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2-06;B223 “无为”是道家哲学与伦理学的关键概念之一。传统的观点通常从综合的角度探讨无为对于政治与社会的作用。这种综合的思维是这样的:如果我们将无为的原则应用于某一社会事务(政治、伦理或宗教等),那么我们将会更好地实现这些事务的目的;至少一部分实践经验表明,遵循无为原则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在特定的情况下,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无为是一种值得选择的策略。①综合思维总是将视野投向无为的外在效用或实用后果,而对什么是“无为”鲜有分析。在本文中,笔者将尝试着从逻辑分析的视角,基于字面意思来理解“无为”的内涵。 “无为”的字面意思就是“没有行动”“不做事情”,引申为“不费力气地行动”“自然而然地行动”或“轻松自在地行动”。“无为”的引申义似乎更倾向于某种程度的有条件的“有为”。这就是问题所在,即“无为”有可能被理解为与之对立的“有为”。因此,“无为”概念包含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悖论结构。本文将首先描述“无为”的悖论及其对道家伦理造成的困难;其次,对两种值得参考的解悖方案进行分析,指出它们的可取之处与问题所在;再次,在解决悖论的过程中,我们还会面临一个美德伦理学问题,即“无为”究竟是行动的品质还是行动者的品质,对此,笔者将作出具体的分析;最后,笔者主张从元伦理学角度分析道家的“无为”与“正确行动”②概念。在元伦理学层面,道家持一种道德反实在论、道德错误论以及温和的道德废除主义。通过这样一种讨论,我们可以对“无为”和道家的“正确行动”概念作出更好的分析和理解。 一 “无为”的悖论结构 “无为”除了自身所包含的自然内涵(字面意思)之外,道家与道教还赋予其价值内涵,即认为无为是一种应当遵循和值得赞扬的行为方式,也是一种值得追求的哲学与宗教理想。如此一来,“无为”就被当作一个价值判断词,成为道家伦理学的一个标签。人们会理所当然地根据这一标签来理解道家的伦理观点。但是,“无为”内涵的复杂性和模糊性也给道家伦理学带来了一些麻烦,人们无法准确理解“为无为”“追求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或“以无为的方式行动”等命题的意思。在这里我们遇到了“无为的悖论”。 1.现代学者对“无为的悖论”的描述 张岱年曾指出“无为”概念所包含的悖论和矛盾结构。他认为,“无为的思想,是包含一种矛盾的”③,人所具有的思虑、知识、情欲和作为都是自然的,如果故意消除这些因素,“欲返于过去之自然状态,正是不自然”④。他又指出,“无为的学说包含矛盾,后来的道家即已知之,于是提出一种修正的学说,认为一般人为,都是无为,只有违反自然规律而作可怪或不可能的事情,方是有为”⑤。这种修正的学说出自《淮南王书》:“《淮南王书》的无为论之主要思想,是主张凡作为应遵循物的规律,依凭物的资质,随顺物之必然的内在的趋向,而加以人功。能如此便是无为。不顾物之客观情势,只凭主观的欲望,而任意作为,乃是有为。”⑥但是,这种修正的思想并没有对无为的悖论或矛盾给出一种有效的应对方案,依旧留下了无为的悖论问题:“此种理论,是将一般的有为认作无为,其实是一种变相的有为论。”⑦张岱年的这一分析至关重要。遗憾的是,后来的研究者鲜有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进,并对无为的悖论问题作出进一步的逻辑分析。 森舸澜(Edward Slingerland)对无为的悖论进行了比较准确的描述:“无为所代表的轻松自如或自如自在,被描述为一种理想的状态:我们现在还没有达到无为状态,我们将讨论思想家提出的各种建议,目的是把我们从现在‘吃力的’状态下拯救出来,进入那种理想的无为的状态。为此我们必然遇到一个问题:怎么可能为无为呢?通过精神上的努力达到一种不再努力的状态,这种设想怎么可能实现呢?似乎我们一努力,必然‘污染’最后的[无为]状态。”⑧森舸澜的意思是,我们不可能什么都不做就达到无为的理想状态;为了实现无为的理想,我们必然需要有为和付出努力。但这样一来,最终的无为就不再纯粹了。 无为的悖论还关乎动机问题。从倪德卫(D.Nivison)关于“德的悖论”的论述中⑨,艾文贺(P.J.Ivanhoe)发现了无为的动机问题:“如果一个人的动机主要是为了享受无为的好处,那么他就不能成功地培养无为;除非一个人对自己的无为行动已经有所领会,否则他就不能以无为的方式开始行动。”⑩按照“无为”的字面意思,如果一个人试图从某种动机出发来培养无为的美德,那将会违背“无为”的内涵,因为一旦他萌生了动机,就已经开始有所“为”了;但是,如果一个人的心中事先没有追求无为的动机,也不知道究竟什么是“无为”,那么他怎么能够开始以无为的方式行动,或者在行动中实现无为呢?也就是说,无论一个人是否有追求无为的动机,按照逻辑,他都无法真正地实现无为。如果无为无法通过行动得以实现,那么,他又怎么能合理地说服别人,让别人相信他已经理解和领会了无为的内涵呢?如果他无法用合理的方式说服别人,那么,当他表达自己关于无为的各种价值主张时,他的陈述和表达是否有意义呢?在笔者看来,如果道家(道教)想要以清晰明白(而不是含混不清)的语言界定“无为”的内涵,继而界定自己的道德主张和宗教目标,就不能回避“无为的悖论”这一问题。 2.“无为”所包含的悖论性命题及其对道家伦理学的负面影响 无为的悖论所包含的命题可以概括如下: (1)无为作为一种(道德上)行动的方式或一种(宗教上)值得欲求的目的,其字面含义是“没有行动”,引申含义是“轻松自在地行动”。 (2)为了使自己符合无为的行动方式,行动者需要付出努力和开始行动。 (3)为了使自己达到无为的状态,行动者需要事先拥有追求这种状态的心理动机。 在以上命题中,(1)分别和(2)(3)是矛盾的,“无为的悖论”将导致行动者无法在逻辑上一致地遵循特定的行动方式,或者无法事先拥有追求无为的心理动机,旁观者也无法对他的行动是否遵循无为或者是否处于无为状态给出一个恰当的判断与评价。如果说“无为”是一个重要的道家伦理原则,那么,在关于“无为”的道德问题上,我们将无法对一个人的行动和心理状态作出恰当的判断。总之,无为的悖论对道家伦理学的可能性与独立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