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现在的孩子天生缺少童年玩伴,也缺少与同龄人良性互动的机会。社交能力越强,学习生活的阻力越小。但这种能力,并不如吃饭睡觉般与生俱来。将儿童社交知识教给孩子,是父母必须要做的。 前不久,某综艺节目中李雪琴与郭麒麟的一段对话,让我们育儿群里一堆老母亲感到很费解,其中心思想是:“我不来麻烦你,请你也不要来麻烦我。”这条丧丧的社交“潜规则”,看起来与我们传统主流社会“互帮互助”的风气相悖,却获得了4.6亿次的阅读量,许多年轻人在下面跟帖、赞同、吐槽…… 为什么这种“懒得社交”的态度能引起这么大共鸣?其实别说孩子,我也有些许同感,因为它的本质是在说社交边界问题,也就是说,孩子什么时候可以对别人说“不”。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是好朋友请儿子去学校小卖店跑个腿,儿子肯定很乐意,因为他知道,一旦有困难,朋友也会二话不说帮助自己。但如果是一个平时几乎没交集的同学让他这么做,他可能会竖起边界大旗说:“不好意思,我没空儿哦。” 在某种程度上,孩子的友情也是一种“情人眼里出西施”的感情,如果能帮孩子找到友情中的“西施”,同时建立起社交边界,会更利于他们今后的社交生活。因为,社交边界有以下用处: 1.可以帮孩子避开无用社交。在老一辈人的观念中,人际关系的核心就是互相麻烦,所以才有了那句“远亲不如近邻”。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互相麻烦的社交只会发生在“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传统社区中。而现在,一个班级至少有50个孩子,如果每个孩子都同等交往,学习的时间就微乎其微。何况他们早已是网络社会的原住民,社交对象更加广泛,缺乏边界会让他们耗费更多的时间。 2.可以帮孩子辨别真正的朋友。互相麻烦的前提是不欠人情,如果永远只是一方得利,那便不是正常的社交模式,只是一方自私地侵占另一方的资源。要避免这种情况,就需要孩子建立起自己的社交边界。 我第一次意识到孩子的社交边界,是突然发现儿子的电话手表开始设了密码,这种感觉有点类似当年我给日记加了一把锁。我一直觉得儿子与我无话不说,母子关系十分和谐,但他依旧做出了这种明确划出边界的行为。我心里纠结了一下,但还是选择理解和支持,因为这说明他也许同样有能力在交朋友时设立边界,避免了轻易受伤害。 3.可以帮孩子了解自己的角色。建立社交边界,并不是要让自己成为社交盲区。即便是那些说着“我不麻烦你,你也不要来麻烦我”的年轻人,一样也有三五知己在身边,没有让自己活成孤岛。 只不过当你对别人有边界时,别人也会对你有边界,这样孩子可以知道,不是每一声“对不起”都能够换来“没关系”,也不是每一次请求都能得到想要的回应。被拒,意思就是被隔离在对方的社交边界之外,这可以让孩子反省自己的做法,重新审视这段友谊,下一次可以提前避雷,不再让彼此觉得不舒服。 4.平等的边界让友情更坚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是19世纪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一句名言,本意是指两个国家之间的交往原则,但这个道理在人际之间也一样适用。只有互不相欠、平等互惠的友情才能够长久,而边界感就是在友情中维持这种平等的工具。 如果说好朋友是把好东西带到生命中来的人,那么这个“好东西”除了是好吃、好玩的,也可以是好的方法、好的榜样、好的观点,甚至是好的边界感。 以往,我们更注重教孩子怎样表达自己、包容他人、融入集体。可没想到,现在的孩子一长大,就忙着用“我不麻烦你,请你也不要来麻烦我”来划清边界。我们这些父母也许很困惑,但更应该想到:在如今纷繁多元的社会形态中,有边界不是坏事,反而可以拥有更大的自由。 我们鼓励孩子社交的初衷,是为了让他们感受生而为人的情感多样性。而这一切,正是因为有了边界、有了规则才能得以实现,才能更加深厚、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