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仪式建构到集体行动:亚文化视角下的未成年人网络饭圈欺凌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鸿巍,暨南大学少年及家事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Sam Houston State University刑事司法学博士;侯棋,暨南大学少年及家事法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

原文出处:

内容提要:

作为未成年人网络欺凌的新形式,饭圈欺凌是陌生人之间、有组织的集体欺凌行为。这种欺凌形式由饭圈亚文化的不当引导所致,通过饭圈成员之间的互动仪式建构而形成,包括虚拟在场、集体节奏调节与共同焦点、共享情感。本文在亚文化视角下,将网络欺凌与饭圈欺凌进行对比,并引入互动仪式链理论对饭圈欺凌的生成机制进行讨论。最后提出应当在科际整合与儿童利益最大化理念指导下,强化主流文化与媒体、偶像与未成年人及其亲友在未成年人饭圈欺凌治理中的主体责任与担当。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21 年 12 期

字号:

      

      

       ①彭兰:《网络的圈子化:关系、文化、技术维度下的类聚与群分》,载《编辑之友》2019年第11期。

       ②吕鹏、张原:《青少年“饭圈文化”的社会学视角解读》,载《中国青年研究》2019年第5期。

       ③赵霞:《我国中小学生偶像崇拜调查报告》,载《中国青年研究》2013年第3期。

       ④赵霞:《我国中小学生偶像崇拜调查报告》,载《中国青年研究》2013年第3期。

       ⑤赵霞:《我国中小学生偶像崇拜调查报告》,载《中国青年研究》2013年第3期。

       ⑥郑雪菲:《浅析“饭圈”中的“信息茧房”现象》,载《新闻研究导刊》2020年第9期。

       ⑦曾庆香:《“饭圈”的认同逻辑:从个人到共同体》,载《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0年第19期;郑雪菲:《浅析“饭圈”中的“信息茧房”现象》,载《新闻研究导刊》2020年第9期。

       ⑧蒋俏蕾、陈宗海:《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理念、内容与路径》,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1年第1期。

       ⑨吴炜华、丁浩:《媒介化的暴力、网络霸凌与青少年:研究回顾和中国视角》,载《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16年第1期。

       ⑩Olweus,D.A Profile of Bullying at School.Educational Leadership.2003,60(6):12-17.

      (11)周书环:《媒介接触风险和网络素养对青少年网络欺凌状况的影响研究》,载《新闻记者》2020年第3期。

       (12)Patchin,J.W.,Hinduja,S.Bullies Move beyond the Schoolyard:A Preliminary Look at Cyberbullying.Youth Violence and Juvenile Justice.2006,4(2),148-169.

      (13)李静:《未成年人网络欺凌的法律规制——以美国为研究视角》,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14)吴炜华、丁浩:《媒介化的暴力、网络霸凌与青少年:研究回顾和中国视角》,载《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16年第1期。

       (15)吴炜华、丁浩:《媒介化的暴力、网络霸凌与青少年:研究回顾和中国视角》,载《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16年第1期。

       (16)孙时进、邓士昌:《青少年的网络欺凌:成因、危害及防治对策》,载《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

       (17)黄佩、王琳:《媒介与青少年发展视野下的网络欺凌》,载《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

       (18)任娟娟、靳宇、郭燕霞:《青少年网络欺凌问题及其社会工作介入》,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7年第6期;陈启玉、唐汉瑛、张露等:《青少年社交网站使用中的网络欺负现状及风险因素——基于1103名7-11年级学生的调查研究》,载《中国特殊教育》2016年第3期。

       (19)郑茹、符筠、段佳丽等:《北京市中小学生欺凌现况》,载《中国学校卫生》2019年第2期。

       (20)任娟娟、靳宇、郭燕霞:《青少年网络欺凌问题及其社会工作介入》,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7年第6期。

       (21)方伟:《社会建构理论框架下的青少年网络欺凌》,载《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

       (22)刘杰:《框架构建、身份认同与激情政治:集体行动研究中的文化范式》,载《江海学刊》2017年第5期。

       (23)边燕杰、陈皆明、罗亚萍等:《社会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39页。

       (24)吕鹏、张原:《青少年“饭圈文化”的社会学视角解读》,载《中国青年研究》2019年第5期。

       (25)张鸿巍:《少年司法通论》,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版,第267-272页。

