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的社会分裂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金源,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英国史(江苏 南京 210023)。

原文出处:
史学集刊

内容提要:

1832年霍乱在英国流行期间,面对数万人的感染、死亡以及巨大的社会恐慌,医学界经历了一次深刻的思想革命,一场关于霍乱致病原、传播及传染性的病原学之争随之兴起。在这场争论中,传染派认为细菌、病毒、微生物是致病原,通过接触加以传播,强调霍乱具有传染性;非传染派将致病原归结为瘴气,认为人体因吸入瘴气而发病,否认霍乱具有传染性。霍乱病原学之争折射出疫情之下的社会分裂:医学界上层倡导的传染论得到统治精英的支持,因为这为其追求国家权力扩张提供了依据;医学界中下层倡导的非传染论,在工商业阶层及下层民众中广受欢迎,因为它更能反映出社会中下层的经济利益与道德关切。关于霍乱的病原学之争,本质上是医学界不同群体的话语权之争。尽管传染派观点后来被科学证实,但19世纪中后期传染论的失势及非传染论的崛起表明:科学的发展并不总是一个单线式、不断进步的过程,而经常是一个曲折、迂回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人类对于流行病的认知与探索将永无止境。


期刊代号:K5
分类名称:世界史
复印期号:2021 年 11 期

字号:

      DOI:10.19832/jcnki.0559-8095.2021.0037

      霍乱是一种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进入19世纪后,这种发源于印度的地方病跨越高原屏障与海洋阻隔,开始了七次全球大流行。正是在始于1826年的第二次大流行中,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首次遭到霍乱侵袭,以至于19世纪30年代被欧洲人称为“霍乱的年代”。①1831年10月—1832年12月,处于工业化高潮时期的英国,第一次遭遇到霍乱大流行的冲击。在疫情蔓延的一年多时间内,全国报告霍乱病例的城镇和乡村达到397个。据统计,英伦三岛②霍乱病例总计82 540例,其中死亡病例31 376例,死亡率高达38%。③在疫情高峰期的1832年,全国死亡人口总数中,死于霍乱的比例高达11.2%。④由此,霍乱与伤寒、天花一道,成为19世纪英国最具致命性、毁灭性的三大流行病。作为一种发病急、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流行病,1832年霍乱⑤在英国的蔓延,不仅考验了社会应变及治理能力,也给医学界带来了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一场关于霍乱起因及其传染性的病原学⑥争论随之兴起。尽管19世纪初霍乱在印度曾有过流行,但直到19世纪30年代前,对于欧洲人来说,霍乱还是一种未知的流行病。“当霍乱于1831-1832年传入西欧时,它受到了迅速成熟的科学界的详细审查”。⑦医学界在从实践层面对霍乱病患加以救治的同时,也从理论层面对霍乱展开了病原学的探究。霍乱的致病原是什么,这种疾病是否具有传染性?诸如此类的问题困扰着社会大众,成为转型时期英国医学界密切关注的焦点。在对于病原学的解释上,19世纪30年代的英国医学界分化为两大阵营——以细菌或病毒致病论主导的传染派(又称传染论者);以瘴气致病论为主的非传染派(又称瘴气派或瘴气论者)。传染派与瘴气派关于霍乱的病原学之争,不仅影响医疗实践中对于霍乱病患的救治,而且影响政府对于霍乱防控政策的制定。

      从国外学界来看,无论是时人对于霍乱病原学的阐释,还是后世的医学史、流行病学史及社会史研究者,对于1832年霍乱疫情、霍乱的致病原因、传播方式及传染性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涉及,相关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从时人论著来看,皇家外科医师学会的詹姆斯·肯尼迪、桑德兰的医生约瑟夫·普莱斯等人的论著阐释了传染派观点;⑧伦敦热带病医院的托马斯·索思伍德·史密斯、曼彻斯特的医生亨利·高尔特等人的论著,则成为非传染派或瘴气论的代表作。⑨后世学者在研究19世纪英国的霍乱大流行时,也关注这场时人瞩目的病原学争论,并对于这场病原学之争本身及其影响做了多层面的分析。⑩在国内学界,医疗社会史研究近年来开始兴起,一些学者开始关注近代英国的霍乱、公共卫生、医学群体等问题,但有关霍乱病原学争论的研究却较为少见。(11)有鉴于此,本文基于19世纪医学界时人所留下的文献以及后世学者的相关著述,对1832年疫情前后英国医学界关于霍乱的病原学之争加以探讨,梳理传染派与非传染派的主要观点,阐释两大阵营关于霍乱传染性的争论,分析这场话语权之争背后所折射出的医学界内部以及社会群体的分裂,从而揭示人类在流行病的科学探索及认知方面的曲折性与复杂性。

