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是1978年我国正式实施计划生育国策后逐渐形成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如今,独生子女在青少年中的比例逐年增加,步入青年期。可以预见,中国本世纪末到下世纪的现代化建设将以独生子女作为主体。当代是各国经济实力和人才竞争的时代,我国将以什么姿态跨入21世纪,关键取决于对这一代青年的素质教育。能否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公民,将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兴衰。可是,长期以来我国对独生子女教育规律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在教育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盲目性;再加上传统认识的误解。舆论宣传的偏差,严重影响着独生子女的健康成长。尽管教育界的有识之士早已大力呼吁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来关注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但实际上独生子女群体却仍然在过多的宠爱和呵护里长大,被社会矛盾地形容成“被抱大的一代”、“不愿长大的一代”。 本世纪末的中国高校正处于社会转型急剧变革的时期。高校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进行着自身教育体制的改革。面对着独生子女占较大比例的大学生,高校教育者们只有顺应变革,依据受教 育主体的新特点“因材施教”,才会取得良好效果。要全面正确地认识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教育问题,就必须从理论上分析独生子女大学生呈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心态特点,在实践中把握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因而,本文拟从独生子女大学生心态的角度,对这一新课题进行初步的探索。 —独生子女大学生心态特点及形成的分析 “独生子女群体”的成长有其特殊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即指社会与历史交织形成的大环境。“独生子女群体”伴随着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思想开放新时代而长大,他们吮吸的文化营养不单纯是前辈们流传下来的传统观念,还夹杂着西方各种汹涌而来的文明思潮。内部环境即指家庭环境。他们的父母不一味地遵循上几代人的教育方式,而是不自主地顺应时代潮流,不自主地掺入自己的人生经验,为他们营造了一个特殊的家庭内部环境。在一个人未成年前,家庭可以说是影响他们成长的主要因素。独生子女家庭的与众不同,突出表现在一个“独”字上。不容否认,“独”的环境给独生子女们带来许多有利条件:第一,经济条件普遍优越:第二,享有充分的父爱和母爱;第三,获得较多的智力激励以促进智力发展;第四,与成人接触机会较多,知识面较广等。但是,“独”的特点也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父母过分溺爱,使他们养成了任性、占有欲强、自私自利等坏习气;缺乏同龄群体的环境,使他们集体观念淡薄;家庭过多的照顾,使他们在独立生活能力、自主性、判断力、适应力方面显得相对薄弱;父母期望过高,也使他们心理负担过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地发展。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成长环境给他们赋予了独特的心理个性。这些心理潜质在他们进入大学校园这个崭新环境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心态。 (一)过分优越形成的高傲孤僻心态。独生子女大学生拥有得天独厚的优裕生活环境和良好的受教育机会,智力发展水平较高。厦门大学社会学系的一份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认为“自己的成绩排在班上前几名”的学生中,独生子女占18.3%,而非独生子女占5.8%;认为“自己的成绩中上”的学生中,独生子女占39.3%,非独生子女占23.25%。可见,独生子女在学习成绩方面明显优于非独生子女。他们在学有余力的同时,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各种课外知识,因而视野宽广,思路活跃。同一份调查表明,独生子女的父母在请人辅导孩子学习音乐、绘画等文化素质教育方面所占的比例,比非独生子女高出11.31%和5.88%。较为扎实的功底使他们顺利地挤过“独木桥”跨入了大学的门槛,较强的领悟力使他们在大学生活各方面都敢以轻松的心态去面对。自然而然地,他们容易由此而滋生出处处高人一筹的优越感。但是,过分的自信就会使他们走向另一个极端。独生子女大学生在新的环境中必须与同辈群体相处,如果他们不懂得与他人平等相处,不学会取长补短,而是一味地沉缅于崇尚自我的极端自负中,老是看不起别人,把自己囿于不合群的状态,就会形成高傲孤僻的心态。另外,缺乏同龄伙伴的成长环境,使他们习惯于独来独往,因而更是助长了高傲孤僻的心态。我们不难从独生子女学生的日常行为倾向中找出与此种心态相对应的现象:喜欢独来独往,我行我素;言谈中注重个人感受,过分强调个人建议;对新集体,新环境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保持一定距离,冷眼旁观;不喜欢与人分享快乐,独自一人承受忧伤……这一切无疑都不利于独生子女大学生从“家庭温室”顺利过渡到大学集体生活环境。 (二)失去依赖后产生的恐慌感。独生子女大学生从小就得到过分周到的关心和照料,普遍存在劳动观念薄弱、娇气等缺点。独生子女的父母一来对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缺乏信心,二来在情感上舍不得孩子离开家门。所以,即使孩子考上了大学,他们也没有因时空距离而减少对孩子的宠爱,而是习惯性地为孩子包办一切。广西大学心理协会的一份新生调查问卷表明,在来校方式中选择。“要求父母同来报到”的占19%选择“想自己来,但父母坚持陪同”的60%,选择“自己一人来”或其他方式的寥寥无几。厦门大学的一份有关调查还表明,当问及父母是否愿意让孩子报考外省大学时,尽管大部分的父母都作了肯定的回答,但独生子女的父母比非独生子女少13.79%。当记者采访中山大学96级一位独生子女的母亲时,问及这位母亲是否愿意孩子参加新生军训,她明确表示不愿意让孩子“受那份罪”。在父母隔不断的绵绵宠爱里,独生子女大学生也宁愿停留在总是被关怀,被照顾的角色里,享受无忧无虑的生活,从而形成心理上的依赖惯性。当远离家门,异地求学一朝成为现实,他们的心境并没有来得及与环境的改变取得同步转变,自然产生了对新集体生活的恐慌逃避心态。许多独生子女大学生常在书信间,言谈中透露出“害怕长大”,“不愿长大”的幼稚想法,极具代表性地概括了他们对失去依赖的恐慌心态。面对独立生活,独生子女大学生暴露出了与他们考场得意相反的一面——以新生军训为例,非独生子女占大多数的93、94级大学生对军训的反应是振奋,欢欣,敢于吃苦,而独生子女占大多数的95、96级大学生的反应却是厌烦,恐慌,怕苦怕累。这样的心态不利于他们正确认识大学生活的全部含义,也是独生子女大学生入学后角色转换的严重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