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美术教育基础教学在今天似乎不是一个太受关注的话题。人们对于日新月异的艺术媒介和眼花缭乱的艺术市场更感兴趣,理论家们也更愿意把精力投入对当下艺术界各种现象、观念的讨论中去。但如果追根溯源,很多当代艺术问题的产生就源于美术基础教学的观念和方式,甚至有些观念直接或间接地引导着人们对艺术的根本看法。 本文拟从三个问题展开讨论,以提问的方式引入主题。之所以如此,一是希望从当下艺术教育多元化的现状展开思考。近年来,本人对世界多地的美术院校进行了访问和调研,发现尽管全球高等美术教育总体格局的趋同性日益增强,但当具体到某一所院校时,其各自所具有的个体基因还是很明显的。这种基因差异很难让我们就多所院校的某个问题给出统一的结论。二是在对某个问题做出判断时,许多相关联的问题就会接踵而来,导致我们对前一判定产生质疑,甚至产生自我否定。因此,最恰当的方式就是提出疑问,即使得不到相应的答案,但这种开放式的讨论所引发的思考可能比概念化的答案更有价值。 第一问:何谓基础 “何谓基础?”这个问题假如在半个世纪之前的中国提出,似乎构不成问题。在当时的观念中,尤其是在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体系中,一提到“基础”,教学双方的头脑里所呈现的大概都是如造型、色彩、解剖、透视和构图等绘画技法层面的专业知识。即使是在讲解个性强烈的绘画大师时,教师们也总是喜欢把他们的成功归因于早年严谨的基本功训练。比如,很多教师会告诉学生,毕加索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从小便接受了严格的基础训练,而且会列举毕加索十几岁画的写实素描作品加以证明。与此同时,教师们还会强调,抽象的基础是具象,立体的基础是平面等。 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新潮思想对国内美术教育很多方面的冲击都显而易见,但对美术院校基础教学方面的影响并不明显,令更多的人开始模仿西方创作流派,创作思想也开始偏向前卫。20世纪90年代,随着出国留学、交流机会的增加,一些欧美国家的美术教育思想真正进入国内美术院校的视野,德国、法国、美国等国家高等美术教育理念也逐渐被翻译、介绍到国内,并在多所美术院校展开实验。尽管这些实验在学院体系中并不占主流,但却打破了多年来的固有格局。1999年,在天津美术学院举办的“全国高等美术院校素描教学研讨会”上,围绕基础素描的讨论较之前明显丰富了许多,相关共识也得到了巩固和拓展。除训练造型能力外,基础教学被更广泛地理解为对观察力、创造力的培养以及对思维方式的建构。中国美术学院具象表现绘画实验班的素描训练,更是把现象学的思想方法运用到了学生的视觉训练中。
山东艺术学院举办的奎恩高研班的头骨素描训练课 21世纪以来,国内外艺术界和美术院校以一种高歌猛进的态势推动着美术教育创新,实验艺术、跨媒体艺术、综合艺术已然进入美术院校的课堂。2015年11月,山东艺术学院主办了“当代学院造型基础教育国际学术论坛”,共有来自6个国家、25个美术院校和机构的40多位国内外专家参会。从主旨发言到分组讨论,不同国家、不同院校的专家分享了自己的观点。来自列宾美术学院的专家以构图分析课为例,认为美术基础教学应围绕绘画的基本能力展开;来自法国的教授和韩国一所美术学院的院长则提出对材料的敏感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基础,“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对于材料的认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过去的材料都是隐藏在绘画主题之后,而20世纪60年代以后材料开始成为绘画主题本身,材料敏感就成了绘画的基础”;德国一位美术学院的院长指出他们正在做与社区相关的艺术案例,认为美术基础教育的重点应该强调艺术与社会的关系,这无疑是对德国著名艺术家博伊斯提出的“艺术创新是促进社会复兴的无害的乌托邦”这一观点的重温;来自美国的专家也强调基础教育依托社区建设,开办多少专业院校、开设多少基础课程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把学生放到一个什么样的社区中,给他们可以耳濡目染的环境,这才是美术教育的基础;中国美术学院的两位教授分别提出了基础训练与创造灵性的关系以及培养模式的形态问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教授认为美术基础教学应该更多地面向民族传统文化,并以此作为创新的起点;广州美术学院专家认为美术教育的基础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等等。事实上,诸如此类的讨论在最近的几十年里从未间断。 同时,关于美术训练的作用已经扩展到其他行业领域。美国苹果公司和IBM公司都设有美术基础教育课程——21天学会画肖像素描。这是一项非常有意思的课程,其目的是开发有别于编程的另一种思维,让工程师通过绘画基础训练起到锻炼右脑的作用。 如上种种争论,表面上是在讨论什么是艺术的基础,而其深层问题却围绕着艺术本身的概念展开。就如同柏拉图说艺术是模仿,海德格尔说艺术是真理,罗兰巴特说艺术即文本,道格拉斯认为艺术是虚拟……对于“艺术是什么”这个问题其实一直没有确切的答案。可以说,关于美术基础教学概念的差别就是我们今天对艺术本身的观念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