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因亲子冲突激化导致青少年杀害父母或青少年自杀的新闻频见于报端,其中有多起是因学业问题引发的。①青少年的学业亲子冲突亦是《小别离》《小欢喜》等热播剧的主题之一,在社交网络引发关于中式父母教养模式的讨论热潮。② 青春期是个体自主性蓬勃发展的阶段,处于此阶段的青少年对自主性的需求显著增强,同时父母的权威尚存,使得该阶段的亲子冲突发生频率和强度均较童年时期显著上升。对中国青少年与父母冲突的研究表明,学业是引发中国青少年与父母冲突的最主要源头(Chen,2010;邓慧明等,2012;方晓义等,2003;Yau & Smetana,2003),是中国青少年与父母间冲突的核心。学业亲子冲突发生的高频率,因学业亲子冲突引发的家庭悲剧,以及社会舆论对学业亲子冲突的高度关注,都向学界提出了探究学业亲子冲突的要求。 社会认知领域理论(social cognitive domain theory,以下简称“领域理论”)提出,个体参与不同的社会互动时会建构出不同领域的社会认知(Turiel,1978),个体对社会互动的认知决定其在社会互动中的行为(Turiel,1998)。研究者将领域理论运用于亲子冲突的成因分析中,提出青少年及父母对同一冲突事件(conflict issue)领域属性认知的不一致是亲子冲突发生的根本原因(Smetana,1989)。青少年与父母对冲突事件领域属性的认知过程被称为冲突判断(conflict reasoning),冲突判断会对青少年和父母的冲突解决策略产生深刻影响(Smetana,2011)。 现有研究已对青少年和父母关于学业冲突判断、学业冲突解决策略(conflict resolution strategies)和冲突解决结果(conflict resolution strategies)进行了探究(Cao,2019;Cao & Tam,2021)。研究表明,父母对学业冲突事件的判断和冲突解决策略均较单一,而青少年的冲突判断和冲突解决策略则相对复杂(Cao,2019)。青少年对不同学业冲突事件持有不同的判断,将不同的学业冲突事件判定为不同的领域。其解决策略呈现出阶段性,在冲突的不同阶段青少年倾向于采用不同的解决策略。 目前有关青少年学业冲突判断与冲突解决策略的研究结果彼此割裂,无法反映青少年学业冲突判断驱动其冲突解决策略的具体过程。本研究以领域理论为基础,采用质性扎根理论方法描述青少年对不同类型学业冲突事件的判断及其对冲突解决策略和冲突解决结果的影响,呈现青少年视角中不同类型学业亲子冲突的具体过程,以期进一步完善中国青少年的学业亲子冲突的研究。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方法 (一)文献回顾 领域理论由特里尔(Elliot Turiel)提出,该理论传承社会认知理论和社会建构理论的观点,认为个体的道德认知决定其道德发展,而道德认知通过社会互动建构而成(刘建金、杨韶刚,2017)。在此基础之上,领域理论提出孩童会在参与不同的社会互动时建构出不同领域的社会认知(Turiel,1978)。 长期以来的研究实践表明,个体的社会认知通常可以分为三个相互区别的领域,分别为道德领域(moral domain)、习俗领域(conventional domain)和个人领域(personal domain)。其中道德领域强调个体行为对他人的直接影响,核心概念包括他人权利(rights)、福利(welfare)和公平(fairness);习俗领域涉及协调社会互动、基于特定社会情境的行为一致性规则,关注个人在特定社会情境中的行为是否适当,是否符合群体规范或权威期望;个人领域关注个人偏好、个人选择、对自我控制的需要和对保护自身隐私的需要,呈现了个体发展自身自主性的需求(刘建金、杨韶刚,2017;Nucci,1981;Smetana,1989、2011;Turiel,2006)。 研究发现,父母认为学业冲突事件是习俗领域内的事,对学业冲突事件进行了习俗判断。父母认为孩子的中高考成绩决定其未来的社会阶层,学生勤奋学习符合社会期待;同时,受传统家庭教养文化的影响,父母认为,父母严格管教孩子的学习行为、帮助孩子在学业上成功也属于社会习俗。研究同时还发现,与父母对学业冲突事件单一的习俗判断相比,青少年对不同类型的学业冲突事件有着不同的判断(Cao,2019)。 青少年的学业亲子冲突事件主要分为三类,分别为成绩冲突事件(如期中/末成绩,中/高考成绩)、日常学习冲突事件(如作业/日常学习安排)、与学业间接相关的冲突事件(如青少年恋爱/休闲活动)。在成绩冲突中,青少年认为满足父母对自己成绩的要求是向父母尽孝道的义务,并据此做出冲突判断。由于我国的孝道传统规定了家庭内部的等级制度,要求子女无条件顺从父母权威(Huntsinger et al.,2000),具有社会习俗的属性,因此研究者认为青少年对成绩冲突事件进行了习俗判断。在日常学习冲突中,青少年一方面将满足父母对自己日常学习的期待和要求视为向父母尽孝的一种方式,从而对日常学习冲突事件持有习俗判断,另一方面他们也对日常学习持个人判断,表示自己有在不受侵扰的空间内从事日常学习活动的需求,这种多向判断(multifaceted reasoning)模式使得青少年常在这类冲突中感到矛盾和纠结。青少年对与学业间接相关的冲突事件则为个人判断。他们相信在不影响学习成绩的前提下,自己应对这类冲突事件拥有自主权,包括父母在内的他人无权干涉(Cao,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