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兰西实践哲学的历史内在性概念  

作 者:

作者简介:
罗骞,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唐解云,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

原文出处: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内容提要:

在《狱中札记》这一重要文本中,葛兰西以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为基础,借重黑格尔的统一性哲学,通过批判抽象的客观性,提出和阐释了历史内在性概念。历史内在性概念是葛兰西用于批判庸俗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的理论利器,同时也是扬弃黑格尔思辨统一性哲学,张扬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重要范畴。本文将历史内在性概念看成葛兰西展开实践哲学的基本线索,以理论重构的方式呈现这一概念的深刻内涵,认为它充分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和历史性原则,科学揭示了历史唯物主义超越一般唯物主义的本质特征。虽然葛兰西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因而可能造成某种理论上的混乱,但决不能因此低估他在历史唯物主义阐释方面的积极贡献。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21 年 10 期

字号:

      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释中,存在着一种顽固的倾向,那就是将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看成是对唯心主义哲学的简单颠倒,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规定落到唯物主义的一般原则上,落到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立场上。似乎只有坚持一种外在于社会实践关系的物质概念和自然概念,才称得上是合格的马克思主义者。表面上看,这种理解好像也能找到经典作家的某些语句作为支撑,但实质上遮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于唯物主义、同时又超越旧唯物主义的本质特征。马克思到底是后退到黑格尔统一性哲学之前的抽象极端上,坚持一种朴素的物质外在性概念,还是在黑格尔统一性哲学之后重铸了这一哲学理论的基础,扬弃了旧唯物主义的朴素外在性?这不单纯是一个思想史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则和理论实质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这是一个涉及我们今天在什么样的思想视域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问题。可以清晰地看到,虽然马克思主义哲学肯定物质的外在性和先在性,强调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但这种对唯物主义一般原则的认同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旧唯物主义而成为其自身的关键所在;相反,批判旧唯物主义的抽象客观性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吸收唯心主义的主体性原则、扬弃旧唯物主义的过程中所作的理论贡献。在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中,葛兰西在《狱中札记》中提供的实践哲学思路,可以说是回答这一问题的重要路径。他以历史内在性概念批判抽象客观性,在立足实践统一性的基础上,扬弃主观与客观、内在与外在、物质与意识、思维与存在之间的抽象对立,充分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和历史性原则,科学揭示了历史唯物主义超越一般唯物主义的本质特征。这一思想虽然缺乏严密的系统性,甚至存在某些矫枉过正的方面,但它从根本上抓住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原则,值得我们关注。

      一、对抽象客观性的批判

      用抽象的唯物主义颠覆唯心主义,回到对物质世界的外在性和先在性的肯定,至多是停留在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水平上。它只是表明了唯物主义的一般立场或者说共同立场。作为唯物主义者,马克思坚持这一立场。比如,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曾指出:“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①但是,对物质世界抽象客观性的强调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更不能体现其独创性。马克思突出的自然是工业和历史的产物,是区别于自在自然的人化自然。②在近代唯物主义者那里,对物质世界外在性和先在性的强调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们甚至认为,大脑和意识的关系就像胆囊分泌胆汁的关系,以此来强调意识的派生性。这是在坚持一种抽象的客观性观念,完全脱离了人类实践的对象性关系。对这种抽象的客观性观念,葛兰西批判指出:“他们‘相信’外部世界是客观真实的。但问题在于:‘相信’的根源是什么,‘客观’一词的决定性价值是什么?事实上,这种信仰有其宗教根源,即便是持这种信仰的人对宗教本身并无兴趣。”③在他看来,抽象的唯物主义与宗教具有等同的思想结构,它们都以信仰的方式坚持绝对的客观性立场,而对这种立场缺乏理性的反思。我们知道,在基督教神学的观念中,上帝创造了一个先于人存在的、绝对外在的世界,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现成的、被一劳永逸地规定好的,因而也是永恒的。在这样一个世界里,人类的实践创造性被完全排斥掉了,人相应地成为被动的存在物。显然,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本质上超越了这样一种唯物主义观念,这一点早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中就清晰地呈现出来。葛兰西延续了马克思批判旧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也就是从实践的方面、主体的方面去批判抽象的客观性。

      葛兰西以一种质疑和探索性的口吻展开追问:

      似乎可能存在一个置身于历史和人类之外的客观性。但是,谁是对这种客观性进行判定的法官呢?谁能使自己采取这种“宇宙本身的观点”呢?而这样一种观点又可能意味着什么呢?的确可以说,在此我们所论述的正是上帝观念的残余,正是一种神秘形式的未知上帝概念的残余。恩格斯关于“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这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漫长而艰难的发展所证明的”,这一论断所包含的正确概念的种子在于,为了证明客观实在,它求助于历史,求助于人,客观总是指“人类的客观”,它意味着正好同“历史的主观”相符合,换句话说,“客观的”意味着“普遍地主观的”。④

      只有从人类的实践和认识出发,才能揭示存在的客观性。也就是说,客观性是相对于人类存在的客观性,离开人类存在的客观性只是一种观念的抽象。马克思主义谈论的客观性是人类生存实践中的客观性,而不是一种自在的外在性和先在性。正是因为从实践出发理解外在世界的客观性,马克思主义才从根本上改变了唯物主义的形态。物质世界和关于物质世界的观念都被理解为在实践中展开的过程,而不是自在的绝对存在和绝对观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有了葛兰西讲的客观乃是普遍的、历史的主观。任何一种对外在世界客观性的证明都是立足于人类生存实践的对象性意识,离开对象性意识和对象化活动而追求绝对的外在性,必然会回到“我相信”这样一种非批判的信仰立场。

      葛兰西坚决反思和批判抽象的客观性。他指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客观的’观念显然意指一种甚至存在于人之外的客观性。但当人们断言即使人并不存在,某种现实也会存在时,人们或者是在用隐喻说话,或者是落入到一种神秘主义中去了。我们只是在同人的关系中认识现实,而既然人是历史的生成,那么认识和实在也是一种生成,客观性同样如此,等等。”⑤人们只能在生存的历史中把握世界,其关于世界的认识也只能是历史中的相对性认识。因此,客观性就不再是自在的、绝对的客观性,而是一种与主体性存在相关的对象性。葛兰西对抽象客观性的批判符合马克思的思想。马克思强调对象性的物质概念,强调人化的自然。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⑥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进一步反问:“如果没有工业和商业,哪里会有自然科学呢?”⑦换言之,人生活于其中的自然是人通过对象化活动改变了的对象性的自然,是社会历史中的自然,人对自然的科学认识也受到工业和商业等人类实践活动的影响。由此可见,虽然马克思强调自然界对人类创造性活动的前提性和重要作用,但是以实践的、历史的观点扬弃抽象的客观性才是其哲学思想的本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