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675(2021)05-016-08 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政德修养和政德教育一直受到思想家们的重视。中国传统政德人格所说的理想人格,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对最好的为政者的一种人格期待。这种期待既源于为政者真实的个体人格,又在真实的个体人格的基础上升华了真实的个体人格。中国传统政德文化中的理想人格一旦被确立,不仅具有为政者的典范性,而且也会通过对为政者的行为范导,发挥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力。关于中国传统政德理想人格的内涵,不同的时代,不同思想家的界定截然不同。由于儒家文化构成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因此,在理想人格方面,儒家所提出的“道德型理想人格”不仅长期居于传统政德文化的核心,且也成为一种影响深远的理想人格。这一理想人格向我们描绘了一幅集“圣人人格”和“君子人格”为一体的理想人格所要实现的目标图谱。本文仅就君子人格这一理想人格作一粗浅探讨。 一、君子人格:传统政德人格理想的内在涵养 本文所谈的君子人格,是在政德人格的意义上来谈论的,它属于人格范畴,侧重于从政治伦理的意义上来把握,具体指的是为政者在国家治理活动中,基于持续的和稳定道德行为选择而体现出的自我的道德规定性。政德人格虽然与为官者的道德即官德有着密切联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将二者不加区分地完全等同起来。官德尽管在为政者的道德人格中处于核心地位,但它却不能涵盖政德人格的全部内容。实际上,政德人格不仅包括官德,而且还包括其所秉承的价值观、政治立场、政治态度、学识涵养、行为道德、人格魅力等。 君子一词,早在孔子之前就已被广泛使用。最早见诸于《尚书·虞书·大禹谟》中,该书载有“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天降之咎”,在这里,君子一词指的是有权者或名门望族。它主要与出身卑微的小人相对。“子”在古代是对人的尊称。“君”从甲骨文来看是“尹”和“口”的组合,“尹”是手拿笔的意思,拿笔的人一般是官吏或者有权者,“口”为发号的意思,因此,它也就有了治理之意,即有权者承担着治理国家的使命。在《说文解字》中,许慎就说过,“君,尊也。从尹,发号,故从口”。《国语》中也有“君子务治”一说。显然,在这里,君子一词表述的是古时的一种社会等级,掌权者由于出身权贵,而且还享有对教育资源的支配,因此,他们能够享有一般人所不具有的好的教育,这也就对这些人的德行有了不同于一般人的要求,即德要配位。到了孔子时期,虽然保留了君子的原意,但对其的理解已经出现了从出身、等级向道德品行方面的变化。《论语》对君子理想人格的内在品格是这样论述的,即“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在这里,孔子将君子之道定位于以“仁”为根本、“智勇”为美德、集“仁智勇”为一体的理想人格。 (一)君子要有仁的品德 在儒家政德文化中,“仁”是其人格理论的切入点。从“仁”切入对君子的理解,它不仅构成对人们道德品格的美好要求,而且也成为儒家思想孜孜以求的心灵寄托。何为君子的“仁”,概括起来,大致有如下三个层次:一为孝悌。在孔子生活的年代,面对礼坏乐崩的社会现实,他并没有失去信心,相反,他却试图唤醒家庭中的血缘亲情关系,来确保家庭的稳定,达到对各种宗法制度维护和巩固的目的。为此,他提出了君子应以“孝悌”为本的思想。他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在他看来,能否做到这一点,事关“仁”的根本,关乎能否实现对“仁”的更高追求。孟子将这一思想进一步解释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王夫之也十分强调君子的仁德,在他看来,仁所表达的是人之为人的那种不变的“初心”和作为其体现的“恻隐之心”,为此,他主张心中生仁,而心感仁而动,“夫忠孝者,生于人之心者也,唯心可以想感”。[1]二为仁民。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有在家做到了对上孝敬父母,对下与兄弟之间团结友爱,才能将对“仁”的理解不再局限于家庭,而惠及更多的人,也能够很好地做到对君主和公卿的忠诚。三为仁者爱人。这里所讲的“爱人”与前两层含义相比,既包含了前面的孝悌和仁民,也将对仁的理解进一步在更为广泛的层面延伸,形成一种面向全社会,在更高、更广的意义上理解的仁。