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9832/j.cnki.0559-8095.2021.0064 1937年2月10日,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向美国国会提交了《大平原的未来》①(The Future of the Great Plains)这一区域规划文件,提出了大平原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远景目标。当时,位于美国中西部的大平原地区②深陷生态与社会困境,社会局势动荡不安。当悲观情绪在大平原乃至全国弥漫之际,《大平原的未来》区域规划的出台给当地困苦的人民带来了希望。尽管如此,这份政府规划在当时及后来却不断招致批评,其价值到目前还远未为学界所认识。迄今为止,美国学界对《大平原的未来》的研究还不充分。经济学家斯塔奇(Elmer Starch)指出,该规划过于强调通过国家干预控制生产;不应以极端干旱的1930年代做参照来限制土地利用方式,大平原要通过科学管理“灵活生产”,多发展粮食种植。③地理学者吉尔伯特·怀特(Gilbert F.White)曾参与《大平原的未来》的起草工作,在时隔约50年后他提到,《大平原的未来》对当地困境及其出路的分析判断总体是准确的,但“它对技术发展的估计不足,而又高估了人们调整土地利用方式的变革意愿”。④尽管有关美国大平原或者西部农业发展的一些著述偶尔会提及《大平原的未来》,但往往持批评态度。环境史学家唐纳德·沃斯特(Donald Worster)认为,这一文件缺乏“创新精神”,勉强可以看到“新资源保护思想”的“影子”。⑤农业史专家洛维特(Richard Lowitt)认为:美国国会并没有“充分响应”《大平原的未来》这一灾区恢复与重建指南,“很多政策建议并没有转化为法律,只有一部分建议在非常有限的联邦资助下被政府机构落实”。⑥农业史学者杰斯·吉尔伯特(Jess Gilbert)认为,《大平原的未来》明确提出的许多建议,“只有少数得到了实施”。⑦总的来看,学界对《大平原的未来》这一规划及其落实持批评态度。在笔者看来,这份规划固然存在诸多不足,其落实也未必尽如人意,但它是体现美国农地利用政策在1930年代发生转折的纲领性文件,其意义不容小觑。本文拟对该规划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落实情况加以初步探讨。 一、出台背景:穷则变 《大平原的未来》是1930年代中期美国政府出台的区域发展规划之一,是在大平原深陷困境、“新政”改革浪潮激荡之际,在罗斯福总统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出台的灾区重建与振兴规划。 (一)深陷困境的大平原 1930年代,大平原成为美国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大平原位于美国中西部,气候干旱,同时又是美国的重要牧区和粮食主产区。从1931年开始,大平原连续数年遭遇罕见的严重干旱,不少地方的降雨量较1930年减少了50%甚至75%。⑧土地大面积沙化,沙尘暴天气频繁出现。根据俄克拉荷马农技学院的气象统计,在1933-1937年间,学院所在的古德韦尔城每年出现的沙尘暴天气平均超过70次,1937年甚至达到了134次。⑨ 由于严重的土壤侵蚀,大平原深陷经济困境,成为1930年代全美最贫困的地区。土壤侵蚀导致表土中的丰富有机质和养分大量流失,农业生产的基础受到破坏。农民收入锐减,土地价值也出现了明显下降。比如,堪萨斯州西南部哈斯克尔县的小麦总产量,如果以1930年为基数,则1932年不到1930年的20%,1933年为1930年的5.2%,1934年为23%,1935年为11%。农业生产的断崖式下跌可见一斑。该县农业总收入也出现了惊人下降。同样以1930年为基数,1932年的农业收入仅为1930年的23.4%,减少了七成以上,而在1933-1937年间,农业收入虽然略有回升,但即使收入最好的1935年,也不到1930年的四成。⑩农业收入的骤减导致土地价格的普遍下降。堪萨斯州西南部哈斯克尔县每英亩土地的价格,1930年为38美元,1935年和1940年分别为23美元和18美元,较1930年分别下降了39.5%和52.6%。(11)由于土地沙化和收入锐减,大平原地区贫困人口增加,大量农场破产。1933年,抵押农场丧失赎回权的比例,全国平均为38.9‰,而大平原地区为44.2‰,在南达科他州达到78.0‰,在北达科他州为63.3‰。由于普遍深陷贫困,大平原接受联邦救济的农民比例也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从1933-1934财政年度到1934-1935财政年度,全国领取救济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1.3%增加到15.3%,增幅为4%。在同一时期,大平原领取救济人口的增幅,在新墨西哥州为19.2%,在南达科他州为17.6%,在俄克拉荷马州为11.3%,在北达科他州为10.9%。在1934年和1935年,该区域接受的联邦抗旱贷款占全国总额度的80%,在1936年更是达到了88%。(12)《达拉斯农业新闻》对此揶揄道:“大平原曾经是鹿、野牛和羚羊的家园,现在则变成了尘暴和公共工程振兴局的家乡。”(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