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稿日期:2021-05-05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158(2021)05-0109-10 doi:10.11994/zgtdkx.20210513.091533 1 引言 在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如何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已成为关注焦点。当前中国自然资源存在人均占有量不足(如中国国土资源与矿产资源位居世界第三,而人均值分别为世界值的1/3和3/5,耕地面积位居世界第四,而人均值为世界值的1/3①)以及不合理开发带来的诸如资源枯竭、雾霾、草原退化等生态资源环境问题,已成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瓶颈。因而,中国亟需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其关键和保障在于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体系。从理论层面看,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及其理论起源于外部性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PIGOU提出了“庇古税”,即政府通过征税或补贴等措施对私人成本进行矫正[1]。然而,COASE认为,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关键在于清晰的产权界定[2]。此后,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产权的内涵,如DEMSETZ认为,产权是一种可以使人们受益或受损的某种权利,权利主体有权自由处置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并获得与其权利地位对等的收益。当成本小于收益时,便会界定产权,反之则不会界定产权[3]。而对于产权的界定,多数学者将产权界定为一组权利束[4-6]。在此基础上,有学者认为,中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于利益的分配,其内涵可理解为实现所有权、使用权与管理权的分离,进而明确各主体的责权利,明晰资源的占用、使用与收益等权益[7]。因此,国内外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是如何演进发展?发展线索和成果特征有何差异?值得深入探索。有鉴于此,本文运用COOC和VOSviewer可视化软件对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研究的线索进行追溯,通过发文量、高频关键词及研究热点等剖析国内外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研究的差异性,以明晰其演进路径,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为系统化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 为揭示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研究的发展现状,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进行分析。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对下载的文献进行数据清洗;其次,利用COOC软件对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最后,使用VOSviewer软件对文本分析结果进行核实以及可视化分析。 2.2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Web of Science核心集与CNKI数据库,为保证文献分析的全面性、系统性与准确性,以主题词为检索方式。基于此,对检索后的文献进行筛选(剔除公告、征稿启事和非自然资源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合并、删除、提取、去重以及整理,最后得到2 573篇文献作为研究样本(表1)。
图1 国内外文献年代分布图与文献年代累积分布图 Fig.1 Chronological distribution and cumulative distribution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 3 研究结果对比分析 3.1 发文量及发文趋势 通过对比国内外研究趋势,可明晰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研究现状(图1)。从发文量来看,国内外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研究呈波动上升趋势,而总体来看,国外发文量远超过国内。 考虑到国内外发文情况及国情差异,进一步地,对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研究阶段进行划分,国外研究大致经历以下三个阶段:(1)1991-2005年年均发文累积量近15篇(关于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研究最早的文献出现在1984年,由于该文献没有关键词,在文献清洗过程中被去除,所以清洗后的文献是从1991年开始的),将其称为萌芽期;(2)2005-2010年年均发文累积量近59篇,将其称为发展期;(3)2011-2020年年均发文累积量近152篇,将其称为成熟期。此外,由于中国在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与用途管制制度,并正式地提出了自然资源产权概念,此后国内对该问题的关注度日益高涨,故将国内2013年之后的研究阶段归为发展期。因此,国内研究大致经历以下两个阶段:(1)1993-2013年年均发文累积量近15篇,将其称为萌芽期;(2)2014-2020年年均发文累积量近25篇,将其称为发展期。
图2 国内外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研究的关键词共现图谱 Fig.2 Co-occurrence map of key words in the research on property rights system of natural resources at home and ab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