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当前,我国经济在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它给社会带来了空前广泛而巨大的影响,使青年学生摆脱了一系列陈旧思想的禁锢,产生了许多适合时代需要的新观念,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与此同时,也要看到,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国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也出现某些暂时的失范和混乱。因此,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努力创造绚丽多彩,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我国文化建设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深入了解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有针对性地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注意对青年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也是当前学校教育值得深入研究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一、当代青年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的特点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价值是人生观的重要范畴,它是指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满足社会、他人需要的意义和作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在个人与社会价值关系中,个人具有主体与客体的双重属性。当个人作为价值客体时,人生价值是指个人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情况,即个人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贡献。当个人作为价值主体时,人生价值是指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能够得到客体的尊重和满足的情况,即个人的索取。完整的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与责任;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生的价值体现在对集体、对社会的贡献上,表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个人只有尽力贡献于社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得到社会的尊重。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以把坚持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看作是人生的唯一正确导向。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作用如何,人生价值取向起着重要作用。在当前“两个根本性转变”过程中,青年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在悄然变化。这种变化既受制于特定的社会环境影响,又受到青年学生自身年龄特征和心理状态的制约,其主流是积极、乐观、向上的。然而,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一方面促使人们的思想大解放,产生了许多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新观念;另一方面也有消极的影响和负面效应,主要原因在于一部分人把商品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引入了思想道德领域,从而产生金钱至上,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使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表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多样性。其主要特点有如下几点: (一)方向明确,政治价值观呈稳定向上趋势 市场经济的繁荣和政治稳定,使青年学生从现实中认识到了邓小平理论的旺盛生命力。从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青年学生拥护四项基本原则,认为改革开放的路子对头,而且普遍希望国家保持稳定,长治久安,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大部分青年学生思想稳定,主动要求上进,向党团组织靠拢,自愿组织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小组。到1996年6月中旬,上海市45所高校大学生党员达6800多人, 申请入党学生超过30000人。全市普通高校本科大学生学员比例已超过7%,研究生党员比例已超过25%,本专科生和研究生申请入党积极分子比例已超过22%。大学生中注意学习邓小平理论,学党章人数越来越多〔1〕。 (二)尊重知识,追求较高文化修养及从事脑力劳动的职业 当前,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科学、技术、管理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青年学生看到了这一趋势,认识到实现个人抱负与知识水平的关系紧密,因此他们一般都追求高学历,争取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深造。如有一次对中学生提出的“你现在读书是为了什么?”的选择答卷,47%的学生选择了“升学”。这两年升温的专科升本科、本科考研热,也表明了青年学生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追求高学历,多学知识,培养能力,以便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心态。在对未来职业的选择中,科学家、公务员、厂长、经理或合资企业白领阶层等一批科技与管理人才在青年学生心目中位居前列。 (三)注重自我,强调个人特长的发挥和个人抱负的实现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资源在国家调控下通过市场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人才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一种比物的资源更重要的资源,合理开发与配置人才资源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传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正当的个人利益观念,合法的个人竞争意识,已成为发展经济的一种重要杠杆。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影响下,青年学生比较注重个性的发展,他们看到社会自主择业,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增强了自己奋斗的勇气和信心。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市场经济重视个体的作用与价值,但不等于崇尚“以自我为中心”,搞个人主义。在一份向中学生的调查问卷中,对于择业的首选因素,有30%的同学填写了“符合个人特点兴趣”。在对一位生活、工作在大山里,艰苦干了一辈子养路工的劳模的评价上,有12%的同学认为不值得,觉得“自我牺牲太大”。由此可见,当前对青年学生进行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的教育,宣传社会主义集体思想风范,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