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批判理论:逻辑界划与话语体系

作 者:

作者简介:
仰海峰,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哲学系教授(北京 100871)。

原文出处:
探索与争鸣

内容提要:

马克思的哲学是以资本主义社会为对象的科学批判理论。以人的类本质为基础的人本学批判、以生产逻辑为基础的主体性批判、以资本逻辑为基础的拜物教批判,体现了马克思批判理论的发展逻辑,并形成了相应的话语体系。马克思的批判理论是对原有批判理论的反思与超越,这一思想仍然是我们面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基础。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21 年 12 期

字号:

      在马克思发表的著作中,以“批判”作为副标题的核心词,几乎成为一种惯例。他的哲学,从本质来说就是对所处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这种批判不仅涉及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活动过程,就像《资本论》所表现的那样,而且涉及资本主义社会的思想观念,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理论构架与话语体系。对马克思的批判理论进行界划,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面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时,需要先行澄清的一项工作。

      批判理论的类型

      自近代以来,哲学家们对社会生活的批判实际上主要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相关的思考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浪漫主义的批判。这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理论态度。在《共产党宣言》第一章,马克思以散文诗一般的笔调描述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过程:“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①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适应新的关系,即使是一些能够在现代社会关系中生活得很好的人,也未必不怀念过去的生活。在封建社会,人们可能会感受到贫穷与压抑,但也能感受到因为上帝的存在以及共契生活所提供的安全感。现代社会的急剧转型,使得人们对过去社会怀有一种浪漫的想象。相比现代社会的流动性,传统社会长期不变的生活虽然困苦,但为人提供了一种安全感。商品世界中唯利是图的交往模式,也让人更愿意回想起曾经的道德与情感。

      正是在这样的情境中,一种浪漫主义的批判成为一些人身处现代社会时的情感寄托。在《共产党宣言》第二章,马克思在批判各种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思潮时第一部分针对的就是封建的社会主义。就人员构成主体来说,这些社会主义者包括封建贵族、僧侣等。资产阶级的革命以及现代社会的形成,使得他们不可能回到过去的秩序之中,但他们的利益已经失去,他们的地位被过去看不上的暴发户所取代,这驱使他们去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参与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暴力措施,但同时他们也参与到资产阶级的营利中,虽然骨子里依然是对过去社会的回想。在《唐·吉诃德》中,塞万提斯描绘了一位流连于中世纪但脚步已跨进现代社会的平民形象,展现了下层人民面对现代社会时的一种浪漫主义想象与实践。这样一种浪漫主义,在社会形态的转型期常常会出现。新的社会意味着一种新的不确定性,意味着新的风险,传统社会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对于已经习惯生活于其中的人,或者内心已经接受了这种生活惯性的人,都会产生一种契合感,当人们与新的生活越来越难以协调时,对这种契合感的回忆就会越来越深入人心。浪漫主义批判,说到底是对传统生活的一种浪漫主义回忆。

      与这种浪漫主义批判紧密相关的还有“真正的社会主义”思潮。这一思潮产生于德国古典哲学与法国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的结合。法国的社会主义思潮与法国的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工人阶级的政治实践相关。但当这一思潮被移到德国时,相应的社会生活条件在德国并不存在,这使得法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在德国变成了理论的“沉思”,现实的政治实践变成了哲学家的“实践理性”。这种实践理性与人的类本质的实现结合起来,形成了强调人与人之间“爱”的本质的社会主义思潮,这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文献中所批判的“真正的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者自认为并不是要代表某个阶级的要求,而是代表了一般人的利益,代表了人性的利益,并以此批判自由资本主义。在德国产生的这一思潮成为当时一些顽固守旧的容克和官僚反对资产阶级的借口,同时也成为一些小资产阶级保存自己实力的理由。可以说,这是一种融合了封建思想和小资产者思想的批判理论,它不仅表现出对封建社会的浪漫主义辩护,也体现了一些小资产阶级的主张与幻想。

      二是改良式的批判。自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以来,许多哲学家、经济学家都将之看作合乎人性的社会,认为封建社会是人为社会,而资本主义社会才是自然社会,以表明这一社会存在的合理性。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针对一些古典经济学家的论述指出:“经济学家所以说现存的关系(资产阶级生产关系)是天然的,是想以此说明,这些关系正是使生产财富和发展生产力得以按照自然规律进行的那些关系。因此,这些关系是不受时间影响的自然规律。这是应当永远支配社会的规律。”②许多学者对当下社会采取全盘接受的态度,马克思称之为“宿命论”者。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学者都满意这样一个社会。出于不同的立场,这些学者对现存社会进行了诸多批判。这些不从根本上改变现存社会的改良式批判理论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站在手工业者立场上的批判理论,从中产生了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从农业社会向商品社会的转型,经过了一个工场手工业阶段,斯密在《国富论》第一章讨论分工时所举的制针的例子,体现了早期工场手工业的生产状态。在这一时期,虽然分工导致了个人生产技能的片面化和孤立化,但工人的手工技艺在生产中还占有重要的位置。分工的发展,必然会使原有的技艺分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也就越来越成为技艺上无差别的人,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分工和工场手工业”部分,对此进行了充分的描述与讨论。协作、分工与机器的发展,使得原初的手工业者在生产与社会中的位置发生了重要变化:一方面,原来技能全面的工人日益成为只适合从事片面的、特殊劳动能力的生产者,并逐渐被机器所整合,成为机器体系中的一个器官。“从事片面职能的习惯,使他转化为本能地准确地起作用的器官,而总机构的联系迫使他以机器部件的规则性发生作用。”③另一方面,加速了手工业者的分化和贫困化,这是随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必然发生的过程。手工业者的工作很多被监工或雇员所代替,一些人沦落为无产阶级,陷入贫困状态。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情境中,产生了改良式的小资产阶级批判理论。这一理论或者力图恢复旧的生产与交换资料,并以此为基础恢复旧的生产关系与社会结构;或者将旧的生产和交换资料纳入新的生产关系中,其理想状态是行业式的工业组织和守法式的农业,并以此批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交往关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