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日期:2021-01-31。 引用格式:苏玲玲,周素红.居住迁移背景下邻里环境对幸福感的影响:不同生命历程阶段的差异[J].地理科学进展,2021,40(8):1344-1354.[Su Lingling,Zhou Suhong.Impacts of neighborhood environment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esidential mobility:Difference in people of different life course stages.Progress in Geography,2021,40(8):1344-1354.] DOI:10.18306/dlkxjz.2021.08.008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除经济效用外的个体幸福感问题,并倾向于用幸福水平来评价社会的进步[1-3]。随着幸福感研究的深入发展,幸福科学(science of happiness)作为一门新的综合性学科由此产生。已有的实证研究表明,人口统计因素只能解释小部分的幸福感差异,部分学者开始关注地理环境对幸福感的影响[4-6]。邻里作为城市居民基本的日常生活空间,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对它的感受[7],因此有必要权衡邻里环境的各要素如何影响个体的幸福感。 人们对邻里环境的偏好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的生活阶段的影响[8]。也就是说,邻里环境会影响人们的幸福感,但不同生命历程阶段的影响因素可能不同。有研究指出,在成年早期到中期,邻里环境的影响并不那么重要,因为他们比老年人更频繁地在邻里以外的地方工作和娱乐[9,-10]。相对于年轻人,老年人的行为、活动能力和观念有所不同,对各种服务和设施的需求也会非常不同[11-13]。所有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并导致不同生命历程阶段对邻里环境需求和偏好的差异。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个体在每个生命历程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需求和需要完成的发展任务[14-15]。在不同的生命历程阶段,会产生不同的居住需求和偏好,有理由猜测邻里环境变量在不同生命历程阶段对个体幸福感的影响存在差别。 此外,已有的研究往往注重常态化的邻里环境对幸福感的影响,但对大多数人而言,邻里环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尤其是近些年居住迁移越来越普遍地发生[16-17]。作为对一个人长期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18],幸福感必然与生活选择(如居住地重新安置)联系在一起。有研究表明,居住地搬迁会引起居住环境的变化,进而对幸福感产生影响[19-20]。从空间维度上,越远距离的居住迁移可能会经历更大的生活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关系到原有社会网络和资本的支持程度,还关系到适应新环境的挑战[21-23]。从时间维度上,幸福感的设定值理论表明,人们能够很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使幸福感回到最初的水平[24-25];而另一些研究认为居住迁移会导致特定生活领域发生重大而持久的变化,带来健康与福祉的变化[26-28]。居住迁移往往伴随着特定的生命历程事件(例如婚姻、就业等),然而在不同生命历程阶段由于居住迁移带来的环境变化以及新环境适应性问题在邻里环境和幸福感关系中的潜在重要作用较少得到关注。 因此,本文认为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偏好会随着人生阶段的不同而变化,尤其是居住迁移后的人们对新的邻里环境可能更加敏感,为了区别以往常态化的邻里环境对幸福感的影响,本文聚焦不同生命历程阶段有居住迁移行为的居民来分析邻里环境与幸福感的动态关系,在居住迁移的背景下主要关注以下2个问题:①邻里环境与幸福感的关系是否受到生命历程阶段的影响;②邻里环境与幸福感的关系是否受到居住迁移的时间维度(居住迁移时长)和空间维度(居住迁移距离)的影响。研究将为个体行为决策和社区规划与治理提供参考和依据。 1 研究区域、数据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与数据 本文使用的数据是基于2016-2017年在广州进行的调查。近几十年,广州经历了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和空间扩张,城市内部的居住迁移现象发生较为普遍。研究区域涵盖了广州市的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天河区、黄埔区、白云区和番禺区7个辖区(图1)。采用分层抽样选取样本。首先,基于广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选择部分人口和社会经济指标及住房条件指标(如户口、年龄、教育程度、职业、婚姻状况、住房面积、住房建设年代、房屋性质和住房租金等)等指标进行因子生态分析和聚类分析,将广州市社区划分为中产阶级社区、功能混合旧城社区、外来人口社区、廉租房社区、经济适用房社区、高级住宅区和农村社区等类型,各类社区的特征如表1所示。然后,在不同类型的社区中选择相关主因子得分排序靠前的社区作为样本社区。通过在样本社区开展随机抽样调查获得居民的个体社会经济属性特征、幸福感状况等数据,同时调查了居民详细的居住迁移历史信息,包括迁移时间、地点等。最后,从3047份调查问卷中选取在所处生命历程阶段有居住迁移的41个社区的712个样本进行分析。
图1 广州市研究区域范围和样本社区分布 Fig.1 Location of the study area and the sampled neighborhoods 1.2 研究变量 变量的定义如表2所示。 1.2.1 被解释变量:幸福感 参考世界价值观调查(WVS),对幸福感的测度主要有2个指标:生活满意度(life satisfaction)和开心度(happiness)。这2个指标密切相关,在文献中经常互换使用来代表幸福感[29-30]。但两者表达的幸福感略有差异、互为补充,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生活质量比较稳定的认知,而生活开心度是一种可以立即获得的感觉,不需要复杂的认知过程[29]。对幸福感的关注,不仅要关注幸福感的强度,同时也要关注幸福感的频率[31-33]。因此,本文通过生活满意度的强度(不满意到满意)和生活开心度的频率(很少到总是)这2个指标构建幸福感指数,对每个指标赋予同等权重。该指数比幸福感2个组成部分提供了更广泛的基础和更可靠的指标衡量幸福感水平[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