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育,不只是“食”育 食育,从人之中生长出来的教育 父亲非常喜欢烹饪,据说他从小就喜欢站在厨师边上看怎么做饭。他有两个爱好,一个是在厨房里给我讲今天的食材有哪些,从哪儿来,现在是不是这种食材最好吃的时候,怎么做最好吃。我背着手站在他边上,他手里不停地做菜,嘴里不停地讲,锅里不停冒出各种香味。另一个爱好就是,端出他得意的作品后,他总是要让大家品评一番,一家人其乐融融。 我曾在广州做了三年儿童阅读推广,在一个村子里开了一家社区图书馆。那段经历让我发现,孩子们缺少的不只是书本上的知识,还有饮食知识、在生活中照顾自己的知识。于是,我总想着,该为孩子们做点儿什么。思虑间,我想到了父亲,如果是他,他会怎么做?从父亲那对于食物、对于生活几十年如一日的热爱和认真中,我可以汲取哪些经验?是不是可以把食物和教育结合起来做一些事?冒出这个念头时,我以为自己发明了一个新概念。结果去网上一搜,国外做食育,已经做了几十年…… 虽说国外做了几十年食育,但其对于食物的观念的发展过程,和我们当下的情况并无二致。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自然生态的演变,食物的供给种类和数量发生了数量级的飞跃。原本人们吃不饱、选择少,现在则成了随便吃、种类繁多,人们对于食物的观念也产生了变化。短短几代之后,爷爷、父亲、儿子之间甚至形成了关于食物观念的代沟。 食物供给并不是一开始就是遵从健康、安全的准则,而是与其他行业一样,在爆发式增长过程中安全问题频发。此外,这个过程也伴随全球化的过程,越来越多国家的饮食传统被以北美的汉堡、薯条、可乐为代表的快餐文化所侵蚀,本土的饮食文化岌岌可危。 因此,“食育”与其说是一个舶来品,不如说是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在食物工业的发展将人之于食物理念的发展远远甩在身后的背景下,我们不得不作出的应对举措。基于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我们不仅可以应对,还可以把食育当作一个机会,用食物联通我们所生存的土地、所生活的文化,将之作为家庭文化建设的泉眼,使之成为支持孩子长大成人的生活智慧。 食育解决的是从生活中生长出来的问题 食育到底是什么?它和食物之间有着怎么样的关系呢? 让我们看看今天食物在流通中的场景,无外乎种植采集、消费购买、加工烹饪、食用进餐、废物利用这五个过程。食物本身的流通过程也对应着食物在我们具体生活中的场景,即农场种植、菜市买卖、厨房做菜、餐厅用餐、食物垃圾桶这五个场景。 这一方面可以看出,食物本身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最终食物垃圾可以通过堆肥等生物分解的方式变成营养回到我们的自然循环中;另一方面也能看到,食物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除了城市中的居民可能较少去农场或其他食物生产场地以外,其他场景,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去经历,甚至这五个场景中,有三个就在我们的家中,足以见得食物与我们生活关系之密切。 然而,如此密切的关系,在日常中我们却可能会轻易放弃。比如,今天起晚了,早饭就没办法好好吃了。如果工作压力太大,说不定今天的午餐也没有胃口。万一再出点儿什么小意外,要加班到晚上,晚餐也自然而然被抛诸脑后。这样的选择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问题呢?继续往下看。 无论我们有没有意识到“食育”这件事,但我们每个人、每顿饭都在被食物教育着,食育,给我们的生活与成长带来了诸多启示。比如,农场种植的过程,让我们反思人与自然之间应当如何相处,反思城市里的孩子“自然缺失”的问题。比如,菜市上买卖的过程,浓缩着人与人交流与交易的过程,其中既体现了人情世故,又有着博弈策略;既是食物的博物馆,又是社会的浓缩地。比如,厨房做菜的事,也是人与食物关系的事,食物之间如何调配,美味如何构建,适合我的食物如何烹饪等,都是在教我们如何选择食物。比如,餐厅用餐,与其说是吃食物,不如说是吃文化,一家之礼仪,一地之风俗,尽在餐桌方寸之间,尽在觥筹交错、谈话交流之中。比如,食物垃圾,虽称之为垃圾,但不得不说这是一种线性思维之下的称呼,自然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任何产生于自然的东西都可以在自然中找到去处与归宿。这个过程不是一个死亡的过程,反而是新生的开始,因此,对待食物垃圾的态度恰恰反映着我们对于自然循环的理解。 所以,食物这个看起来简单的东西,其背后隐藏的,远远比我们想象的多。在不同的地区,地里长出了不同的食物,相应地,基于当地食物的食育,本身也变得千姿百态。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几个不同地区的食育行动,看看食物在不同的土地里都长出了什么。 从不同的文化中孕育了不同的食育 英国的“为生而食”计划自2003年开始至今,已推动英国立法在其中小学普及种植与烹饪课堂。在更早的1995年,在美国这个快餐文化四溢的土地上,生长出了对抗这种文化的“可食校园”计划。日本则在2005年确立《食育基础法》,全国按照五年一计划的形式推动食育在全国的落实,现在我们经常看到的日本孩子帮厨的视频,也基本来自于该法推行所覆盖的学校和幼儿园。这些进行中的食育行动,可以给我们很多借鉴,我们可以从他们重视食育的行动中,得到对我们有用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