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经济哲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作 者:

作者简介:
宫敬才,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原文出处: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内容提要:

我国马克思经济哲学研究已有20多年的历史,成就斐然但瓶颈性问题凸显。在边缘性交叉性学科意义上,什么是马克思经济哲学?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何谓?提出和回答上述问题是推动马克思经济哲学研究发展的有效举措。马克思经济哲学是马克思文献特别是政治经济学文献中哲学的一种,以多种表现形式存在,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内生变量。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如果研究角度不同,那么呈现出来的内容就有别。多角度有机统一,马克思经济哲学的整体性内容就会显现出来。这样的角度有五个:自成体系、元哲学、微观、话题和历史。得到如上内容有赖于特定方法即“回到原生态”,具体要求是:研究马克思经济哲学时,要顾及社会历史背景、学术背景、宏观与微观语境、政治诉求和当下理论需要等五个方面的情况。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22 年 01 期

字号: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说明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重大的社会历史性事件。20世纪80年代,中国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代“以阶级斗争为纲”,实行改革开放,带来了社会生活不同领域及其相互关系的变化,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成为主旋律。大政方针的改变和随之而来的社会生活变化,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关注的焦点。它们以不同方式回应这一变化,以特有形式表示自己变化的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典型。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曾流行一种提法,“改革的哲学,哲学的改革”。前者是一种呼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需要自己的哲学,应该有自己的哲学;后者是一种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是硬性约束,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固守“以阶级斗争为纲”传统,而是要跟随时代脚步,提出适应改革开放需要且能为其服务的新哲学,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作出应有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很大努力,如真理标准大讨论,在哲学基础理论层面引入和讨论价值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系改革的各种尝试,引进和批判性地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扩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究范围包括《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成为研究和争论的热点,等等。其中有一种变化需要特别关注和研究,即“马克思经济哲学”提法的出现和随后对其研究热潮的逐渐兴起。

       在我国马克思经济哲学研究的历史中,两个标志性事件需要专门提及。一是朱川在1985年发表《开展经济哲学的研究》一文,其中提出的“经济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以前未曾出现过的新提法。①虽然现在看来该文对两种新提法的界说已落后于时代,但提出新提法就是学术贡献。二是俞吾金在1999年发表《经济哲学的三个概念》的论文,其中“马克思经济哲学”的提法及其界说让人眼前一亮。②此后,经济哲学研究领域的概念使用不断变化,由经济哲学的提法占据主导地位逐渐向“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提法为主的方向转变,最后人们使用的概念相对集中地以“马克思经济哲学”为准。

       进入21世纪,直接以马克思经济哲学为研究对象的成果大量涌现,其中学术论文居多,还有大部头的学术专著。③这说明,马克思经济哲学研究已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中的新趋势。这个新趋势表现于两个方面:一是直接以马克思经济哲学为论说对象撰写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二是不冠以马克思经济哲学之名但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文献为研究对象,挖掘其中的经济哲学思想,如对《资本论》中资本逻辑的研究。这种学术形势对人们拓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视野,增加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角度,吸引更多人关注和研究马克思经济哲学等,都产生了有益的推动作用。

       但是,应当看到问题的另一面。研究者仅仅局限于马克思经济哲学提法的层面发表学术观点,以回答什么是马克思经济哲学的问题为论说核心,其特点是感悟多于研究,想法胜于论证,学理性系统性尚显不足。略微夸张地说,有多少人发表看法,就会有多少种对何谓马克思经济哲学问题的理解。这种状况的出现虽属正常,但有待深化和改进。就前者说,每种新研究对象、研究视角和研究范式的出现都会经历这一阶段;就后者说,需要在自觉意识层面提出更具体和更深层次的问题,在吸收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对问题作出回答,以推动马克思经济哲学研究事业的深化和发展。第一,与马克思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提法并列存在的马克思经济哲学,在概念层面具有什么样的本质规定?第二,马克思经济哲学与马克思哲学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什么关系?第三,在边缘性交叉性学科意义上,马克思经济哲学相对固定且边界清晰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第四,马克思经济哲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本文尝试回答这些问题,目的是勾画作为边缘性交叉性学科的马克思经济哲学的基本轮廓。

       二、定义

       马克思经济哲学是马克思文献特别是政治经济学文献中哲学的一种,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内生变量,以多种表现形式存在。检视角度不同,呈现出来的内容有别。多种内容有机统一,构成博大精深的马克思经济哲学理论体系。这个定义需要细加说明。

       首先,定义中“一种”的数量限定表明,马克思文献特别是政治经济学文献中不仅存在经济哲学,还有其他哲学。马克思文献特别是政治经济学文献中除经济哲学外,还客观地存在历史哲学、政治哲学、工艺哲学、伦理哲学和法哲学等。把马克思经济哲学等同于马克思哲学的观点不符合马克思思想实际。

       其次,既然马克思文献特别是政治经济学文献中多种哲学同时存在,那么,马克思哲学的存在形式问题必然会凸显出来。马克思哲学的存在形式是什么?作为马克思哲学有机组成部分的经济哲学是否为马克思哲学的存在形式之一?检视马克思文献特别是政治经济学文献就可得出结论,马克思哲学的具体存在形式是领域性哲学,正在论说的经济哲学和前已述及的历史哲学、政治哲学和工艺哲学等皆可为例证。这样的例证能够说明,马克思哲学在存在形式意义上与传统的一般性哲学之间有本质区别。④

       最后,话说至此,另一个不得不提出和回答的问题就是马克思的哲学革命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提出马克思哲学革命问题到现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总在讨论这一问题,成果形式有学术论文也有学位论文,但人们没有意识到也没有触及的问题是,马克思哲学革命中是否包括存在形式革命?对问题作出肯定性回答才符合实际。马克思哲学革命内在地包括存在形式革命。不顾及存在形式革命问题,马克思哲学革命及其意义就不能被实事求是地揭示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