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自信意识与忧患意识的内在逻辑及平衡共进

作 者:
唐蓉 

作者简介:
唐蓉,武汉大学军事教研室副教授,博士。湖北 武汉 430072

原文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内容提要:

凝聚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基质的民族自信意识与忧患意识在内涵上辩证统一。文章试图解析民族自信意识与忧患意识的内在逻辑,并就如何实现二者的平衡共进提出策略。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21 年 1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21)16-0008-0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具有强烈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民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但同时,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因此,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将民族自信意识和忧患意识更好地统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凝聚民族精神,形成磅礴伟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民族自信意识与忧患意识的内在逻辑

      1.民族自信意识与忧患意识的内涵辩证。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积淀形成的核心思想信念和价值准则。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基质的民族自信意识与忧患意识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首先,民族自信意识是基于忧患意识的自警自励。民族自信意识是一个民族在人类社会前进和发展历史进程中,对自身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崇高价值的自我确认,以及对于本民族进一步生存和发展能力以及灿烂前景的确信。民族自信意识是一个民族发自内心的,对自身力量肯定的、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民族自信意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石,也是中华民族能够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精神基点,是维系本民族生存、繁衍、发展的精神动力。但如果一个民族的心理仅有自我肯定的维度,而无自我批判和自我约束的能力时,该民族就会滑向危险的境地。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从长则几百年、短则几十年的王朝兴衰更迭中我们亦不难发现如此规律:“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新唐书·列传·卷二十二》)。因此,民族自信意识应是基于忧患意识的自警自励。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民族,都不可盲目自信而缺乏忧患意识。

      其次,忧患意识是基于民族自信意识的居安思危。忧患意识是历史主体在对现实社会各种现象进行理性判断的基础上,在社会发展的转折时期或关键时期所表现出的一种清醒的防范和预警意识,是一种由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支撑的力求突破艰险而达宏愿的心理状态。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基质之一的忧患意识,是具有高度理性色彩的重在自我超越、居安思危的深思熟虑的远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赓续繁荣的超凡的生存智慧,对于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殷忧启圣,多难兴邦。《周易》云,“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道出了忧患意识的重要性。《春秋左传正义》云:“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中庸》云:“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这些都揭示了忧患意识的预警性内涵。忧患意识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能够从承平中预见危机,从有利中发现不利,未雨而绸缪,防患于未然。徐复观先生认为,忧患意识不同于作为原始宗教动机的恐怖、绝望,而是人类精神开始直接对事物发生责任感的表现,也即是精神上开始有了人的自觉的表现。[1](p18-19)作为历史主体对社会历史命运、前途、生存和发展的深刻自觉关注,忧患意识既包含主体对客观事态的准确判断和中肯批评,也包含着主体对自我的肯定认识和精神自省,无论是针对客观还是主体,肯定和批判两个层面都缺一不可。因而,忧患意识决不是缺少民族自信的表现,也不是悲天悯人的情感宣泄,它并不因忧患而走向颓唐和沉沦,而是在自信基础上奋起、在忧患中奋进。忧患意识实质上是以忧国忧民、居安思危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民族自信意识。

      2.民族自信意识与忧患意识和外部环境系统的关系辩证。作为精神心理活动,民族精神总是某种社会存在的反映。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多元族群在长期的历史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逐渐得以形成发展且被民族成员共同尊崇的精神信仰。[2]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具体内涵,体现出与时俱进的鲜明特征。当下,顺应国情和形势变化理应成为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合理内核,而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基质的民族自信意识与忧患意识,同样植根于坚实的客观物质基础之上。国家的经济基础、生存环境、发展态势、在国际竞争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在国际事务中所发挥的作用,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决定国民对国家的认知和心态。进入新时代,我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开启筑梦新征程,在精神层面面临着多元文化时代的民族认同问题。我们构建民族自信意识与忧患意识的基本内涵理应与时俱进,在当今时代背景和语境中分析、研究其境遇,不断重构其视界、内容、形态和载体,进而实现对二者的优化。

      二、民族自信意识与忧患意识平衡共进的路径选择

      1.实现辩证的民族自我认知。作为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社会意识,民族自信意识与忧患意识产生于民族交往的实践中并建立在一定的现实基础之上。马克思指出,“人对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对他人的关系,才成为对他来说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只有通过交往、比较,才能实现辩证的民族自我认知。辩证的民族自我认知即以民族精神的开放性、包容性为前提,博采众长,通过开放互鉴,理性看待本民族的成就与不足及其他民族的优势与缺陷,最终实现自我超越。同时,实现辩证的民族自我认知必须克服两种心态。

      一是要克服民族自卑心态。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强盛的民族是靠否定自身而崛起的,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是靠虚无主义达成的。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具有国际比较视野,但如果在国际比较中妄自菲薄,丢失了自我、否定了自我,那这样的比较非但无益,反而有害。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使各民族和国家日益形成世界性的命运共同体,但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仍在深刻影响着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保持足够的民族定力,要清醒认识新时代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定位,以坚定的民族自信心直面与强国的差距。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客观理解这种差距,既要看到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先发优势在科技、经济、军事等方面占据了领先地位,也要看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取得的历史性新成就。我们要更加坚定地相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树立和提升民族自信心的基础上实干自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