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服性传播理论在青年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应用

作 者:
邹荣 

作者简介:
邹荣 江西吉安师专电教中心 343009

原文出处:
吉安师专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传者、受者、传播媒介的选择和运用、群体以及传播策略是影响劝服效果的几个主要变数。传者是基础,受者是目的,传播媒介及策略是手段,几大变数相辅相成,互为作用。正确处理好几个变数的相互关系,是做好高校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所在。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中国青少年研究
复印期号:1998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劝服性传播过程。遵循劝服性传播模式,显然有益于提高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所谓劝服性传播模式,是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传播途径和受者几个变数,然后看各变数应作出如何变化才能取得好的传播效果,使得受者接受巩固或改变某种态度的一种有关说服效果模式。从传播学角度来说,我们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一种劝服性传播,这样就可对思想政治教育这种劝服性传播模式的各个因素包括传者、受者、传播过程等作出详细的分析,以便寻求相应传播策略,从而为改善和发展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提供理论依据,使其更有说服力、影响力和感染力。

      一、传者与劝服效果

      在信息传播模式中,传者是信息的来源,也是信息接收者的影响源。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说话人的品格是一切劝服的手法中最有说服力的。”同样,在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是影响劝服效果的一大要素。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对教师的讲授、劝导和指示的接受程度是以教师的威信为转移的。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具有影响他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能力,这种能力又可分为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

      1、权力影响力来源地位权力,取决于个人在组织中的地位和权限,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服从,被动。它在管理工作中会产生一种不言而喻、不容置疑的影响力。由此,在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就应充分利用权威性高的权力性影响力,甚至在必要时,可采取适当的强制手段迫使受者服从,改变态度行为。

      2、非权力影响力是自身因素形成的影响力,是建立在崇敬、信服的基础上。它对人的心理作用是主动、自愿的。这种影响力不仅作用于学校管理,更主要的是作用于学生的思想意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学生的关系主要的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非权力影响力可以通过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各方面的素质,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来增强。实际工作中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要达到的劝服效果应是主动的、自愿的和自觉内在的。非权力因素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思想政治修养。一个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者,首先应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修养,表现在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立场,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党性原则,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除了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科学态度之外,关键的是要有坚持真理的勇气,敢于讲真话。这样才能有效地去影响、引导、把握学生的思想政治观点和方向。

      (2)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品德修养。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敬慕和爱戴,增强其凝聚力和可信度。一个事事为自已打算,对组织阳奉阴违,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的人却振振有词地去劝服别人服从组织分配,为社会做奉献,则只能产生负效应。

      (3)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知识修养。青年人思维敏捷,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快,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要掌握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还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知识。这样面对学生讲课、开会、谈话就能言之有理,言之有物,使学生受到启迪和教育。

      3、传者的期望会产生一种戏剧性的效果——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对学生抱有期待,学生感受到这种信任和期望,在教师信任、期待、鼓励下就会以积极的态度作出反应,从而达到教师期待的目标。思想政治工作者首先要关心人、尊重人,对受者能够出色地做好工作或达到某种目标满怀期望。而且这种期望应发自内心,并更多地通过体态语、表情、语调等各种非言语渠道表露出来,这样就能更有效地在受者身上产生良好的期待反应。

      二、传媒的选择、运用与劝服效果

      任何传播或沟通都离不开媒体,而媒体的恰当选择与否又直接影响传播的效果。因此,劝服性的效果亦有赖于对媒体的正确选择与运用。

      1、私人方式的面对面传播。传者是以直接与信息接收者接触的办法来进行说服工作。这种方式对于改变人的态度以及观念是很有影响力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主动到受者中去,同他们交流思想,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1)成功的演讲能影响听众的意识,强化或转化他们的立场、观点,使其行为能沿着演说者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在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演讲、报告是一种较常用的形式。演讲要达到预期的劝服效果必须具备多种条件:演讲的内容应是学生思想症结和需要、关心以及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应该主题鲜明,且有确凿生动的事实。演讲是运用口头言语与听众面对面地进行信息交流的活动,需充分发挥“言语直观”功能,使演讲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幽默感。一个好的演讲者应将自已对群众特别是对青年的关怀、爱护和对所宣讲内容的深切了解和信服都灌注在演讲中,使听众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2)有效对话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颖有效的方法,是当前改革大潮中涌现出来的一种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新形式。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形式,对话的信息交流是双向性的,参加对话的每一方既是传者又是受者,这不仅增加了信息量,而且还增强了双方的互动性,信息沟通准确、高效公开。在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领导与学生面对面交谈,无论是平等的商议,还是心平气和的劝导,都会使信息双向沟通过程中产生情感交流,有助于消除误会,增强相互理解。一般来说,领导者具有较优秀的政治素质和组织能力,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声誉,他们与学生平等对话,能加强信息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