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828(2021)05-042-11 DOI:10.3969/j.issn.1672-4828.2021.05.003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增政府保护有关内容,明确指出“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培育、引导和规范有关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①,对社会工作参与青少年保护、心理辅导、康复救助、教育指导等各项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深化社会工作理论探索,提高服务成效和服务质量,本文依托当事人中心治疗的理论及实务,重点关注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形成路径和识别策略。 当事人中心治疗扭转了传统理论将服务对象视为“病人”的假设,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以尊重服务对象价值为导向的“人本”假设,倡导将“接纳”“同感”“真诚”“表里如一”等指导原则和价值理念运用到社会工作实务中,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如今,当事人中心治疗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得到广泛运用,诸多概念、假设逐渐成为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理念,非指导性治疗技术和治疗步骤也成为社会工作有效的干预模式,能促使服务对象重塑自我形象,实现服务对象的自我成长。“自我概念”作为当事人中心治疗的核心概念,是个体内心对自己的主观体验以及个体如何看待和评价自己的综合认知,是成长过程中当事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并透过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的态度和反应不断积累,可培养和改变的被认为是为意识所容纳的自我知觉的组织化构造(罗杰斯,2013)。因此,自我概念成为社会工作者同理与接纳服务对象的桥梁,也是治疗和干预服务对象的手段。 青少年处于自我概念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青少年心理发育的不成熟与自我概念和体验之间的紧张,随之而来的可能是焦虑和敏感,甚至引发学业困境、交往障碍、关系紧张、越轨行为等诸多问题,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深远影响。目前,国内社会工作对青少年自我概念特征、演进路径及识别策略鲜有研究。特别是实务过程中情境之间的差异和索引性短缺的障碍,导致社会工作者无法像青少年一样观察和体验世界,阻碍了共情性反应、真实性反应和关注性反应模式的发挥,对社会工作者与青少年服务关系的建立、服务计划的设定以及服务目标的达成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因此,对青少年自我概念进行有效识别不仅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的人格发展,而且能够增进社会工作者对青少年的理解与尊重,减少社会工作者因主观预判或者评价导致的对青少年及其家庭的伤害,帮助青少年更好地进行自我重组,使其自我整合功能得到进一步的扩展,实现“助人自助”。 一、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特征及识别意义 (一)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特征 青少年自我概念作为有组织、连贯、相对稳定的关于自己的界定,通过青少年与环境的作用共同形成,透过父母、老师、朋辈等重要他人对青少年的态度反应而不断积累,是青少年对自己多方面的综合看法,包括对自己能力、性格以及与人、与事、与物的关系等多方面的集合(杨槐、王江华,2009)。青少年自我概念发展具有不断从具体化、简单化、单一化向抽象化、复杂化、多元化发展的总体特征。早期青少年用来说明自我概念的词语大都以直观所见为主。伴随青少年的成长,逐渐将自身作为独立的个体去发现和考虑问题,建立起内部心理感受与外界社会行为的联系,对身体和社会的自我产生认识,逐步内化社会标准进一步重塑自我概念(赵婧,2014),推动自我概念由具体化向抽象化发展。此外,青少年自我概念在不同年龄、性别、家庭和学校等方面存在显著特征。 在年龄方面,青少年自我概念的成长与完善和年龄之间并非正向的线性关系,而是一种曲线的发展趋势。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变化,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往往呈现出U型曲线的变化态势(Marsh,1989;周国韬、贺岭峰,1996)。青少年自我概念从小学开始逐年下降(谢玉珍,2004),在初中阶段降至最低点,青春期过后逐步回升(熊恋、凌辉、叶玲,2010;岳圆嫄,2013)。 在性别方面,早期女性青少年在自我概念总体、学业自我、非学业自我等多方面呈现出明显优势(李子华、晏静露、张兴利等,2016;万春、刘菊,2019)。随着身心发育的逐渐完善,女性青少年在生理上经历着更大的变化与挑战,性别差异所带来的自我概念的优势逐渐削弱,导致其自我概念低于男性(周国韬、贺岭峰,1996),男性的优势逐渐呈现。 家庭对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形成起着基础性作用。首先,青少年良好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家长文化水平、教育程度成正比(詹茂光,2005)。其次,家庭结构、教养模式、抚养模式等都影响着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家庭成员缺失导致的家庭结构变化对自我概念的形成起着负向作用(齐亚楠、杨宁,2020)。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式的教养方式是促成青少年形成积极自我概念的重要因素(王中会、刘俊香,2005;罗云、陈爱红、王振宏,2016)。青少年积极自我概念的形成均与父母积极的养育方式显著相关(张晓洁、张莉,2007)。最后,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发展是社会交往的产物。青少年对家庭成员的依赖影响着自我概念的社会化。研究表明,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结、互动过程、亲密程度均对青少年自我概念的获得与修正有着显著影响(石俊杰,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