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险社会中看传统的境遇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康之(1957- ),男,江苏铜山人,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治理哲学与文化(浙江 杭州 310018)。

原文出处: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内容提要:

人是生活和行动在现在之中的,而所有的现在都包含着“传统”“当下”和“未来”三个维度。传统的维度对于理解以往人类社会的每一个“现在”都有着无比重要的价值,而在风险社会中,传统在“现在”中的复杂性却显现了出来,并与行动中的创新之间产生了冲突。如果说在人类历史上,人们只是在革命等社会变革的时代,才有着强烈的要求突破传统的呼声,那么在风险社会及其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人们更多地感受到了当下问题的压力,不得不通过创新去应对当下的问题,以至于必须与传统保持一定的距离。就现实来看,在20世纪后期,日常生活领域中已经呈现出了“非传统化”的迹象,而在人类走进了风险社会时,这种“非传统化”的迹象变得越来越明显了。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21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B0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79(2021)04-0005-12

      马克思认为存在着某种“时代精神”,即存在着一个时代的人们普遍拥有的某种精神。然而,在每一个时代中,不同主义的主张者、不同理论的建构者,又总是要为自己寻找某个传统,以求证明自己的历史正当性。正是由于这种做法非常流行,才将时代精神深深地掩藏了起来,并产生了夸大思想和理论差异的问题,以至于总想用声嘶力竭的论辩压倒对方,而不是谋求合作去共同解决时代中的那些在历史上不曾出现过的新问题。虽然各种主义、理论都拥有着共同的传统,而传统往往在它们的争论中被撕裂,各自对传统作出狭义的理解和界定,进而对传统也会作出不同的解释。

      其实,出于现实主义的要求,当人们希望在社会发展的问题上增强自觉性的时候,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则会引发人们更多的思考。在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关于风险社会的认识也是相对于传统而言的,是因为我们依然行进在工业社会运行的轨道上,才把这种社会形态感知为风险社会。如果我们告别了工业社会的生存形态和世界观念,所谓风险社会,就应准确地表述为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客观状态。那样的话,在寻求一种适应这种客观状态的生存策略方面,就不会受到传统的羁绊,而是需要从现实出发开展创造性的思考和行动。风险社会的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意味着,对现实问题的回应远比对传统的维系更为重要。在风险社会中,对传统的尊重是一种心理取向,即一种心态,而生存策略则应是直面当下的问题而开展行动。风险社会让人们空前地感知到全人类正在被动地结成了“命运共同体”,从而意味着此前由竞争文化构成的传统需要得到扬弃。实际上,风险社会中的人们对传统的尊重也是有选择的,只有那些能够增益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传统,才会被人们所记取和提起。

      一、传统与现在

      理解现在,需要把握它的三个维度:其一,过去的维度,亦称历史。在这个维度中包含着传统,正是这个传统塑造了现在和规定了现在,我们时时回顾过去,其实是要从过去中发现传统。其二,当下的维度。这个维度中所存在着的是各种各样对我们的生活乃至生存构成挑战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本质上是对传统所塑造的现在的挑战,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对传统的挑战。其三,人的行动的维度。这种行动所要解决的是当下的问题,也许会表现出对传统的维护,但其目的不是要维护传统,而是要解决当下的问题,客观上,是指向未来的。对当下问题的解决需要创新,因而会导致传统的偏离,在某种意义上会开辟出新的传统,这种新的传统并不属于当下,而是属于未来的。总之,过去、当下、未来构成了现在的三个维度,在实质的层面上,它们意味着传统、挑战和创新。

      未来这个维度具有虚拟的特征,但创新则会使它变得凝实。即便创新没有改变传统的方向,也会对传统作出修正,使传统增加了新的内容。实际上,这种修正也意味着对传统的方向做出了调整,因而也可以理解成开辟了新传统。就过去、当下和未来这三个维度来看,在工业社会以及以前的历史阶段中,每个时代的当下中的问题及其挑战都是存在着的,但与我们今天所在的风险社会相比,要微弱得多了。所以,风险社会及其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意味着传统与当下的问题之间出现了失衡,以至于风险社会中的人们必须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当下的问题上来,应当根据处理问题和应对挑战的需要而对传统加以选择。更准确地说,是出于解决当下问题的需要而对传统做出选择,就其表现来看,有可能在人们处理当下问题时忽视了或忘记了传统,让传统隐匿了身形。风险社会中的人们更加注重创新,甚至会要求突破传统有可能对人形成的一切束缚。

      如果我们将历史的概念看作等同于传统的话,就会发现历史支配现实的状况在某些国家、民族中表现得较为明显。一般说来,这些国家、民族都能获得长期稳定的社会秩序,因为传统本身就意味着某种“自然秩序”,所具有的就是促使社会稳定的功能。传统塑就了现在,因而传统对现在的一切存在的稳定性都能形成强有力的支持。不过,一旦启动变革进程,也就会表现出对传统的怀疑。如果传统的力量较为强大的话,社会变革的要求就很难产生,即使产生了社会变革的要求,也会受到传统的压制,甚至会遭到扼杀。在当下的问题变得非常严重的时候,不变革就有可能意味着衰亡,致使变革的呼声和力量会对传统发动攻击,从而表现为当下与传统的激烈冲突。

      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平稳的变革,即没有诉诸暴力。一般说来,这种平稳的变革是首先在话语领域中完成的,实际上是通过意识形态的斗争和冲突,即通过争夺话语权的斗争而实现了思想变革,然后才会在不经暴力冲突的情况下根据新的意识形态和话语进行社会安排。在此过程中,传统也受到了扬弃,或者说新传统得以开辟。总之,一切平稳的过渡和转型都无非是通过意识形态去暂时中止或消除历史(传统)的支配,从而使变革的进程显得顺利了一些。即便如此,这种社会变革的进展也是风险遍布,时时都有可能陷入动荡。总体看来,凡是由传统支配现实的国家和地区,社会运行的惯性都会显得较强,社会发展会表现出阻力重重,前进步伐较为缓慢。在这些国家和民族中,只有拥有创新意识和时时瞻望未来的人,才会成为变革的倡导者和先行者,但这类人往往显得弥足珍贵,很多情况下会被社会冷漠所扼杀。这种社会冷漠又恰恰是根源于传统的,是传统力量的展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