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将青年志愿者行动推向深入,以适应“两个文明”建设,我们对目前青年对志愿者行动的认识、理解及心态进行了调查。我们于1997年8月组织了8个调查小组深入到上海12个街道的居委会。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000份,实际回收问卷922份。在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又组织了大量的个别访谈,多次召开区、县、局及高校系统从事青年志愿者工作的人员座谈。 本调查对象为青年,年龄层次上限为在校中学生,下限为35岁。统计显示,接受调查的男性青年462人(50.1%),女性青年460 人(49.9%)。其中在校生372人,占总比例的40.3%(初中生10.39%, 高中及中专生16.6%,大专及大专以上13.20%);在职青年为550人,占总比例的55.63%(工业12.55%,商业服务17.53%,文教卫生6.28 %,党政机关9.96%,其他9.31%,未填4.11%)。被调查青年的政治面貌情况,如下表所示: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共青团员 群众 未填 % 12.12 44.8138.1 4.98 题序1—1:“您听说过青年志愿者行动吗?” 统计显示:80.95%的人“听说”过,19.05%的人“没有听说过”。本题交叉统计显示, 就“听说”选项而言, 男性比例略高于女性(81.30%〉78.26%),大专学历的比例略高于初、 高中学历的比例(91.80%〉85.24%〉79.22%),干部的比例略高于普通职工的比例(82.43%〉69.90%)。这三个“略高于”说明了整体素质相对高一些的青年人更多地关注着社会与青年的互动。 题序1—2:“你参加过青年志愿者行动吗?” 在是否“参加”过青年志愿者行动的问题面前,“没有参加”的比例高于“参加”过的(56.71%〉40.91%),未填表的为2.38%。这说明青年人在接受宣传与实际参加之间仍存有一定的差距,但这个差距是不是就可以解释为两者的脱节呢?“听说”与“参加”之间肯定保持一定的距离,否则,所有的“听说者”都是“参加者”,这种局面不会是真实的。正是立足在这个角度,我们认为有2/5的青年人“参加”青年志愿者行动——不管是组织动员的,还是招募报名的;不管是偶然的,还是经常的——都是上海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成绩显示和证实。 本项交叉统计显示,就学历情况而言,大专以上(62.30 %)〉初中(58.33%)〉高中(41.56%)。看来,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更多一些地表示出了参与的热情和责任感。在此,我们注意到高中层次的参与度竟然低于初中层次16.77个百分点。 这可能与高中学生面临升学的竞争有关。 统计显示,就参加者的政治面貌而言:共产党员(55.36 %)〉共青团员(49.04%)〉群众(31.33%)。很明显,这里呈现出三段阶梯,说明青年中的先进分子还是率先走在队伍的前头,起着引导和示范的作用。 与此同时, 在职青年中青年干部参加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比例为51.35%,青年职工的比例则为28.16%。党政机关青年参加志愿者行动的比例为50.00%,工矿企业的青年参加的比例则为24.14%。固然,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身份会关涉不同的条件、不同的机缘,但由青年干部的示范作用所显示出的榜样的力量,确是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的保证。 题序3—1:“你参加青年志愿者行动是通过招募参加的,还是通过组织参加的?”(注:原文无题序2。) 在已“参加”过青年志愿者行动的人员当中,通过“招募参加”的为24.04%,通过“组织动员”参加的为49.22%,参加过两种形式的青年为24.04%。很明显,在当今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开展中, 通过“组织动员”参加的,不仅在人数上占有绝对的多数,而且构成了主要的运作方式。 那么,对这种状况该作出怎样的辨析和评估呢? 首先,在现阶段,青年志愿者行动必然地要通过大量的组织动员、组织策划、组织活动来实现。这是因为中国的市场经济模式并没有经历一个逐渐生成、发育的过程,而是从沉重而繁冗的计划经济的模式中跳脱而出的,所以它不免带有计划经济的痕迹。尤其在转轨的初始阶段,更是不可避免地要利用、借助乃至依赖固有的体系。 与此同时,转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即我们注意到领导层或主持者利用现成的组织体系和组织资源,有意识有目的地推进青年志愿者行动。在此,手段与目的背离,经济体制正服从于转轨需要。所以,不管从“痕迹”的角度去理解,还是从“手段”的角度去阐说,在现阶段,通过“组织动员”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不仅是正常的,而且是必需的;不仅是必需的,而且是必然的。 其次,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发展方向应从“组织动员”导向“社会招募”。这是因为“组织动员”仍然坚持了自上而下的路线,其机制、运作、功能、结果不可避免地具有控制、调动的涵义,以至人的整体的意愿,人的主观能动性或者被主宰着,或者被遮蔽着,而无法实现真实的启动,获得真实的显现。反之,“社会招募”则进入了社会化运作体系,并为公众创设了、指示了参与的自由空间——这种自由空间不仅指构筑了可供参与者倾注热情、施展才能的舞台,更指参与者的进出不受某种组织因素的制约,而处于自由的状况中。于是,参与还是不参与?什么兴致、什么意念?怎么参与?什么姿态、什么方式?全取决于自我的意识和发动。其实,这种由外在的指挥向内在的觉悟的转化,不只是“组织动员”与“社会招募”之间的形式上的区别,不只是人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更是与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走向(其结构与功能的现代发育)相一致的。所以,以“社会招募”的形式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将是未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