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地理学的传承发展与转型

作者简介:
贺灿飞(1972- ),男,江西永新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经济地理、产业与区域经济研究,E-mail:hecanfei@urban.pku.edu.cn,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北京 100871);王文宇,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871);郭琪,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天津 300071)。

原文出处:
地理学报

内容提要:

本文基于1934-2019年《地理学报》期刊发表的154篇工业地理学论文分析中国工业地理发展脉络与主要领域研究进展。中国工业地理在融合了西方工业地理理论和苏联工业地理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逐渐发展出兼顾理论研究和实践双重任务驱动下的特色学科体系,在经历了诞生探索、成长总结、视角转换、稳步发展4个阶段后,学科内容和范式逐渐与国际接轨,成长为一门相对成熟且具有重要意义的学科。在学科建设方面,未来需要继续服务社会经济建设,增强理论创新能力,加强新技术手段应用,结合中国制度环境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的工业地理学。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21 年 06 期

字号:

      修订日期:2021-04-27

      DOI:10.11821/dlxb202108001

      1 引言

      工业是工业革命以来最主要的经济活动之一。工业地理是以地理学视角研究工业区位及其空间组织,为工业生产活动布局提供理论指导和规划依据。中国工业地理学建立初期以服务国家工业建设为宗旨,带有极强的实证性和应用性色彩,研究长期处于服务实践而忽视理论构建的状态。近年来中国工业地理与国际工业地理研究开始接轨,但是长期对理论思辨和哲学基础的忽视,很难产生深入对话和交流。总结中国工业地理阶段性研究成果,对比国内外工业地理研究进展,科学把握和梳理学科发展脉络和方向,对中国工业地理学科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些学者发表过工业地理研究进展综述论文,主要集中在国内工业地理发展脉络回顾、阶段性研究总结、西方工业地理研究进展和针对学科部分内容的梳理,但是没有将中国工业地理置于国际工业地理研究背景下进行系统梳理。在发展脉络回顾方面,张雷等对中国20世纪工业地理学的发展进行了梳理,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工业地理学发展过程可以分为曲折成长期(1950-1978年)、全面成长期(1978-1997年)和兴旺发达期(2000-2010年)3个时期[1-3]。在阶段性研究总结方面,李文彦总结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30年中国工业地理发展,主要围绕认识中国工业布局演变过程、服务地区工业发展规划、服务宏观工业发展战略和工业布局理论方法研究,认为未来发展除了继续服务于规划工作,应该注重理论研究且与国外研究结合起来[4];李小建从学科建设角度评述了1978-1999年中国工业地理学研究进展,侧重国外观点引入与融合、中国转型期实践和理论总结三方面,提出需要思维方式转变、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并重和中国特色与国际主流兼顾三条建议[5]。王缉慈在1994年对国内外西方工业地理和苏联工业地理学两大体系和不同流派的理论进行对比[6];高菠阳等在2010年总结了国内外工业地理理论发展进展,并介绍了近期实证研究进展[7]。上述研究基本上是脉络回顾性研究、阶段性总结研究,与国外工业地理总结性研究脱节。

      《地理学报》自1934年创办以来,一直作为中国地理学最权威的学术期刊,是了解地理学理论基础和学科体系最重要的期刊。《地理学报》刊登了大量工业地理方面优秀成果,基本反映各时代地理学家思想和顶尖的研究成果。针对《地理学报》不同学科论文的梳理,可以帮助读者快速了解学科演化趋势和研究进展。评述《地理学报》创刊以来工业地理论文,管窥中国工业地理研究的变化历程和时代特色,为今后工业地理研究者提供科学参考。

      2 工业地理学发展背景与脉络

      2.1 工业地理研究范畴

      工业地理研究工业生产分布特征、空间组织和空间活动基本规律,为工业生产活动的有效空间组合及合理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指导和规划依据,是经济地理学的重要分支[4]。工业地理学早在19世纪末就已经在欧美发达国家萌芽,描述和分析各国各地区工业分布状况和演变过程,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①工业生产过程和工业部门的空间组织模式,包括工业布局的一般性规律、部门工业空间组织、区域工业空间组织等;②影响工业空间组织的主要因素,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市场、社会文化因素等。

      工业地理学从诞生起就保持学科独特的活力,并与各学科交融过程中被不断重塑,并没有特定单一的方法、理论框架、技术体系与观点,这与学科的实证性质有关。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工业生产方式发生重大改变,工业区位的形成要素不断变化,从简单到复杂,从分离到融合,从外生到内生,从全球化到地方化。随着工业部门生产模式、产品构成、市场结构、组织形式的转变,很难在空间中清晰识别工业经济活动。制造业或第二产业对地区发展的贡献作用越来越重要且越来越复杂,传统单纯研究工业区位的学科范畴显得有些狭隘,不利于工业地理学科发展。为清晰透彻的理解工业活动的分布规律,应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文化等因素。因此,工业地理不仅仅要关注工业空间分布或区位选择,也要研究产品与服务生产的结构转变和生产空间、地点、地理循环方式改变,结合更广阔的领域去研究工业地理问题。

      现代工业地理关注的问题与经济地理学关注的核心问题相似,如后福特主义生产模式和弹性专精生产模式[8],集聚与区域知识溢出[9];同时也会与服务业地理学[10]、金融地理学[11]有所交叉,也经常出现在政治地理学研究中[12]。国际上对于工业地理的研究范畴在21世纪初有一个断层,在探讨工业地理与区域发展、文化和劳动力市场话题后[13],工业地理的研究范畴从工业地理开始转为生产地理(Geographies of Production)[14],反映出国际工业地理学者认为工业地理不能只关注工业问题的范围和概念,使用生产地理可以包含更多有意义、有价值的话题。工业地理研究范畴的改变可以进一步纳入经济地理学“关系转向”和“集群探讨”等话题。

      2.2 学科发展背景

      工业地理发展史具有博采众长、与时俱进的特点。工业地理大量借助其他学科理论,对现实问题比较敏感。工业地理前身是商业地理,主要提供商品活动的地理信息。真正的学科理论建构应该是Weber的《工业区位论》,该书以成本分析为基础,后来被Hoover继承发扬发展,逐渐形成较为成熟的区位相互依赖理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可变收益分析法在工业区位分析逐渐成为主流,尤其体现在中心地理论等理论中。同时期地理学“计量革命”推动了区位论发展,工业地理学者在德国区位论学派基础上,运用计量统计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理论范式来研究企业在资源与市场的权衡条件下的区位选择,逐渐形成了规范的工业区位理论,可以在假设条件下预测工业最优区位。此阶段重点研究内容包括区位决策行为、产业活动分布、城市土地租金和其对工业活动的影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