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后,孩子们散步时路过幼儿园里的小菜地。小宝问:“老师,长长的叶子下面是萝卜吗?”没等我回答,其他孩子纷纷围了过来,“对对对,我见过萝卜叶子,长长的!”“也可能是别的。”回到班里,孩子们还在议论。于是,一场以“萝卜”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开始了。 故事1:萝卜初探索 户外活动时,我们准备了铲子、手套等物品,再次来到了小菜地。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把叶子拔出后,红红、圆圆的萝卜出现了。 教师:萝卜的叶子长什么样? 鑫鑫:像一个梯子,尖尖的。 一一:像一把扇子。 小宝:萝卜的叶子很长,像兔耳朵一样。 教师:萝卜长在哪里? 涵涵:长在地里,因为萝卜是从地里拔出来的。 阳阳:地下又黑又闷,萝卜为什么会长在地下? 昊初:是啊,萝卜为什么不长在外面? 随着进一步的讨论,孩子们发现了新问题,他们主动提出查阅相关资料。通过查阅资料,孩子们了解到萝卜是植物的根,而根是长在地下的。 我追问,还有什么植物和萝卜类似,生长在地下?孩子们犯了难,我请他们把问题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寻找答案。 对爸爸妈妈说——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与现象”,并建议成人“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经验”。 孩子对菜地里的植物产生了兴趣,他们有很多问题需要解答。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而是引导孩子自主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孩子们积极调动多种感官,了解了萝卜叶子的特征。针对“萝卜为什么生长在地下”这个问题,孩子们通过查阅资料获得了答案,丰富了相关生活经验。最后,教师请孩子带着问题回家,将活动延伸到家庭中,使家长深入参与到幼儿园的主题活动中,形成家园教育合力。此外,家长在陪孩子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可以加深亲子关系。 故事2:找不同 食堂阿姨用小菜地里的萝卜煮了萝卜排骨汤。餐后,土豆说:“老师,这个萝卜的味道和胡萝卜很不一样。”一一说:“胡萝卜甜甜的,而且是黄色的。”午休时间,我从菜市场买了几种常见的萝卜带回幼儿园,有胡萝卜、白萝卜、红萝卜、樱桃萝卜和心里美萝卜等。 教师:这些萝卜有什么不同? 辰辰:颜色不一样,有白色、橙色、红色、绿色。 小宝:有的长长的,有的圆圆的,有的胖胖的。 教师:摸起来是什么感觉? 然然:白萝卜的皮滑滑的,胡萝卜的皮粗粗的。 教师:尝起来味道怎么样? 初初:胡萝卜吃起来有点甜。 鑫鑫:我吃了一块白萝卜,好辣。 一一:心里美萝卜最好吃了,里面是红的,外面是绿的。 孩子们用眼睛观察萝卜的特征,用小手触摸萝卜的表皮,用嘴巴品尝萝卜的味道。经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孩子们发现不同品种萝卜的颜色、形状、触感、味道都不一样。 对爸爸妈妈说—— 教师为孩子们提供了探索材料,孩子们通过看、摸、闻、尝等多种方式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对各个品种的萝卜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幼儿经验的发展是流动的,成人要为孩子提供获取信息的途径,使幼儿碎片式经验重新组合排列,以促进孩子的深度学习。 故事3:种萝卜 最近,班级里打算开辟一方自然角,小宝提议:“我们可以种萝卜。”阳阳说:“我也想看看萝卜是怎么长出来的。”孩子们纷纷表示赞同。 教师:种植萝卜,需要准备什么? 阳阳:需要萝卜种子。 鑫鑫:需要花盆。 一一:土壤。 小宝:要给萝卜浇水,就像照顾花儿一样。 为了更好地种植萝卜,孩子们去咨询了照顾小菜地的王老师,她告诉孩子们,萝卜生长需要阳光、水分、适当的肥料,还要经常给萝卜松土、除草。孩子们向王老师要了一些萝卜种子,同时带回了一些菜地的土壤,打算在自然角开辟一个“萝卜王国”。 片段1:自然角里的争吵 萝卜幼苗一天天长大,孩子们满怀欣喜地观察着、记录着。这天,孩子们却在自然角发生了争执。 初初:我先拿到的水壶,所以今天我来浇水。 鑫鑫:可是你已经浇了很久了,我今天都没浇过。 蔡蔡:你们太慢了,还有好多萝卜没喝水,它们会口渴的。 原来,自然角只有一把浇水壶,孩子们因为谁来浇水这件事发生了争吵。正在我准备为自然角多购置一些浇水工具时,蔡蔡说:“我们可以找一些能当水壶的工具。”蔡蔡的话提醒了孩子们。于是,孩子们在班级里找到了各种浇水工具,如小饭店的炒锅、娃娃家的碗盆、美工区里的各种容器。第二天,孩子们还从家里带来各种浇水工具。 片段2:萝卜幼苗烂了 几天后,阳阳浇水时发现很多萝卜幼苗烂了。孩子们观察了各盆萝卜幼苗的生长状况后,就其中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小宝:难道是被小虫子吃掉了吗? 鑫鑫:不会吧,我都没看到过虫子。 阳阳:我觉得是缺少阳光,这几天都没有太阳。 一一:我们都按时松土、除草了,应该不是这个原因。 骁骁:会不会是我们浇太多水了?早上我已经浇过了,阳阳又去浇。 孩子们把王老师请到了班级里,请她帮忙找出原因。 王老师:你们看看,萝卜幼苗都浸在水里了。 鑫鑫:昨天我翻土的时候发现,土黏糊糊的,翻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