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深化辛亥革命历史影响研究的三个视角

作 者:
马敏 

作者简介:
马敏,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 430079)。

原文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04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2021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2011年辛亥革命百年之时,已故著名辛亥革命史专家、业师章开沅先生在谈及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时,曾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要真正理解辛亥革命的意义,“必须纵观辛亥革命上下三百年”,“即百年历史背景、百年历史本身和百年历史展望”。章先生的意思,实际上是要将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理解和探索,放在一个足够长的历史视距中,作贯通性、通盘式的考察,从而揭示辛亥革命深层次、长久性的历史影响。“辛亥革命的背景、起因、进程、后果、影响,需要进行长时段的纵横考察,才能谈得上对其本身以及历史遗产的真正盘点。”他又特别强调,这种通盘式的考察,其关键是要把握历史的连续性和复杂性,揭示出历史重大事件之间的前因后果。①

      循此思路,笔者认为,在探讨辛亥革命对后续历史进程的影响,尤其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影响时,一是要放宽历史的视野,以百年为界标,作大视距、长时段的纵向考察,探寻百年来的历史发展线索及其规律;二是要重视历史的连续性、复杂性,找到历史中承前启后的关键环节、关键问题与关键论域,从而呈现历更重大事件之间的真实关联,即历史的因果之链。为此,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视角进一步深化相关研究。

      一、辛亥启蒙与“五四”启蒙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般认为,是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这当然没有问题。但仔细推敲会发现,如果从一个更长的历史时段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兴起,是在同各种思想、主义的长期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是自辛亥革命以来一连串思想启蒙的最终结果,既有外因也有内因,内因才是起决定作用的。

      辛亥革命不仅仅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同时也是一次带有启蒙性质的思想革命,它打开了中国思想进步的闸门,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潮流。民国初年的思想解放和启蒙表现在许多方面:首先是人们参政、议政热情大为高涨,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其次是社会舆论空前开放,各种报刊杂志纷纷得以创办,“一时报纸风起云涌,蔚为大观”。再次表现为各种陈规陋习被禁革之后,社会上兴起移风易俗的潮流,社会风俗有了明显的变化。一旦挣脱长期以来的封建束缚,人们的思想和精神都空前活跃起来,新思想、新观念、新风尚层出不穷。恰如列宁1913年在《亚洲的觉醒》一文中所指出的:“中国不是早就被称为长期完全停滞的国家典型吗?但是现在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腾起来了,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高潮正在汹涌澎湃地发展。”②

      民初的思想解放和启蒙,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创造了政治和思想的前提,随着1915年9月《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为《新青年》)的创刊,更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民族觉醒随之而至。这两次相隔不远的思想解放浪潮之间无疑存在着历史的必然联系。诚如龚书铎先生的论断:“辛亥革命后,尽管有袁世凯和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有尊孔复古逆流,但民主、自由的风气和潮流也在向前发展”;“‘五四’前新文化运动所提出的主要问题,几乎在辛亥革命时期都提出来了。‘五四’前新文化运动的发生无疑是时代的需要,具有时代的特点。但是,作为文化运动本身,它又是有着发展衍变的过程,不是突如其来的”。③

      “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在思想启蒙意义上又各有不同特点。如果说,“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持续了辛亥启蒙的历史主题,重点在于反封建,在于提倡民主与科学,即所谓“德先生”与“赛先生”,那么“五四”后的新文化运动,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转而主要关心和讨论社会改造问题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宣传蔚然成风。“封建传统的打破,带来了思想的大解放,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必不可少的条件。”④

      显然,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想启蒙、五四前后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之间,有着一条若隐若现的历史演变之链,存在层累、递进之关系。不破不立,没有早期痛苦、决绝的大破,也就没有后来坚决、彻底的大立。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或多或少、直接间接地都曾受到过辛亥革命的思想洗礼,都曾有一个从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过程。而每个人因接受启蒙的方式、路径和程度的不同,其后来的思想主张也不尽相同。我们必须在历史连续性与复杂性意义上,仔细梳理其间的历史线索,重建其“发展衍变”的历史过程与全貌,方能更加客观、准确地评价辛亥革命对其后中国革命的思想影响。

      二、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承上启下作用

      如毛泽东所说,“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⑤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所创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正是连接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型革命的历史链条,也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过渡桥梁,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性特征。过去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通过与新三民主义的粘连而具有的融合、中继性特点,研究还不是十分充分,缺乏更为细致的分析。

      尽管存在诸多差异,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与共产党倡导的新民主主义,在时序上有所交叉,内容上多有一致,具有历史的继承性、连续性。两者的共同之处大体表现在:第一,在反帝反封的革命目标和政纲上是基本一致的,同属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晚年孙中山的思想有很大变化,其中之一,便是在提倡民权的基础上,逐步具备了比较明确的反帝思想,将反帝与反封建统一起来,通过打倒军阀,进而反对军阀背后的帝国主义列强。这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最低政纲基本相同。第二,在结成反帝反封建革命统一战线上是一致的。新三民主义的本质特征在于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与共产党结成统一战线。反过来,共产党的革命策略亦是愿同实行新三民主义的国民党联手,共同发动工人与农民投入国民革命运动。第三,实行民生主义,为中国广大民众谋幸福、寻出路。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核心主张,一是“平均地权”,使“耕者有其田”;一是“节制资本”,防止大资本的垄断,保护奖励中小资本。毛泽东结合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不仅明确反对垄断资本“操纵国计民生”,并强调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之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