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在全球性的综合国力竞争中,人们正日趋关注未来青少年素质的发展取向;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一问题的解决与否,更是决定其现代化成败的关键。由此,如何定位人的素质发展对于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如何明确跨世纪一代新人素质发展的目标?特别是——如何使笼统的目标化为现实可行的结构性指标体系?如何把握指标的动态发展并加以适当调控和引导?这一系列问题在当今素质教育的实施进程中,已经无可回避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必须尽早作出回答。本文试图结合上海地区的某些特定情况,对此略作探讨。 理论给予我们的启示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战以后,发展问题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而近年来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则意味着社会发展理论的根本转折。这一理论至少从两个方面,揭示了提高人的素质的重要意义。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将发展从开发自然资源为主转到开发人力资源为主。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它的合理开发有赖于人的素质的提高;人的资源是无限的,是一种比自然资源更为可贵的资源。罗马俱乐部博持金等人在《学无止境》的报告中指出,面临自然资源的逐渐衰竭,人们应当看到“人类依然拥有没有束缚的想象力、创造力和道德能力等资源,这些资源可以被动员来帮助人类摆脱它的困境。”同外部极限相反,人的“内部界限在我们自身中存在着并孕育着无可比拟的发展潜力”,因此,应当“把目标放在开发人们潜在的、处在心灵最深处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上面。” 徐匡迪市长曾明确指出:“长期以来,相当多的同志和部门看到资源是矿产、原材料,或者是生产性的设备、机械、装配线,等等,没有把人才看成是一种资源。这种‘见物不见人’的思想必须改变。20世纪90年代,科技竞争使得世界资源开发的重心由物力资源向人才资源转移。因而,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开发利用人才资源作为上海发展战略决策的一个基本点来考虑,这是我们要树立的一种新思路”。的确,从发展的战略来看,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人口问题;与此同时,中国最大优势也是人力资源。中国人力资源的数量极为丰富,但开发不足就是包袱,而深度开发则是动力,是财富。为此,一方面控制人口数量,另一方面更要把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员素质作为发展的第一战略。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将以发展的“客体”为中心转到以发展的“主体”为中心。 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客体”指的是对象,“主体”指的是社会的人。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模式,看不到经济发展只是为了人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它把经济增长视为目的,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其中心是发展的客体。70年代以来,这种理论受到严厉的抨击。以法国著名学者佩鲁为代表的理论认为,发展的目的应是“以促进该共同体每个个别成员的个性全面发展”,而“普遍地重视人则是一个社会能够正常运行和保持稳定的关键之一。”罗马俱乐部主席奥尔利欧·佩切倚奇则明确指出: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人的发展是人类的最终目的,与其他方面的发展或目标相比,应占绝对优先的地位。 以发展的主体为中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这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来说,意义更为重大和现实。针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现代化进程的中断和失败,美国现代化专家英格尔斯在其著作《人的现代化》中指出:“发展最终所要求的是人在素质方面的改变,这种改变是获得更大发展的先决条件和方式,同时也是发展过程自身的伟大目标之一。”他在另一部著作《走向现代》中进一步指出,人的素质改变的关键在于培养人的“现代性精神”。他强调,在任何时代和任何社会中,人都是现代化进程中最基本的因素。他归纳出现代人最重要的心理素质特征:“即现代人是参与型的公民,并有丰富的知识;他对个人的效能抱有充分的信心;他在受到传统势力影响的时候,特别是在对个人事务作出决策的时候,有高度独立性和自主性;他愿意接受新的经验和新的思想,即是头脑开放的人。”英格尔斯把这些现代精神看作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 中国的现代化不应也不可能走西方早期现代化的老路,而应努力探索如何凭借相对少的生存空间和自然资源,来充分利用和开发丰富的人力资源。这就要努力提高全民素质,特别是跨世纪青少年的素质。这种素质不仅应包括技术、工艺素质,也应包括人文、道德素质。 我们还应明确,处于中国现代化前沿的上海,由于其生存空间、自然资源相对更小、更少,因此在跨世纪之际实施以人为本、以人的素质取胜的发展战略,应是一个重要的时代抉择。 二、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和非均衡性”理论 “整体性和非均衡性”理论是近年来由郑杭生、单少杰等中国学者提出的。该理论认为社会发展的目标模式是“整体性发展”,但社会发展的现实过程则是“非均衡发展”。这个理论对于我们确定未来15年上海青少年素质指标体系颇具启发意义,因为,作为社会的对应物,人的素质发展目标和养成过程也可以用“整体性和非均衡性”理论模式来阐释。 从目标上来说,未来的青少年要成为全面发展的现代人,其素质应得到整体性的发展和提高。但从经验上说,所谓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在发展中国家里没有实现,即使在发达国家中也没有实现,甚至在很远的将来还难以充分实现。所以,这种整体性的发展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一种目标理论,一种理念。因此,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作为一项正在进行的事业,不仅应有其理想目标,还应有其现实的过程,不仅应有目标的预设,还应有适应现实情况的过程性、阶段性(或曰非均衡性)目标。 还应看到,由于在实践素质要求的整体性发展的现实过程中,决定人的素质的社会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存在着差异,使得某些素质获得较多的强调,某些素质则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种非均衡发展的情况,在发展中国家常常由于客观原因或人为原因而显得尤为突出。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和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