      一、传染派及其主要观点

      所谓传染派,是指这样一个医学群体:他们认为疾病可以通过被感染的物质(包括病患本人、其他有生命或无生命物质)加以传播。传染的概念在远古时代几乎不为人所知。但自从犹太教《旧约》成为基督教圣书后,其所提到的传染性在西方文化中变得根深蒂固,而黑死病的流行及其灾难性后果,更是促成了传染观念在欧洲的盛行。“传染性概念,除了得到政府的官方支持之外,还得到了世俗权威的支持”。(12)在15世纪以后的几个世纪中,为应对流行病的威胁,大多数基督教国家所实施的检疫隔离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可视为传染论作用下的产物。1546年,有着现代病理学之父称号的意大利学者吉罗拉莫·弗拉卡斯特罗(Girolamo Fracastorius)在《论传染和传染病》一书中,以科学方法来研究伤寒、鼠疫、梅毒等流行病的来源及传播。在他看来,接触传染分为三类:单纯或直接接触;由传染媒介导致的间接接触;活性传染物的远距离传播。(13)弗拉卡斯特罗在这里首次提出了疾病的三种传染途径或传播方式,由此诞生了传染论学说。弗拉卡斯特罗将各种流行病的病原体称为“活性传染物”,这是一种非常细微的“粒子”,即通常所称的“病毒”。

      在随后几个世纪中,医学界在传染论所关注的病原上有了进一步的探究。在17世纪后半叶,豪普特曼(A.Hauptmann)等人将各种传染性热病的病原归结为一种肉眼看不见的细微的“蠕虫”。同时期的亚塔那修·基歇尔(Athanasius Kircher)认为,微生物(显微镜下可见的生物)可能是传染病的病原体,但对于作为传染粒子的微生物,其形态及结构为何,医学界依然未知。因此,传染派主要关注这种病原造成的影响。18世纪后半叶及19世纪初,黄热病在加勒比海及北美的流行,造成人员大量死亡以及疫病的跨区域传播。为避免黄热病进入欧洲,包括英国在内的多数欧洲国家都制定了检疫隔离政策,而政策制定的基础在于此时已被广为接受的传染论学说。传染派及其所倡导的传染论学说,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及影响力,当发源于亚洲的霍乱蔓延到欧洲后,在霍乱的病原学解释上,传染论再次盛行。

      在19世纪30年代,传染论是一种得到英国政府官方及医学界权威支持的正统的病原学理论。以细菌或病毒致病论为代表的传染派认为,霍乱病原是存在于自然界的某种未知细菌、病毒或微生物,人类因为接触到这些传染物而患病。1831年11月,皇家外科医师学会成员、《柳叶刀》杂志的创办者、圣托马斯医院创始人托马斯·威克利(Thomas Wakley),在一篇阐释霍乱病原的文章中指出:“我们只能设想存在一种毒物,这种毒物的存在独立于风、土壤、空气的一切条件以及海洋的屏障;简而言之,这种毒物使人类成为其传播的主要媒介。”(14)有着殖民地从医经历的苏格兰医生、皇家内科医师学会成员亚当·尼尔(Adam Neale)也确信:霍乱病原“由细小到眼睛无法察觉的微生物所携带,由于适宜的风力与失衡的地电(terrestial electricity)而传播开来……这种微生物由神圣的上帝所散播,因此很可能在大气中直线飘荡”。(15)曼彻斯特的威廉·巴德(William Budd)认为,霍乱起源于一种不同类别的活体微生物,即霍乱霉菌(cholera fungus),它通过吞咽方式进入肠道发病,而“每个霍乱病人身上都有足够的霉菌,如果它们都发挥作用,那么足以传染整个王国的人”。(16)不难发现,在霍乱的病原方面,传染派所说的毒物、微生物或霉菌,已经比较接近于现代科学对于霍乱病原体的发现。而霍乱的病原体,在1883年终于被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特·科赫(Robert Koch)在显微镜下所发现,并命名为霍乱弧菌。(1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