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尺度视角下的家庭能源消费研究进展与展望

作者简介:
姜璐,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西宁 810008; 姜璐,王长建,郭杰,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广东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公共实验室,广州 510070; 黄耿志,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州 510275; 谢惠春,董志强,青海省青藏高原药用动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西宁 810008 姜璐(1989- ),女,青海海东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能源经济地理、社会文化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E-mail:jianglu@gdas.ac.cn 黄耿志(1986- ),通信作者:男,广东汕尾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城镇化、非正规经济与劳动力地理研究。E-mail:hgzhi3@mail.sysu.edu.cn

原文出处:
地理科学进展

内容提要:

能源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议题,家庭能源消费活动作为区域典型人地关系活动的形式,是能源地理精细化研究的一大趋势。论文基于地理学的空间尺度视角,回顾了能源地理研究的缘起、家庭能源消费的空间特征、形成机制及数据来源,对存在问题进行述评,并从当前家庭能源消费面临的机遇出发,对未来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主题进行了展望和阐释。主要得到3个结论:①构建全景式家庭能源数据调查框架,将地域类型与能源类型、数量、用途纳入调查的视域;②中观尺度的研究有待加强,通过微观—中观—宏观尺度内关系的协调,从一个相互嵌套式的结构整体中去认识和把握家庭能源消费特征及规律;③构建家庭属性、地理因素、生活方式等多要素综合集成分析框架,剖析家庭能源消费空间特征的形成动因,实现对家庭能源消费空间分异过程的本质理解。研究有助于地理学能源领域的空间研究和实践的国际化,对中国家庭能源消费的理论视角补充具有积极的学科意义。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22 年 01 期

字号:

       引用格式:姜璐,黄耿志,谢惠春,等.空间尺度视角下的家庭能源消费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21,40(10):1788-1798.[Jiang Lu,Huang Gengzhi,Xie Huichun,et al.A review of household energy consumption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tial scale.Progress in Geography,2021,40(10):1788-1798.]DOI:10.18306/dlkxjz.2021.10.014

       修订日期:2021-07-21

       作为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议题,能源与社会保持着一种共生关系,一方面,能源是社会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系统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往往与能源消费总量成正比,另一方面,能源的可得性决定了生活方式,而经济价值体现又引导着能源消费用途[1]。实际上,能源是人类和环境的重要媒介,通过耦合社会生态系统实现能量转换,人类转换能源的行为,既是人类对自然能源流的干预,也决定着人类在自然系统中的位置[2]。

       当前,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模式正在发生变化,全球对于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的关注以及能源系统技术进步,共同促成了能源供应系统的转向:一是转向页岩气、油砂等“非常规”化石燃料[3-4];二是转向可再生能源[5]。同时,新的终端使用技术、清洁能源投资改变了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6],从而形成了新的地理特征[7]。需要关注的是,长期以来能源研究及其实践主要侧重于国家和省市等宏观尺度[8],集中于产业经济等部门领域,关于家庭能源研究较少[9-10]。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主导下,经济活动等领域的能源消耗占比已超50%~80%[11]。但我们必须注意到,随着后工业化和“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家庭能源消费增速占全球能源消费增速的比重持续高于工业部门[12]。家庭,成为了全球能源需求和碳排放的主要贡献方,面向家庭的精准能源政策亦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调控工具[13]。家庭能源研究自20世纪70年就已经引起了学者关注,家庭能源消费活动是典型人地关系活动的形式之一,对其认识需求和表征能力既要从地域认知的角度实现“是什么(what)”和“在哪里(where)”的现象描述与解释,也要关注“为什么(why)”和“是怎样(how)”的时空变化过程认知[14],为此,国内外地理学者围绕家庭能源消费模式[15-16]、能源消费差异[17]、能源政策响应[18-19]、能源碳排放和环境效应[20-21]以及影响机制[22-23]等开展了系列研究。

       中国正处于历史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中,2002-2016年,2.91亿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或就地转换为城市家庭[24],伴随着这一快速的人口转移,家庭能源消费年均增速达到8%。然而,从跨国横向比较来看,中国家庭能源消费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仅为美国的1/3、英国的1/2[10]。由此可见,伴随着持续的城市化进程,中国家庭能源消费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从需求侧的角度对能源进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25-27]。为此,学者开展了系列有意义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家庭能源消费结构以秦岭—淮河线为分界线,具有显著差异,北方地区家庭能源消费量更高,是南方地区的1.82倍[10]。在消费用途上,北方地区的能源消费以取暖为主,南方地区则以炊事为主[10]。在驱动机制方面,影响中国家庭能源消费的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属性、社会文化、政策机制、地理环境、能源可得性以及能源价格[30]。

       尽管能源和地理的联系十分普遍,但并非能源的所有领域都与地理学有关,地理学的学术贡献和社会价值有待明确[7]。为此,本文在大量国内外文献阅读整理的基础上,基于地理学空间视角,梳理能源地理的研究脉络,重点总结家庭能源消费的特征和作用机制,进而回答以下2个问题:一是将“地理”尺度视角引入能源研究意味着什么;二是在跨学科研究网络中日益增多的家庭能源研究中,地理学家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本文认为,中国家庭能源消费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开展多尺度、多要素的综合性研究,可为地理学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地域空间规律研究提供视角补充,对于更为精细地了解人地关系进而优化人地地域系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 能源地理的研究缘起及精细化趋势

       1.1 能源地理研究的兴起

       能源是可以直接或经转换提供人类所需的光、热、动力等任一形式能量的载能体资源。按照生产过程可以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按照是否能再生则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以上分类都是从供给或生产角度来进行的,如果按照使用能源所要服务的目的,则可以分成生活能源与生产能源2大类,其中,生活能源是指满足生活需求的能源[28]。

       20世纪70年代,地理学者将能源问题置于学科分析的中心位置,主要从空间或区域视角,探讨能源开发、运输、交易和消费的特征及驱动机制,重点关注能源供应链发展策略、能源投资的空间格局、能源设施选址的环境经济风险、能源技术的传播机制以及能源生产、分配和消费的时空变化格局等主题[2,29]。这一阶段的研究往往采用宏大叙事的方式[30],成果难以及时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随着能源消费的持续增加,空气污染和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愈发突出,学界逐渐转向能源转型研究[31-32]。能源在社会空间中的角色,是能源地理学者关注的焦点[33-35],能源由经济资产转向社会关系的过程中,衍生出了“能源景观”概念,学者集中探讨了能源生产和消费对景观、生计等物质关系的影响,以及对感知、表征等非物质关系的影响[2,36-37]。基于此,“能源地理”被认为是地理想象、空间特性、地方联系与能源供应的协同系统。由于能源生产与消费不仅是一个社会技术提升的时间过程,还是一个涉及政治、文化和深层次地理的过程,使得其研究过程也较为复杂,不仅综合人文—经济地理学人地关系的格局、过程和机理研究的优势,还同时融入了经济学、社会学、环境心理学、遥感等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38](图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