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游戏时,欢欢跑过来跟老师告状,说聪聪打他了。聪聪说自己不是故意的。老师请聪聪向欢欢道歉,聪聪很大声地嚷了三次:“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欢欢更委屈了,哭着说:“不接受!不接受!不接受!”后面活动时,老师又观察聪聪,发现他总是故意打扰其他小朋友,比如忽然碰旁边的小朋友一下,或者把别人辛辛苦苦搭好的建筑弄倒,然后又立刻重复“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成了聪聪的口头禅,也成了他的武器…… 孩子犯错之后说出“对不起”“抱歉”等用语,常常被我们认为是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是文明礼貌的象征。然而,案例中的聪聪却认为一句道歉可以为所有的错误买单,甚至成为伤害他人的护身符。 孩子为什么会有这种表现呢 1.“不知不可而为之”:孩子的自我中心思维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表明,2~5岁的儿童处于自我中心阶段或前道德阶段,该阶段儿童不能自觉地按照规则做事,在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价值判断等方面均表现出自我中心倾向。 对儿童的“自我中心”,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自私”,它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指儿童从自己的角度来思考和谈论事物的倾向。这一阶段儿童对事物的理解都是从自己所见、所思出发的,不能很好地理解他人看到的事情跟自己看到的是不同的。例如,这一阶段的儿童打电话时经常用点头代替说“是”,因为他意识不到接电话的人看不到他在点头。案例中的聪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认为自己说了“对不起”,对方就能感受到自己的歉意,而不能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去理解别人的感受。 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对这一现象有一个专门的概念:心理理论,是指儿童推测他人所思所想的能力。例如,成人给儿童讲这样一件事:小红把球放在了红色盒子里,然后去上厕所了,之后小强把球拿出来放在了绿色盒子里。问儿童“小红回来之后会去哪里找球”?还没有掌握心理理论的儿童会回答“去绿色盒子里找球”,因为这一阶段的儿童还不具备推测他人心理的能力,不能理解故事中小红所看到的跟自己所看到的是不同的。就像案例中的聪聪,他不理解自己的“打人”行为与欢欢找老师告状之间的因果联系,也不能理解自己说了“对不起”,别人是可以“不接受”的。他认为自己说了“对不起”,在自己的头脑中就会有“没关系”,这才是他理解的因果关系,既然“没关系”了,那自己就不用承担后果了。 2.“知其不可而为之”:孩子谋求关注的手段和一种游戏 可为什么有的儿童“知其不可”也还是会做出类似的行为呢?有些时候,儿童知道打扰他人、给别人造成麻烦是不对的,但是他发现自己说了“对不起”就可以逃避惩罚,甚至获得成人“有礼貌、懂事”的夸赞。于是,说“对不起”就成了儿童谋求关注的一种手段。 儿童有反复验证的心理倾向。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孩子就对将成人给他的一件东西扔出去的游戏乐此不疲。这实际上是他在练习通过自己的动作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游戏,他发现自己的动作可以让物体运动,并能让成人把东西捡回来,这让他感觉非常新奇,于是就将这种重复验证当成了一种游戏。 案例中的聪聪不停地打搅别人之后又马上说“对不起”,这与幼儿早期经验中重复练习扔东西的游戏十分相似。当聪聪做出错误的行为,说了“对不起”就轻易获得原谅之后,他就会发现“对不起”可以成为自己的护身符,无论是不是伤害了对方,对方是不是生气,只要说了“对不起”,就可以让对方不怪自己,于是他开始重复验证这种“发现”。 事实上,孩子说“对不起”并不代表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许多时候,当孩子犯错,只要语言说明“对不起”“我错了”,我们就会倾向于原谅孩子,肯定他知错能改的态度,进而用温和一些的态度继续跟他“讲道理”;反之,当孩子抵抗、不认错、撒谎,我们则会陷入对抗的状态,用各种方式指责孩子,使其示弱。长此以往,孩子的认知则会局限于说“对不起”这个行为本身,即“我做错事了——大人很生气——我说一句‘对不起’——大人不再生气了”。当孩子习惯于这种模式,语言上的“对不起”,便会成为他规避惩罚和获得好评的技巧。也就是说,孩子并没有真正理解道歉应包含对被伤害者的歉意,更应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通过实际行动进行弥补。 怎样帮助孩子理解“对不起”背后的意义 1.“自然后果法” 法国十八世纪启蒙运动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阐述了这一方法,就是让爱弥儿自己承担行为所产生的后果,例如打坏了窗户就要受冻。我们也可以适时采取这一方法,让孩子明白错误的行为是要付出代价的。例如,孩子把其他小朋友的苹果扔到地上弄脏了,那就要让他把自己的苹果赔偿给对方,而他自己没有苹果吃则可作为自然的“惩罚”。 2.成人的榜样和示范作用 观察、模仿是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家长平时就要给孩子做好榜样。例如,成人不小心打碎了别人的一件装饰品或弄脏了别人的衣服,在诚挚地表示歉意之后,还要做出补偿措施,如再送给别人一件类似的装饰品,帮别人把衣服洗干净等。家长的言传身教,可以为孩子做好榜样,让孩子在观察中学习道歉应有的含义。 3.教孩子表达歉意的方法 平时我们在解决孩子同伴间冲突的时候,不要急于让孩子说“对不起”,而要帮助孩子梳理: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情?你是怎样做的?产生了什么后果?你认为应该怎么做?甚至可以请孩子想一想对方的感受,让对方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我们更不能在事件发生之后用“对不起”三个字轻松翻篇,孩子可以说“对不起”,但是对方也可以“不接受”。这时,就要请孩子进一步思考,如何让对方接受自己的歉意。可以请孩子看着对方的眼睛,诚挚地道歉;轻轻地抚摸或拥抱对方,表示歉意;还可以请孩子送给对方一件自己最喜欢的东西作为补偿,或者请两个孩子一起重新弥补刚才的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