       (26)曾一果:《网络社会的“新俗信”:后亚文化视角下的“星座控”》,载《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

       (27)魏海涛:《集体行动的形成:一个文化视角的理论模型》,载《社会学评论》2019年第4期。

       (28)刘伟兵、龙柏林:《仪式感如何生成——仪式发挥文化功能的运行机理研究》,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

       (29)吴迪、严三九:《网络亚文化群体的互动仪式链模型探究》,载《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30)曾庆香:《“饭圈”的认同逻辑:从个人到共同体》,载《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0年第19期。

       (31)方文:《群体资格:社会认同事件的新路径》,载《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32)曾庆香:《“饭圈”的认同逻辑:从个人到共同体》,载《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0年第19期。

       (33)边燕杰、陈皆明、罗亚萍等:《社会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13-14页。

       (34)薛艺兵:《对仪式现象的人类学解释(下)》,载《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

       (35)边燕杰、陈皆明、罗亚萍等:《社会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92-93页。欧文·戈夫曼在“拟剧论”中将社会比作舞台,将人们的活动比作剧院演出,并认为人们的社会互动是塑造自我形象的“表演”。

       (36)[美]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林聚任等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87页。

       (37)汪金汉:《从“文本盗猎”到“公民参与”:詹金斯的“参与性”媒介受众研究》,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

       (38)华桦:《“祖安文化”的形成机制、文化特征及应对策略——基于青年后亚文化的理论解释与局限》,载《当代青年研究》2020年第6期。

       (39)《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联合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8/26/content5537641.htm,最后访问日期:2021年3月19日。

       (40)张鸿巍:《少年司法通论》,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版,第263-264页。

       (41)陈美萍:《共同体(Community):一个社会学话语的演变》,载《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42)[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65页。

       (43)[美]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林聚任等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87页。

       (44)赵丽瑾:《粉丝社群的组织结构与动员机制研究》,载《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年第8期。

       (45)周红云:《社会资本:布迪厄、科尔曼和帕特南的比较》,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第4期。

       (46)张文宏:《社会资本:理论争辩与经验研究》,载《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4期。

       (47)边燕杰、陈皆明、罗亚萍等:《社会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261-262页。

       (48)张卫:《当代西方社会冲突理论的形成及发展》,载《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7年第5期。

       (49)胡疆锋、陆道夫:《抵抗·风格·收编——英国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理论关键词解读》,载《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50)胡疆锋、陆道夫:《抵抗·风格·收编——英国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理论关键词解读》,载《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51)文军:《当代社会学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35-38页。

       (52)文军:《当代社会学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35-38页。

       (53)张鸿巍:《儿童性虐待防治研究范式的突围:学科交叉与数据驱动》,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20年第5期。

       (54)张鸿巍:《少年司法的顶层设计与架构——以桥接、互动的双轨制为基点》,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4年第1期。

       (55)徐岩:《社会资本与儿童福祉——基于社会学视角的理论述评》,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

       (56)曾庆香:《“饭圈”的认同逻辑:从个人到共同体》,载《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0年第19期。

       (57)案例由作者收集并整理于新浪微博媒体平台。

       (58)案例由作者收集并整理于新浪微博媒体平台。

       (59)胡疆锋:《从“世代模式”到“结构模式”——论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研究》,载《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2期。

       (60)案例由作者收集并整理于新浪微博媒体平台。

       (61)丁汉青、王亚萍:《SNS网络空间中“意见领袖”特征之分析——以豆瓣网为例》,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第3期。

       (62)陈钢:《反网络欺凌:儿童教育新主题》,载《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第10期。

       (63)案例收集并整理于新浪微博媒体平台。

       (64)张鸿巍:《少年司法通论》,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版,第272页。

       (65)郑丁华、郭星华:《西方干预青少年网络暴力的有效措施及其启示》,载《中国青年研究》2021年第2期。

       (66)《未成年人保护法》第64条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宣传教育,培养和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增强未成年人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