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父母会习惯性地、不经大脑思考就脱口而出许多话。说的人或许无心,甚至是出于好意,但是对孩子来说,这些无意的话很可能带来无形的伤害。尤其是当这些话不停地出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日积月累,伤害愈加严重。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解读父母那些无意的话背后的心理涵义,从而避免给孩子带来伤害。 这4类无意的话,看看你爱说哪些? 类型一:否定型 否定型又分对情绪感受的否定和能力价值的否定。 否定情绪经典台词: “哭什么哭?” “就知道哭,不许哭!” “你怎么这么胆小/不争气/软弱……” 否定能力经典台词: “这有什么好怕的?” “你怎么这么笨/粗心/……” “他就是数学不好/注意力不集中/……” 场景还原: 小明想要自己盛饭吃,结果不小心把碗打碎了,难过地哭了起来。爸爸说:“哭什么哭,不许哭。拿个碗都拿不好,你怎么这么笨?” 小明的妈妈每次和人聊起孩子学习的话题时,总是有意无意地带上一句:“我们家小明就是数学不好。”每次小明听到妈妈这么说,就觉得不好意思,数学也越来越差。 内心解读: 很多父母表现得“很喜欢”否定自己的孩子,觉得不抨击一下孩子,怎么能够激励孩子变得更好呢?有的父母还美其名曰激将法。也许父母的初衷是想激起孩子的斗志,但实际上是打击多过激励。 记得有次看芭蕾舞表演,散场的时候,旁边一个小女孩也踮起脚尖努力地学着芭蕾舞演员的动作跳了起来。她很兴奋地对爸爸说:“爸爸,快看,我是小天鹅。”结果爸爸说:“你那是小鸡。”女孩的兴致一下就没有了。 也许这位爸爸只是在开玩笑,却不知道类似这样的情景,类似这样的无意的话,不仅否定孩子当下的感受,还直接否定了孩子的能力。 还有我们非常熟悉的:你不努力学习考上大学,以后就去要饭。这会导致孩子总是处于一种害怕将来变成乞丐的焦灼状态中。哪天学习不好的时候,孩子的心理压力会很大,一下没扛过来的话就抑郁了,或者就寻短见了。这种现象常常在一些学习好、自尊心比较强的孩子身上出现。 学习成绩一般的孩子可能就会认命,觉得自己也就这样了,再好也好不到哪儿去。就像那个学跳芭蕾舞的女孩,如此兴奋地探索,在爸爸眼里却是小鸡起舞。她本来被激发起来的兴趣、探索的热情、学习的动力也都慢慢减少了。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对学习的无能感,并因此变得越来越不自信,主要原因有三个:过高的学习目标、过早的知识传授、过多的否定和负面暗示。 有的父母不考虑孩子的心智发展水平而揠苗助长,过高的学习目标让孩子无法承受,越学越觉得自己失败;过早的知识传授超出孩子的认知水平,降低了学习兴趣;偏偏这个时候,很多父母还要一轮轮补刀:你怎么这么笨? 于是,孩子就默默地认同了这个说法:原来是我很笨。久而久之,孩子可能会变得胆小自卑,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认为自己真的很笨,最后发展成为习得性无助。这是人在面临一种总是无法改变的条件时容易产生的无助感。即使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仍然难以从这种无助感中走出来。就像马戏团的狮子老虎,即使笼子门打开了,它们也不敢出来。 孩子的人生信念是父母种下的,谎言说了一千遍也能成为真理。激将法或许在某些时候对某些孩子有用,但孩子更希望的是,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能够有父母的鼓励和支持,哪怕自己表现得一团糟,却仍然是父母眼中最棒的孩子。 类型二:控制型 控制型又分软控制和硬控制。 硬控制经典台词: “我说不行就不行!” “我是你爸/妈!” “我数到三,一、二……” 软控制经典台词: “我都是为你好!” “听爸妈的,不会有错。” 场景还原: 放寒假了,小朋友们都在楼下玩耍。小明也想和大家一起玩,就问爸爸可不可以,爸爸说:“作业写完了没?赶紧写作业去。” 因为难得有那么多小伙伴在一起,小明就和爸爸商量,可不可以先下去玩,回来再写作业。爸爸不同意:“我说不行就不行。”完全没有商量的余地。 小明有点儿生气,觉得爸爸不讲道理,写了一会儿作业后,又去求妈妈。妈妈说:“乖,趁着假期呀,我们不仅要写完作业,还要复习和预习,不然怎么超过其他的同学呢?”小明还是很想去玩,妈妈说:“我这是为你好,听妈的没有错。” 爸爸那儿不讲道理,妈妈这儿自己连理都占不了,小明很无奈。 内心解读: 无论是软控制还是硬控制,核心意思是一样的——你得听我的。 孩子小时候,也许这招还挺管用。但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亲子间的冲突就会越来越多。电视剧《小欢喜》里英子的故事就很有代表性。 英子从小很听话,学习成绩很好,是人见人羡的“别人家孩子”。尽管如此,她仍逃不了妈妈那句:“我都是为了你好。” 因为压力大,英子患上中度抑郁,背着父母独自来到深圳,后来被父母找到。她正处于极度崩溃的边缘,一时情急就爬到栏杆上想要跳河。妈妈对她说:“你快下来,你跟爸爸妈妈说,不要站在那儿好不好。”英子大声说:“我怎么跟你说啊,你从来都是凭你自己的想法决定我的人生。”结果,妈妈那句话还是出现了:“妈妈都是为你好啊。”英子忍不住呐喊:“那都是你想的,你想过我心里到底想要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