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白尼转向”的回转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凤才、杨潇潇,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原文出处:
哲学动态

内容提要:

通过对康德主体性哲学的批判性重构,阿多诺确立了自己理论框架中的诸要素:一是批判了对康德哲学的主体主义解读,断定康德哲学的主要兴趣不是主体首要性,而是通过物自体概念暗示的客体的非同一性要素,强化了客体优先性;二是通过对康德的抽象主体概念,以及从抽象主体转变为支配性主体的历史过程的批判,明确了先天的反思机制必须转变为后天的反思实践,并以此为基础阐发了反思性主体概念;三是批判了康德的先验主体概念,强调了先验主体的历史性,解构了先验主体的权力感和永恒性,凸显了真正的经验主体概念的重要性。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21 年 10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089.1

      毫无疑问,在《否定辩证法》这部“天书”中,黑格尔与海德格尔是阿多诺的主要批判对象。但若仅从黑格尔角度来理解阿多诺的哲学构想,就会忽略其他理论要素。其实,康德也是阿多诺的批判对象之一,甚至康德比黑格尔更早进入了阿多诺的视野,对《纯粹理性批判》的解读是阿多诺进入哲学大门的“通行证”。在“阿多诺遗稿”第4部分“讲座”中,至少有两卷直接讨论康德哲学,即第4卷《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和第10卷《道德哲学问题》。1937年,阿多诺就写过《自由——实践理性元批判》一文,讨论康德的道德哲学问题,该文后来被收录到《否定辩证法》中。不过,在阿多诺思想发展历程中,康德哲学似乎总是一条“隐线”。

      在“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建构了以认识主体性、道德主体性、审美主体性为核心的主体性哲学。但在对康德的主体性哲学的理解方面,阿多诺打破了“常规”,并对之进行了批判性重构。受篇幅所限,本文将主要考察阿多诺对康德的认识主体性的批判性重构。

      一 从主体首要性到客体优先性

      康德哲学一般被视为一种主体性哲学,因为它确立了主体首要性原则。与以客体为中心的传统认识论不同,《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系统分析了认识主体的结构和功能。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序言中,康德以“哥白尼转向”形象地概括了自己的工作:“向来人们都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必须依照对象;但是在这个假定下,想要通过概念先天地构成有关这些对象的东西以扩展我们的知识的一切尝试,都失败了。因此我们不妨试试,当我们假定对象必须依照我们的知识时,我们在形而上学的任务中是否会有更好的进展。”①

      所谓“哥白尼转向”,一般被理解为从客体性转向主体性,即所谓“主体主义转向”。但阿多诺认为这是一种误读。在《否定辩证法》“前言”中,他反其道而行之,表明自己要进行“哥白尼转向”的回转。他说,《否定辩证法》“最后一章试图围绕着形而上学问题,在‘哥白尼转向’回转的意义上,对之进行批判性的自我反思”②。这显然是要求对康德的主体性哲学进行重构。

      阿多诺认为,从哲学史上看,康德所说的“哥白尼转向”不能被认作一种“主体主义转向”的标签。因为“一方面,哲学中的主体性转向要比康德早得多——在近代哲学史上这要追溯到笛卡尔。在某种意义上,大卫·休谟(康德哲学的重要英国先驱)比康德更像一个主体主义者。另一方面,这一为大众所秉持的信念是错误的,因为《纯粹理性批判》的真实兴趣相对于主体、主体性转向而言,更加关心认识的客观本性(objective nature)”③。这样,阿多诺就提出了一个非常规的理解,即:“哥白尼转向”实际上体现着康德对客体的兴趣。

      为了说明这一点,阿多诺着手重解康德哲学。他认为,康德的规划“实际上可以不被认作是一种利用主体主义来废除认识客观性为特征的规划,而是一种在主体中将客体性作为客观的现实奠定在主体之中的规划”④。由此可见,阿多诺并不认为康德哲学所进行的是一场主体主义对客体主义的革命,而是将主体与客体放在两者互为中介的系统中进行理解,并完成了客体性要素在主体中的奠基,而这种奠基才是主客体(主体与表象世界)达到真正的系统性互认的前提。阿多诺的这种解读,与对康德的主体主义之传统解释大相径庭。从阿多诺的这种理解出发,康德关于认识主体各要素的分析也就可以被认作客体性在主体之中的奠基过程本身,这一奠基要比常规理解中的“为知识奠基”更为基础。可以说,在阿多诺看来,“哥白尼转向”这一术语背后实际表达的兴趣是:在主体中如何安放客体性。这样,康德哲学所谓的“哥白尼转向”就不过是主客体系统内部的视角转换,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知识,而不能被认作“首要性”的更换。就好像哥白尼从“地心说”转向“日心说”并不是为了取消地球的位置,而是为了在“日心说”中更好地理解地球。

      如果认为“哥白尼转向”并非始于康德,而是至少可以追溯到笛卡尔,这一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那么阿多诺把“哥白尼转向”解读为“康德对认识客体的兴趣”则是一种独出心裁的,甚至让人感到有点匪夷所思的说法。不过,对阿多诺的这种解读,我们应尽可能“同情地理解”。

      按阿多诺对“哥白尼转向”的重新解读,康德哲学的目标是完成客体性在主体之中的奠基,在主体结构中找到安放与客体表象互认的要素,并将它们系统地展示出来。基于这一理解,与常规的主体主义解读刚好相反,阿多诺从这里“读出”的是对主体首要性的批判。然而,对主体首要性的批判并不意味着要确立客体首要性,因为这样就会滑入一种“表面上反主体主义的型式”,即“在科学上被称作还原论的客观的同一论思想型式”⑤。

      当然,尽管阿多诺既反对主体首要性,也避免客体首要性,但这并不妨碍他强调“客体优先性”。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可以看出,阿多诺既具有唯物论倾向,但又不是一个传统的唯物主义者。因为传统的唯物主义者虽然反对主体首要性,但承认客体首要性(第一性);而阿多诺不承认任何首要性(第一性)。为了做到这一点,阿多诺需要重新阐释康德哲学的客体概念,以揭示其非同一性特征。

      在康德那里,客体世界依靠其可认识性划分为两个部分——“现象(Erscheinung)”与“物自体(Ding-an-sich)”。主体的认识结构只能处理现象界的东西,而不能处理物自体,物自体可思而不可知。物自体的必要性在于,它使康德在“先验辩证论”中讨论的那些命题所属的领域与先天综合判断所起作用的现象领域区分开来,从而确保了在知性所处理的领域中,先天综合判断总是能保证康德所要求的那种真理性。对阿多诺来说,物自体象征着客体无法被主体概念把握的部分,因而展现着康德哲学中的非同一性要素。这样,阿多诺就发现了物自体概念中所包含着的康德哲学本身的张力——它同时具备同一性和非同一性要素。“如果我们假定我们的物的表象正如它们给予我们的那样,并非依照作为自在之物本身的物,反而这些对象作为现象是依照我们的表象方式的,上述矛盾(指无条件者绝不可能无矛盾地被设想)就消失了;因此无条件者决不可能在我们所知的(被给予我们的)那些物那里去找,倒是必须到我们所不知道的、作为自在之物本身的物那里去找”⑥。这里的“自在之物”乃“物自体”的另一种译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