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幸福观的三个精神向度

作 者:

作者简介:
谢青松,男,湖南耒阳人,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伦理学(昆明 650091)。

原文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中国历代儒释道的典籍当中记载了诸多古代智者关于幸福的追问和反思,它们展示了中国传统幸福观的三个精神向度:幸福不在外面,只能向内探索;幸福不在未来,就在此时此刻;幸福不在获取,而在于开启智慧。在中国古代智者看来,真正的幸福不依赖于外在的条件,也不受外境的干扰,它不是一个人能够获得的某种外在之物,而是他存在的整个方式,是他的本来状态。向内探索、安住当下、开启智慧,这是中国古代智者开启幸福之门的钥匙,也是古圣先贤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21 年 1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110(2021)05-0139-07

       幸福是人类的终极追求,也是一个歧义丛生的话题。幸福究竟是什么?它到底在哪里?这是千百年来人们苦苦追寻却又深感困惑的问题。中国历代儒释道的典籍当中记载了诸多古代智者关于幸福的追问和反思,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幸福人生的理解。近年来,学术界对于中国传统幸福观的关注主要聚焦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对传统幸福观的历史梳理,主要有德国著名汉学家鲍吾刚(Wolfgang Baner)《中国人的幸福观》①、王刚《中国传统幸福观的历史嬗变及其现代价值》②等;二是中国传统幸福观专题研究,诸如崔雪茹《先秦儒家幸福观研究》③、王建光《如是我乐——佛教幸福观》④;三是中西幸福观之比较,代表性文章有方松华《中西幸福观之比较研究》⑤、张静《中西幸福观之比较》⑥等。本文拟通过对中国古代儒释道相关典籍的梳理和解读,力图从整体上揭橥中国传统幸福观的精神向度,大致描摹中国传统幸福观的基本图景,旨在为现代人提供心灵滋养和智慧启迪。

       一、向内探索

       从古至今,人们都习惯于将幸福寄托于财富、权力和名望的积聚,穷其一生来追逐这些外在之物,并且坚信“如果拥有更多,我将会更幸福”。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占据更多的财富、获取更大的权力、拥有更好的名声,并不一定就比普通人更幸福。通过扩张外在之物来获得一种暂时的满足感,在本质上只是通过不断累积“我的”来寻求一种可能的安全感,这无异于通过止痛片来缓解疼痛,以安眠药来缓解失眠,它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而只是掩盖了问题,甚至拖延了病情。⑦可见,盲目地向外寻求并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而只是对痛苦的一种掩盖,对幸福的一种拖延,注定是一条不归路。正因如此,中国古代的智者指出:幸福不在外面,只能向内探索。

       儒家主张“反身而诚,乐莫大焉”⑧。在先秦儒家那里,孔子提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⑨,曾子注重“吾日三省吾身”⑩,孟子提倡“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11),都是强调反躬自省,向内探求。明代大儒王东崖也指出:“古今人人有至近至乐之事于其身,而皆不知反躬以自求也。”(12)从古至今,人人皆有至近至乐之事,它不在外面,而是在里面,但由于人们不懂得反躬自求,因此与它无缘。明代另一位大儒罗近溪也提出:“世人于此随俗习非,往往驰求外物,以图得遂安乐。不想外求愈多,中怀愈苦,甚至老死不肯回头。惟是善根宿植、慧目素清的人,他却自然会寻转路,晓夜皇皇,如饥莩想食,冻露索衣,悲悲切切,于欲转难转之间,或听好人半句言语,或见古先一段训词,时则憬然有个悟处,所谓皇天不负苦心人。到此方信大道只在此身,此身浑是赤子。又信赤子原解知能,知能本非虑学。至是精神自来帖体,方寸顿觉虚明。”(13)世人汲汲于功名富贵,其初衷是通过累积这些外在之物来获得幸福,但事实上,向外追求愈多,外求之心愈切,迎来的却是更多的焦虑和更深的痛苦,绝大多数人深陷其中,直到老死也不肯回头,更不懂得回头。只有极少数有慧根的人,由于一些特殊的因缘,他的注意力开始调转方向,向内去探索。或许有一天,他会恍然大悟,原来大道不在外面,而是在里面,幸福不在外面,它只能向内探索。

       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清代名臣张廷玉在《澄怀园语》中说:“人生乐事,如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服饰之鲜华,饮馔之丰洁,声技之靡丽,其为适意皆在外者也,而心之乐不乐不与焉。惟有安分循理,不愧不怍,梦魂恬适,神气安闲,斯为吾心之真乐。彼富贵之人,穷奢极欲,而心常戚戚,日夕忧虞者,吾不知其乐果何在也?”(14)在他看来,人生真正的快乐,并非取决于外在之物的多寡与精粗,而在于精神世界的自适与自得,亦即“心之乐不乐”。心乃是“吾身之至宝”,心之本性不受外在物质的影响,也不会被周围环境所左右,因此,真正的幸福不在外面,而是来自内在。一个人唯有安分循理,不愧不怍,梦魂恬适,神气安闲,方能获得“吾心之真乐”。即便是富贵之人,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倘若内心焦虑,患得患失,也难以真正体验到人生之乐。为此,张廷玉主张,“以心为形役”不如“以形为心役”,物质为我所用即可,“勿存侈心”。(15)

       道家强调“顺则为人,逆则为仙”(16)。当一个人顺着自己注意力的惯性不断向外追求,那么,他有可能获得外在世界的各种成功;当一个人将自己的注意力逆转过来,转向内在探索,那么,他有可能在精神世界上实现自我超越。在道家看来,欲望有两种:一种是向外的欲望,它体现为对功名利禄、感官享乐的追逐。然而,“乐与饵,过客止”(17),乐欲的美色、动听的声音、爽口的厚味、香鼻的肴馔,只不过能诱人耳目,快利口鼻,犹如过客暂且逗留一样,那只是个人浅表的欲望,不值得为它耗尽自己的生命。另一种是向内的欲望,它体现为求道悟道,探索真理,这是一个人更深层次的欲望,也是人生最极致的追求。正如任法融所言:“唯有纯粹、素朴、清静、无为的自然之道,虽淡而无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但它的功能及作用是无与伦比的,是任何事物都达不到的。”(18)

       在道家看来,一个人热衷于向外追逐、深陷欲望的泥潭当中,是毫无智慧可言的,亦即庄子所说的“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19),如此,无论身处顺境或逆境,他都内心无所栖泊,感觉不到快乐。当他的注意力从世俗的追名逐利当中反转过来,回到自己的身心感受,时时保持觉知,则无论行住坐卧、吃饭饮水,皆能返璞归真,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无为”。明代道士兼文人徐渭有一首诗:“一篙春水半溪烟,抱月怀中枕斗眠。说与旁人浑不识,英雄回首即神仙。”(20)这首诗是说,在春水迷离的河边,生活着一个人。他是如此的普通,以至于没有人在意他的存在。可是,到了夜晚,当他怀抱着月亮、头枕着星辰入睡的时候,他的快乐却是别人无法企及的。世人习惯于向外追求,为了各自的梦想而奋斗,直到有一天,疲惫不堪,甚至伤痕累累,当他的注意力反转过来,他将会发现,原来那个懂得调转方向、向内探求的人,那个懂得回到当下、安住当下的人,就是众人眼中所羡慕的神仙。可见,神仙不在外边,而在里面,快乐不在外边,而在里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