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C9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947(2021)03-21-09 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中,青年研究界一直涌动着构建“青年学”的冲动。然而,迄今为止,“青年学”的构建,依然处于艰难起步阶段。这种状况,与青年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基础性问题长期未能得到妥善解决直接相关。其中,多年来,青年研究中的不少重要概念,甚至一些基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尚未得到准确界定,就是一个重要的瓶颈性问题。比如,“青年”这个概念是青年研究和“青年学”构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奠基性概念。“‘什么是青年’这一问题无疑是青年学的逻辑起点”,“青年研究的基础理论主要围绕‘青年是什么’这一逻辑起点展开,对概念、范畴、规律及理论体系架构等基本问题进行探索”[1]。实事求是看,对这样一个概念,40多年来,不少青年研究者尝试进行界定,但迄今为止,尚无一种被视为公允的界定。其间有哪些值得探究的问题? 一、“青年”等核心概念缺乏公允的界定 人们通常认为,“青年”既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人生的一个特殊阶段。然而,“青年”的特质是什么?“青年”是一种年龄的事实,还是一种文化的特质?是一种生理现象,还是一种心理特质?很多年来,人们惊奇地发现,在不同的语境中,“青年”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着很大的差异。“青年”成了一个人人使用,却又说不大清楚的概念。安德鲁·海伍德(Andrew Heywood)指出:“一个可对任何人有任何含义的术语有陷入毫无意义之境地的危险。”[2] (一)“青年”概念界定的历史梳理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12月,国内已出版相关著作近二十本。在CNKI数字资源平台进行检索,以‘青年本质’为主题,搜索到期刊论文89篇,博硕士学位论文7篇;以‘青年’‘本质’为双重关键词进行精确检索,搜索到期刊论文24篇。这些成果分别从不同角度对青年的本质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3] 当代中国青年研究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40多年过去,从数量和质量上看,探讨“青年特质”的优秀论著不算多。 1.“青年学”教材中的“青年”概念界定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出版了多种“青年学”教材。这些教材主要包括夏林主编的《青年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6月出版),谷迎春、杨张乔所著《青年学导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10月出版),黄志坚主编的《青年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1月出版),金国华主编的《青年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出版),以及万美容所著的《青年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 夏林的《青年学》以较大篇幅引述了马克思、斯大林、毛泽东的论述,界定了“青年”概念:青年是社会中最富有特色的“一群”,处于人生的准备阶段,既有成长中表现出来的优良品质,又有成长中带来的“自然缺点”。“青年不仅是成长中的一群而且是一支最有生气的社会力量”;“青年不仅是一支有生气的社会力量,而且是一支现实的、敏感的政治力量”;“马克思主义一直把青年看作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很显然,领袖的观点和论述是夏林的《青年学》对“青年”概念进行界定的主要依据和基础。在此基础上,他对青年进行了这样的界定:青年是“革命事业的接班人”[4]。 谷迎春、杨张乔在其合著的《青年学导论》中提出:“青年是以性成熟平均年龄为起点的一个人类生命阶段,它是以其特殊的需求和作用而表现为最具能动性的社会群体,它以其自我意识与社会期望相平衡为中止点。”[5]黄志坚主编的《青年学》对“青年”做如下界定:“青年是人生年龄分期中的一个阶段,即从少年到成年的过渡。在这个过渡的年龄阶段,身体在继续发育成长,各种器官和机能达到完全成熟,思维、记忆、情感、意志、兴趣、能力、性格迅速发展,学习文化,积累知识,世界观逐渐形成;社会活动范围日益扩大,完成学业并获得职业,开始迈进成人生活。”[6]可见,谷迎春、杨张乔,黄志坚主要以“性成熟平均年龄”及社会化等相应特点为依据对“青年”概念进行界定。 20世纪80年代以后,“青年学”教材编写出版热很快消退。2016年,万美容出版了《青年学概论》。该书大概可算近30年中“青年学”教材编写出版的最新成果,值得特别关注。万美容认为“正确分析青年的本质必须首先了解人的本质”[7]。以此为基点,他根据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界说提出,“要通过对青年社会属性的了解来认识青年的本质属性”[8]。青年“在本质上就是以性成熟平均年龄为起点,根据个人需要而参与社会和文化的创造和消费,以自我解体和社会认同为发展终结的特殊主体。青年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表现青年的本质,二者统一于青年的社会生活实践”[9]。 2.学术论文中的“青年”概念界定20世纪80年代,“尽管青年这个词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若对青年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做一个确切的规定,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古今中外,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11]。针对这样一种状况,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青年研究者纷纷对“青年”概念进行辨析。 文献良在《青年概念试析》(1984)[12]中讨论了在“具体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青年概念,以及青年的年龄划分问题。他“把青年的年龄定在十四岁至三十岁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