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县域乡村脆弱性空间特征与形成机制及对策

作 者:

作者简介:
杨忍(1984- ),男,贵州毕节人,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乡村地理、城乡发展与土地利用,E-mail:yangren0514@163.com,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建设研究院(广州 510275);潘瑜鑫,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建设研究院(广州 510275)。

原文出处:
地理学报

内容提要:

基于乡村脆弱性本质内涵,构建了中国县域乡村脆弱性综合测度的指标体系,对中国县域乡村脆弱性水平进行综合测度;通过遴选具有典型代表性的5条样带,深化分析中国乡村脆弱性的区域差异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结果表明:①中国县域乡村脆弱性整体上处于较低脆弱度和中脆弱度阈值区间,并具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沿“博台线”呈南北分异的空间格局,东北部乡村脆弱性偏低,西南部乡村脆弱性较高。②外部性环境因素是诱发乡村脆弱性的先导因素,生态暴露、生态敏感和生态适应构成的乡村生态子系统是乡村脆弱性的根本性影响因素;经济暴露、经济敏感和经济适应构成的乡村经济子系统是乡村脆弱性的核心影响因素;社会暴露、社会敏感和社会适应组成的乡村社会子系统也是乡村脆弱性的重要影响因素。③以“地理区位、乡村脆弱性主导驱动因素和脆弱性程度”为依据,将中国县域乡村脆弱性划分为8个地域类型区。不同类型区域,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破除地区根植性和路径依赖,增强乡村地域系统扰动源的预测和监测,并对系统自身敏感性进行科学管制,提升乡村系统的适应能力,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21 年 05 期

字号:

      修订日期:2021-04-29

      DOI:10.11821/dlxb202106009

      1 引言

      随着全球化、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市场化不断蔓延至乡村[1-2],乡村地域系统的空间格局、经济形态和环境状态等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各类资本、技术和意识从城市传递至乡村市场[3],乡村地域系统的要素、结构和功能急速重组和转型,系统稳定性也遭受到剧烈冲击和扰动,普遍存在脆弱性隐忧。2018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了《2018年全球脆弱性》报告,报告强调在多维因素的共同驱动下,生态环境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文化系统等领域的脆弱性仍在持续。长期以来,众多学科和重大科研计划持续关注脆弱性议题,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重大科学计划和组织有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国际地球生物圈计划(IGBP)、未来地球计划(Future Earth)、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和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等。全球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等共同作用,致使各种资源在空间上的重组和再配置,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带来了乡村空间系统的急速重构与衰落,乡村可持续发展和振兴面临着重大挑战[4],因地制宜地缓解乡村脆弱性的应对策略亟待进一步凝练[5]。

      “脆弱性”这一概念根源于对自然灾害和贫穷的研究,它有不同的定义,通常包括应付诸如自然灾害等干扰影响的个人或群体的属性[6]。关于脆弱性的研究和应用所涉领域广泛,早期主要应用于洪水和干旱等灾害领域,以及森林、海岸等生态系统领域的系统评估[7-8]。随着自然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逐渐融合与渗透[9],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及其之间的交互作用越发显著,脆弱性的相关研究延伸至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和社会—经济—生态耦合系统等方面。以Holling[10]为代表的脆弱性联盟(Resilience Alliance)最早运用适应性循环理论对社会—生态系统的弹性进行综合分析。常见的脆弱性评估框架有VSD(Vulnerability Scoping Diagram)、ADV(Agents' Differential Vulnerability)和PSR(Pressure-State-Response)[11]。在明晰脆弱性内涵的基础上,建立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整合构建了脆弱性研究框架,通常将脆弱性分解为暴露度、敏感性和适应能力3个层面。此外,有学者从系统主体角度出发,将脆弱性置于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脆弱性4个层面进行评价分析[12-13]。在研究内容上,国内外有关脆弱性的研究成果主要聚焦于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和环境变化背景下的脆弱性概念内涵、评估框架、时空特征、影响因素和治理政策等方面[14]。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综合指数法、灰色关联分析法、BP神经网络法[13-16]等对脆弱性程度进行综合量化分析。伴随GIS和RS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评价指标更加客观化,可视化表达也更加清晰直观[17]。研究区域多集中于资源型城市、沿海地区、旅游城市等区域[18-19]。与此同时,针对乡村脆弱性的研究逐渐兴起,产出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研究涉及县域、村域和农户等多个尺度[5,20]。

      纵观国内外针对脆弱性的研究进展,一方面,通常采用具有较强操作性和规范性的VSD模型、以行为主体为中心的“交互式脆弱性评估模型”和PSR模型对乡村脆弱性进行评估,针对不同地域类型乡村脆弱性的分析框架和评价体系,仍有必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另一方面,已有的研究更多侧重于城市或一些特定地域类型区的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脆弱度的测度,针对乡村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的探讨鲜为少见。中国乡村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非均衡问题,加上自然灾害的侵扰,乡村脆弱性问题频发,深化乡村脆弱性议题的研究迫在眉睫[21]。新时代,中国将实施乡村振兴作为国家重大战略,掣肘中国乡村发展的影响因素和乡村系统脆弱性程度的精准识别是当前乡村地理学研究领域急需要回答的科学命题。乡村脆弱性研究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22-23],乡村脆弱性是在脆弱性的基础上衍生而来,指暴露于自然活动和人类活动交互作用影响下的乡村地域系统,囿于系统自身敏感性和适应能力的差异,而呈现出的系统脆弱性状态和程度。本文通过构建乡村脆弱性的概念分析框架、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度量模型,对中国县域乡村脆弱性进行综合测度,并结合5条典型样带的乡村脆弱性的综合分析,揭示其空间分异特征,剖析其影响因素的耦合传导和互联形成机制。同时参考前人相关区划方案,对中国县域乡村脆弱性进行地域类型划分,重点剖析各地域类型区其暴露度、敏感性和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因地制宜地提出破解乡村脆弱性问题的应对策略,以期为中国乡村振兴与繁荣发展提供基础性研究成果。

      2 乡村脆弱性概念内涵解析

      乡村脆弱性指乡村地域系统暴露于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交互作用的扰动中,系统依据自身结构特征和功能属性的差异,在对不利扰动做出被动适应、逐渐适应或转型适应的响应后,系统表征出的遭受损害的状态和程度[12]。因此,乡村脆弱性是一个有关暴露度、敏感性和适应能力的函数关系[12,24]。本文在对前人有关脆弱性内涵[20,24-25]理解和总结的基础上,对乡村脆弱性的概念内涵从以下方面做进一步阐释。

      (1)暴露度指系统受到外界扰动的强度,扰动源包括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土地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自然环境异常扰动,以及城镇化与工业化、乡村非理性建设、社会体制变革、生态环境破坏和疾病蔓延等人为活动。扰动源事件发生的频率和振幅影响暴露程度,系统可能同时遭受多种扰动源的侵扰。敏感性指系统在遭受外部扰动时迅速感知的能力,取决于系统结构的内在结构属性和特征功能,例如,系统的封闭性或开放性、隔离性或耦合性、客体性或主体性、单一性或综合性、固化性或流动性、耗散性或稳定性等各种属性特征[12]。敏感性程度是一个介于0到1的闭区间,系统越封闭其敏感性值趋于1,反之越开放其值趋于0。适应能力指在外界扰动作用于系统时,系统被动适应,或是逐渐调整适应,抑或是利用工程化和技术性手段转型适应的能力。适应能力的强弱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或是加深系统的脆弱性程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