其作为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的收入形式,并不知道它们与工人、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而马克思将这些概念置于资本主义生产整体中进行研究,对其“起源和性质”、对制约价值形成和分配的规律等都有极为“清楚的理解”,从而对其内涵做出了新的界说,即它们“都不过是工人必须向自己雇主提供的产品中”的“无酬部分”,“马克思称它为剩余产品”。同样,在古典经济学那里,除了农业和手工业以外的一切产业都被包括在“制造业”(manufacture)这个术语中,这是以手工分工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状况,而在以使用机器为基础的现代工业时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用已经使用传统的制造业解释产业结构的思路大大失效,为此马克思用“产业资本”等术语来探究现代产业的变化。马克思的《资本论》之所以会超越古典经济学、实现“术语革命”,更在于思维方式的变化,诚如恩格斯所言:“把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只看做是人类经济史上一个暂时阶段的理论所使用的术语,和把这种生产形式看做是永恒的、最终的阶段的那些作者所惯用的术语,必然是不同的。”⑦

       3.引证(Anführung)

       “历史性”是辩证法的重要特征,体现在叙述中特别重视历史事实、历史进程、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等,“这种工作在……科学上是很必要的”。⑧《资本论》中的引证方法不大为人们所了解和关注,而马克思创作时在这一方面也是非常讲究的。《资本论》在纯原理的阐释的同时,既有理论史的梳理,又有现实材料的甄别和官方档案的征引,他还特别注重统计数据。就是说,一方面政治经济学研究当然要有形而上学基础,需要关注影响经济运行的社会环境包括政治因素,另一方面更需要注意经济本身的规律和科学性。较之于古典经济学家的著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发原理时有的地方尝试借助数学公式和方程来进行,更在对《资本论》的后续修改中甚至提出过完全用数学方式重新表述第一卷的设想。我们知道,20世纪以降,在经济学研究中数学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手段或工具,而是与所要探究的经济现象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的整体,应该说,马克思是这种方式的先驱之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