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膜与消解:中国青年的跨文化交流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建卫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研究生 刘玉新 华北电力大学心理咨询中心讲师

原文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中国青少年研究
复印期号:1998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国外交部郑重宣布:自1996年9月1日起,汉语将成为外交部发言的唯一工作语言,取消英语翻译。这一貌似单纯的语言取代现象却标志着汉语在国际舞台上独立法人地位的确立,昭示出中国正以史无前例的脚步迈向世界。

      公安部报道:来华留学生人数逐年直线上升。仅以北师大为例,现在留学生源由五年前以日、韩为主辐射到美、英、法、德、澳等整个世界范围内;学生的学历范围包括从高中生到研究生等不同层次,而且来华高学历人数逐年增加;限于师大的硬件设施,每年招生人数只能从所有申请者中每5人选拔一名。这些事实无不表明世界也正在走向中国。

      历史可以作证:一场波澜壮阔的东西文化大交汇正在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展开,'97年香港回归和'99澳门回归又是加速和深化中西文化交流的两大契机。扮演跨文化交流先锋角色的当代中国青年,在这一文化变迁中会遇到什么样的心理问题及消解途径如何,本文拟从多学科角度并结合作者自身体会(笔者曾在普林斯顿—北京汉语培训班上任教,与美、英、德等国青年有广泛深入的接触和交流)作一初步探索。

      冲击与震荡:文化隔膜

      社会学把影响转型社会运行的力量称为扰动,它又包括系统内扰动和系统外扰动。前者是指由社会系统内各组成要素间的矛盾冲突所产生的影响:后者是指外族入侵或外域思想文化、科技和生活方式等对社会系统的影响。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便在内、外扰动的两极剧烈震颤中艰难前行,与此伴随的是中国人社会心理与行为方式的嬗变。

      中国是一个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漫长的历史和文化使之臻为一个成熟的传统社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社会文化和价值体系。这种成熟性有两个标志,其一是具有良好的调节功能和修复机制,其二是对外扰动的屏蔽作用。域外文化力量要撼动这一由宗法、礼仪和纲常所构筑的传统社会,谈何容易!从1949年建国到文革期间,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的包围、封锁和孤立作法,无疑在客观上又强化了这种屏蔽效应。

      当代社会的骤然巨变和文化交汇给人们的心理生活和行为方式产生了多重的甚至是全方位的影响。内在的传统文化累积与外来文化移入的剧烈碰撞,会对该社会成员的心理生活和行为方式产生猛烈的冲击和震荡,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将此现象称之为“文化震荡”。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把“文化震荡”描述为“人们在一个极短的时间里承受过多的变化以后,感到压力重重、晕头转向、不知所措的现象”。文化震荡所产生的剧烈效应依次对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心理文化发生影响。同时,大多社会学家认为:青年人是对文化震荡最敏感且受影响最普遍、最深刻的社会群体。

      “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揭开了中国社会文化大变迁的帷幕。在全球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背景下,这场当代中国社会的文化变迁运动,虽然肇始于1978年,比西方发达国家晚了半个多世纪,但变迁速度和震荡频率却远远超过了西方国家;外来文化从形式到内容、从量到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屏蔽”形态构成了空前的大冲击,从科学意义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由此步上了开放与革新的轨道。当代中国青年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与震荡下,于最短的时间里以压缩的方式体验了相当于欧美青年半个世纪的文化变迁。新旧文化的碰撞、交汇和消长——演绎出当代中国青年心理与行为在震荡中前进的轨迹:开放与守旧、惊羡与恐惧、留恋与痛苦、含蓄与放荡、茫然与冲动、失范与控制……他们似乎必须在这两极之间做出抉择。

      社会巨变与文化迁入对当代青年的心理与行为所产生的冲击与震荡,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这一引人关注的“文化隔膜”现象。

      文化隔膜的多维阐释及其消极心理效应

      社会学解释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文化隔膜即现代化程度很高的西方文化与传统社会色彩较浓的中国文化交流中,势必出现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的发展速度和变化程度上的差异,也会出现社会群体在现代化阶段上的差异,这类差异往往是经济发展差异的直接表现。在与美国青年的的初次交流中,你常常会听到:北京的厕所很脏,交通很混乱,污染很严重……诸种社会问题往往客观揭示出两种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差异。

      心理学解释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文化隔膜即中国人目前处于一种由传统心理向现代心理转型的过程中,发达的、开放的西方文化与发展中的、相对保守的中国文化在交流中必然出现社会群体的心理反应与行为方式上的差异。一种过渡性心理表现在中国人尤其青年人的身上:既要为适应新环境进行冒险,又要为承受旧传统付出忍耐;既有希望又满怀失望;既需选择又无可选择;憧憬与痛苦并存,发奋与颓废俱在……当你和美国青年交谈时,常会向往于他们开放、自由的谈话气氛,又会迷惘于他们谈话风格的狂放与不羁;美国青年渗透于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与我们自身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形成了鲜明的冲突和差异;再如美国青年上课时创造性思维的淋漓发挥让人惊叹,但课堂行为的散漫与放纵又令人深感师道的失落……

      文化人类学解释 从文化人类学角度来看,文化隔膜即具有不同肤色、不同种族演进史的两个民族,在文化交流中常会呈现出民族观、社会观及价值观上的差异。注重悲壮美的酒神型文化(如欧美文化)与追求中和美的日神型文化(如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是一对典型的异质文化,塑造了彼此不甚相同的民族风格和行为方式。在文化交流中,不同民族成员间会产生种族刻板效应,如中国青年心中的美国人往往是开放实用、充满矛盾的美国人,而美国青年中的中国人常常是中庸保守、追求美食的中国人。美国人至今依然站在“我们生来是自由、平等的”(《独立宣言》中的名言)这一人权视野中去看待一切人类现象和社会问题。在与美国青年的深入接触中,我们发现其中不少人认为同性恋甚至吸毒是合乎人情的,而在我们的民族传统中则视为禁忌甚至大逆不道。另外,你也会看到,一些美国青年会在自身人权观的支配下断定:台湾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西藏应该独立。这种民族观念(感情)上的歧异和鸿沟往往会使你感到震惊和愤怒。人类文化学意义上的文化隔膜大概是由民族传统、民族历史和民族刻板印象综合导致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