孔子用“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和“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来解释这种仁,这就要求君子不仅要胸怀大局,而且也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明清之际的刘宗周特别强调“仁”在君子人格塑造中的作用,他认为:“君子化天下,只有是仁。仁道莫先于亲亲,推其余,‘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而况故旧乎?天下化之,自是酿成春温长养气象,无残刻浇漓之意。”[2]他不仅将仁视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提炼出人之心体,而且也将“仁”视为培育君子人格的目标和成圣的关键,并将礼作为仁的重要内容,从礼出发诠释仁,这些论述与孔子对仁的理解在其基本精神上是一致的。从这里可以看出,尽管儒家思想谈到了仁的三层境界,但是,除了前两层境界外,第三层境界只是表达了孔子对君子人格的美好向往,而这种美好向往不过是他的一种奢望而已。君子这种仁的品德,指的是既要爱人,也要善于理解人和包容人。在孔子看来,凡事不能苛求别人,不能因为别人对自己的不理解,就表现出不开心,更不能因此而埋怨别人,甚至去责罚别人,而应该多一份宽容和理解。君子这种仁的品德,还表现在能够善于“成人之美”,对于他人之美,不仅不妒忌、不旁观,而且还能够积极参与,即便是自己做出牺牲,也在所不惜。君子这种仁的品德,还在于能够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连自己都不愿意做的事情,也不能强求别人去做,通常所说的将心比心指的就是这种人格。仁虽然涵盖了人的所有美好品德,但是,要想真正做到仁的要求,特别是仁的第三层境界的要求并非易事。但是,孔子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仁的追求,相反,他一再强调,为了成全仁,甚至可以不惜生命。孔子教导弟子们说“志于仁”(《论语·里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这不仅是孔子对弟子们的要求,更体现了他本人强烈的责任担当,这种责任担当,既表现在父母兄弟身上,也表现在“爱民”上。既然如此,对于君子而言,就应该在遇到困境时能够守住自己做人的道德底线,即使在一帆风顺的时候,也不要忘记千方百计地为天下人谋利。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君子不能只考虑忧己、利己,而要心忧天下。传统政德文化对于仁的理解,不仅着眼于其内容和品质,而且也包括仁的两种表现:“忠”和“信”。就“忠”而言,它强调的是要胸怀一颗端正的心态,无论是对上司、长辈,还是朋友都要竭尽全力,做到问心无愧。就“信”而言,说的是人要讲诚信。人以诚而立,国以诚而存,诚信既关乎国家的兴衰,也关乎人的荣辱。为此,孔子指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他还以车的輗和軏为例,来说明诚信的重要性。在他看来,人要是失去了诚信,就如同“大车无輗,小车无軏”(《论语·为政》),如果是那样的话,“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更谈不上如何在社会中发展自己。孔子还要求,君子做人要能够“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这就是说,一个人说出来的话,一定不能食言,而要以果敢的行动来兑现自己所言,这样的人就是诚信之人。为了切实做到这一要求,避免言而无信现象的发生,孔子还主张,君子可以“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简言之,就是先做后说,不做不说。君子立身,最重要的就是立足于信用这一前提和基础之上。将“忠”和“信”合在一起,强调要时刻将君主放在心上,“事君不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在孔子看来,对君主既要讲忠,又要讲信,二者缺一不可。对君主和上级如此,对朋友和兄弟也不例外。总之,围绕“仁”,儒家传统政德思想从三个层次,对君子的内在品格进行了论述,并将其视为由“正己”开始,然后再推及他人并最终仁者爱人的过程。之所以如此,就是要君子能够做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