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2岁半左右进入第一逆反期,自主意识萌芽,视野变得开阔,行动力越来越强。在构建自己的世界的过程中,孩子有了特立独行的想法,经常会与大人作对,变得脾气倔强、叛逆、不听话、以自我为中心。 “倔”孩子,需要一只温柔的手来引导(王女士,36岁,律师) 我女儿两岁多时脾气越来越倔,经常在我们的指令前加个“不”字来回应我们。比如,让她洗手,她“不洗”;让她把娃娃收起来,她“不收”。反之,让她不要做什么,她总是说“我偏要”。 她喜欢搞破坏,我们跟在她后面收拾,累得筋疲力尽。女儿认为一切东西都可以直接去拿,如果我们制止她,她就会哭闹一通。女儿哭起来像唱戏一样,就地打滚,引人注目。 后来经过一番研究,我找到了解决办法。总结起来包括以下几点: 温柔地立界限。我们给女儿立界限,告诉她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一旦越界就要受罚。比如:对于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我的处罚是三天不许看电视。无论她如何号啕大哭要求买东西,我们都不妥协。如果她就地打滚撒泼,那么原本可以买的东西我们也不给她买了。明晰的界限,让女儿意识到,撒泼不但不能得到她想要的,反而有可能让她失去她本来能够得到的。 立界限的另一种方式是让她感同身受。比如:女儿觉得最疼爱自己的奶奶是“软柿子”,因此她只敢打奶奶,不敢打别人。我与婆婆沟通,要求她被孙女打的时候适当反击。受到反击的女儿体会到被打的疼痛感,懂得了一个界限——任何人都不能打。 发现孩子深层次的诉求。行为背后都是有诉求的,比如女儿要时刻拿着iPad,我发现原因是iPad的美颜相机让她产生了对于美的向往。于是我允许她抱着不开机的iPad,然后带她剪纸、画画、给娃娃设计发型。她的诉求得到满足,就不再倔了。再比如,“乱扔东西”背后的诉求是她对于物体下落的状态很感兴趣。我想了一招,教她把废弃物品当“火箭”往垃圾桶里“发射”。这个游戏让女儿上瘾,时刻关注地上有没有需要“发射”的垃圾。 凡事好好跟孩子解释,对禁令能说出个所以然。倔强的孩子都很敏感、爱思考,如果家长强迫孩子改变,会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相反,如果家长跟孩子一起思考,凡事耐心跟孩子说清楚道理,就能更好地引导孩子。 一天,我们在小区水潭边玩水。一个孩子往水潭里扔石头,遭到家长制止。可家长一扭头,孩子又扔。家长气得骂了孩子足足两分钟,把孩子骂哭了。我女儿一边扔一边问我:“为什么不可以扔?水里又没有人。而且,石头本来就是在水里的呀,这又不会破坏环境。” 我正要说:“不许就是不许。”可转念一想,这个回答太没说服力了。我反思自己,下各种禁令时根本没有认真思考,更没有跟孩子说明白为何禁止。于是我尽量温柔地对女儿说:“小朋友扔东西可能会瞄不准,砸到人。再说,水里的鱼也会被吓坏。”女儿觉得有道理,也就不扔了。 其实,孩子坚持做某件事且不听劝阻,表现得倔强、不讲理,只是表象,背后原因是她对家长的禁止不理解。只要家长耐心说明禁止的理由,孩子一旦接受了就会听从。 “可以”是一个有魔力的词(方女士,31岁,全职妈妈) 儿子迈入了令人头疼的“两岁叛逆期”,不接受任何限制。早上起床他不穿衣服就要跑到客厅里玩,我们不让他就大哭;他要自己做饭,踩着小板凳把酱油、醋倒得满灶台都是,我们制止,他就哭闹。 不行、不要、不可以,这类禁止性词汇我每天要说上百遍。儿子身上似乎有个开关,能自动过滤这些“不”。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一件小事给了我启发。 那天,我带儿子去他姑家玩。他拿着杯子走到饮水机前准备接水。在我们家,装了防烫装置的热水龙头是按不动的。但他姑家的饮水机没防烫装置。儿子不明所以,正准备伸手去按热水龙头,被他姑看见了。他姑一个箭步冲过去摁住了他的手:“你可以从这边接水,这边是冷水,那边是热水,烫。”儿子想了一下,从冷水处接了水,默默走开了。 要知道,如果是我,肯定会说:“危险!不要动!”依我儿子的脾气,准会把杯子一扔,往地上一坐哇哇大哭。 我小姑子是心理咨询师,她跟我讲了心理学上的“粉红大象”实验:闭上眼睛默念3遍“不要想象一只粉红色的大象”,然后睁开眼睛,绝大多数人发现眼前就是一只粉红色大象。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孩子会对“不”的内容有着更深的印象,并保持抵触心理。因为“不可以”是一种固定型思维模式,让孩子感觉到的是世界的封闭和危险。“不可以”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越不让干他越要干。相反,“可以”这个词让孩子觉得,家长是和他站在一起的,世界是接纳他的,是安全、美好的。 于是,我跟小姑子学到一招:以温和的姿态跟孩子表达“你可以”。孩子爱打人,我抓住他的手看着他的眼睛说:“打人很疼,你可以摸。”孩子爱扔玩具,我捡起他的玩具展示一些炫酷玩法:“这个不是扔的,可以这样玩。” 再举一个例子,儿子两岁后变成公共场所的“狗也嫌”,比如去餐厅吃饭,他在旁边空椅子上跳来跳去。我批评,他回嘴:“我就要跳!”他横冲直撞,撞到了别人就跟没事人一样,更别提道歉了。他喜欢骚扰邻桌,人家看到我儿子直摇头,说他“没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