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与青年干部的培养

作 者:
汪慧 

作者简介:
汪慧 浙江青年学院

原文出处:
青年探索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中国青少年研究
复印期号:1998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现代工业社会正处于一个悄然无声的巨大转型之中,旧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正分崩离析,新的主义和技术层出不穷,人们无所适从。随着信息社会的悄然来临,资本这一核心要素正在成为一种过时的东西,相对于知识这个新对手,只能附庸为它的一个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在信息社会将被赋予新的内容,它意味着站在我们这个时代最前列的,既不再是承袭百万家产的家族富翁,也不是靠投机发财的房地产暴发商,而是掌握了新知识新观念的人们。

      一、知识经济时代是人类社会的新阶段

      知识经济时代是继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之后人类社会的新阶段,它将给人类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带来一场革命。其意义比200 年前工业经济开始替代农业经济更加深远。

      如今,无论是学术界、理论界,还是经济界、企业界,“知识经济”的概念被广为传播和接受。那么,什么是知识经济?

      1.知识经济的内涵

      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据世界经济合作组织(OECD )发表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一书的定义,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所谓知识,包括人类发明和发现的所有知识,其中主要是科学技术,管理和行为科学的知识。简而言之,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直接依赖于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

      知识经济有以下特征:

      第一,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资本。在知识经济体系中,知识已融入经济系统之内,成为这个系统的关键生产要素。

      第二,知识经济增长的无限性。众所周知,资源是有限的和相对有限的。然而,知识资源却是无限的,知识会源源不断地被生产出来,在使用过程中,知识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不断更新、不断地生产出新的知识。

      第三,知识经济是“低耗高效”型经济。知识经济的出现,标志着以物质资源的高消耗为基础的传统工业经济的衰落。

      第四,信息和通讯技术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信息是知识的载体,知识只有通过其信息载体的流动才能产生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以信息产业为首的高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支柱。

      第五,科学系统具有更高的地位。在知识经济体系中,一个国家的科学系统最重要,具有更高的地位。

      第六,知识经济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的经济。知识经济依靠无形资产的投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显然是依靠世界经济一体化。90年代以来的美国在自然资源消耗没有大量增加的情况下持续增长,世界大市场是主要因素之一。

      第七,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知识经济的决策和管理必须知识化,科学决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在知识经济中有日渐增强的趋势。

      总之,人力的素质和技能是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科学和技术的研究开发是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

      二、我国发展知识经济的意义

      在我国,由于科技落后,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较小,所以,为了追赶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必须把发展科技当作头等大事来抓。

      1.知识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面是人的发展,是人的生活质量和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可持续发展旨在保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良好的生产与生活环境,使社会人均的福利持续提高。知识经济是资源节约型经济,即能把资源消耗降到最低限度,此应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对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甚少的中国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多年来,高消耗、低产出的状况,一直是阻碍我国的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一大因素。据统计,我国1990年吨煤消耗实现的GNP (美元)与日、法、德、英、美之比为1∶9∶7.9∶6.9∶5.1∶3.0,我国12种主要原材料的GNP消耗强度,比发达国家普遍高出5~10倍,比印度也要高出2~3倍。我国的劳动生产率,与美、日、德、法、 英之比为1∶36.5∶40.8∶45.9∶45.2∶31。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科技落后,人员素质不高。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有一支宏大的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具有较强的发明创造能力的科技人才队伍,同时也要求简单劳动复杂化,即一般劳动者也能适应技术先进的或高科技领域的某些工作,这些要求的满足,是以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劳动结构的重组(即复杂劳动者越来越多)为前提条件的;知识经济所创造的高效益和所要求的劳动结构的变化,将更注重人的业绩,有条件使人们的收入同他们的贡献相适应,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由此可见,发展知识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的途径。

      2.发展知识经济有利于改变劳动结构, 促进分配制度的根本变革

      在知识经济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劳动结构将发生根本的转变,体力劳动越来越被机械化和自动化所替代,科技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使用需要更多的脑力劳动,脑力劳动、复杂劳动的比重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岗位的劳动将被自动化系统、机器人和计算机所替代,换言之,人的劳动将越来越多地被排斥在生产过程之外。在劳动结构升级的同时,社会劳动整体的复杂度也越来越高。知识经济对社会劳动结构变革的客观要求使得我们必须正视我国青工的素质问题,加强青工的技能开发,重塑我国产业大军。我国现有1.2亿职工,其中35 岁以下的青年职工约8000万,他们之中初级工占80%,中级工不足20%,高级工仅1%。 除了技术等级低,各级的平均技术水平也不及五六十年代,大多数青工的实际技术达不到相应的技术等级规定的应知应会标准。青工队伍技术水平和能力的这种状况,不可能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正是职工文化素质的低下限制了职工的生产能力。美国著名学者、诺贝尔奖获得者舒尔茨在他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在智力劳动方面的能力比是,大学∶中学∶小学=25∶7∶1。说明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越高,劳动生产能力就越大。我们应利用知识经济正在成为主流经济的大好契机,加大国民教育投入和职教投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职工队伍素质,特别是青年人的素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