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时代之后  

作 者:

作者简介:
葛兆光,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复旦大学历史系。上海 200433

原文出处: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14—15世纪之间(1368-1420),曾经笼罩欧亚的蒙古帝国在东部亚洲逐渐瓦解。这是东部亚洲国际秩序重新调整的时期,可以把它叫作“后蒙古时代”或“蒙古时代之后”。在这半个世纪中,东部亚洲海域经历了妥协、冲突、再平衡的过程,终于在1419年所谓“应永外寇”/“己亥东征”事件以及1420年朝鲜通信使赴日之后,初步形成了政治上以朝鲜“事大交邻”为枢轴,以明王朝为中心的国际秩序,经济上环东海、南海诸国,以商贾往来为主的贸易圈。从此,东部亚洲海域经由朝贡与贸易逐渐成为一个新的历史世界。一些历史学家曾经把联通欧亚的“蒙古时代”看成是世界史的开端,但蒙古时代之后,世界史却再度出现东西分离的曲折,尽管大航海时代再一次打通东西,但这个东部亚洲国际秩序的根本改变,要到19世纪中叶才出现。作为全球史/世界史一部分,1368-1420年是东部亚洲史上一个值得关注的关键时期。


期刊代号:K5
分类名称:世界史
复印期号:2021 年 09 期

字号:

      引言:东部亚洲海域的一个“历史关键时期”(1368-1420)

      历史上有一些“关键时期”,值得一再讨论。在中国史上有不少“关键时期”,使得前后两个时段呈现出不一样的历史风貌,这里不妨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唐宋之际。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假说一出,无论赞成或反对,但它都让历史学家的眼光聚焦755年(安史之乱)至1005年(澶渊之盟),人们纷纷深入探索这两个半世纪如何造成了“中古中国”与“近世中国”的巨变。②另一个是晚清民初。张灏提出中国近代思想史上有所谓“转型时代”,他把1895年到1925年这一段历史凸显出来,晚清民初的甲午战败、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被连接起来,人们看到在知识群体、新闻出版、教育选举、政治制度、宗教文化等方面,这三十年如何显示了“传统中国”到“现代中国”的转型。③

      在历史上,这一类历史“关键时期”之意义,既是“断裂”,也是“联系”。如果勉强说,或许可以用“承先启后”一词来概括。已有学者指出,这些“关键时期”往往造成一个王朝/国家内部的深刻变化,那么,在超越王朝/国家也就是较大空间的区域史里,是否也有一些历史上的“关键时期”值得讨论呢?如果在这些“关键时期”中,各个国家在区域中的地位、力量与利益重新“洗牌”,过去的平衡被打破,新的平衡被建立起来,奠定了后一段历史时期的相对稳定平衡的国际秩序。那么,这一时期是否也可以视为这一区域史上的“关键时期”?本文讨论的就是蒙元这个跨越欧亚的庞大帝国在东方逐渐解体之后,从1368年到1420年这半个世纪的历史意义。④这一时期之所以重要而且关键,大概基于以下三个理由:

      第一,这半个世纪里,席卷欧亚大陆百余年的蒙古帝国在亚洲东部的笼罩与影响开始衰退,汉族中心的大明王朝崛起。以帕米尔高原为界,中亚以西与中亚以东,各自形成一个政治、经济与文化秩序。也由于东西之间的这一阻隔,环东海南海的东部亚洲(包括东北亚与东南亚),逐渐成为一个相对完足的历史世界。

      第二,在环东海南海海域即东部亚洲地区,15世纪初,几个主要国家即明王朝、李氏朝鲜、足利日本,也可以扩大到琉球、安南与暹罗等,经历了妥协、对峙和冲突,在1419年“应永外寇”/“己亥东征”事件之后,以1420年日本僧人出使朝鲜、朝鲜通信使出使日本为转折点,环东海南海区域的势力形成了新的平衡,使得这一区域的秩序再度稳定下来。

      第三,在这段关键时期之后,环东海南海区域的国际基本秩序,大体延续了几个世纪(15世纪上半叶—19世纪中叶)。这个可以称之为“后蒙古时代”或“蒙古时代之后”的基本格局是:⑤在东北亚,以朝鲜“事大交邻”为枢轴,构成了明朝、朝鲜、日本的基本平衡;在东南亚则以朝贡和贸易,尤其是海上商贾的往来,构成了彼此互相依赖的密切联系。尽管此后几个世纪中,也有“倭寇事件”“壬辰之役”“明清易代”这些重大事件,还有大航海时代西人东来的巨大冲击,曾经引发各种波澜和变动,但东部亚洲海域秩序的基本格局,并没有发生太根本的变化,一直要到19世纪中期,才被西方的坚船利炮彻底颠覆。

      下面让我用最简单的方式,鸟瞰14、15世纪之间(1368-1420),这关键的半个世纪中发生在亚洲东部的历史。

      一、妥协:东部亚洲局势的暂时稳定(1368-1405)

      14世纪中叶之后,横扫欧、亚百年的蒙古帝国在东部亚洲逐渐溃退,在蒙古时代贯通欧、亚的“世界史”,⑥似乎发生了很大的曲折。

      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了基本由汉族统治的明朝;1392年,李氏取代相当蒙古化的高丽王氏,李成桂建立了绵延五个世纪的朝鲜;同一年,日本的足利义满逼退南朝后龟山天皇,结束了南北分裂的局面;1400年,安南的黎(胡)氏取代陈氏,但仍然延续着对明王朝的朝贡;五年之后的1405年,原本计划转向东方,可能对明王朝构成巨大威胁的跛子帖木儿(Tamerlane)去世,帖木儿帝国陷入争夺汗位的混乱中,不再有余力觊觎东亚,这标志着蒙古时代即“全球史中一个长时段”的终结。⑦从此,东部亚洲在蒙古时代之后逐渐形成自己的国际秩序。

      让我们先看明初中国。元明易代之后,明王朝的内外局势并不那么乐观,对于新建的大明王朝来说,周边还未安定,内部问题牵扯。因此,一方面,在理念上明朝虽然试图重建朝贡体系,但明初君臣设想中的朝贡/册封体系,尽管仍以“天朝”自居,但对于“属国”的态度,相对比较现实。另一方面,在实际的政治与外交活动中,明王朝对异国也采取了比较妥协的姿态。

      洪武四年(1371),朱元璋非常郑重地训谕省府台臣的一段话,很值得特别注意。他说:

      海外蛮夷之国,有为患于中国者,不可不讨。不为中国患者,不可辄自兴兵……朕以诸蛮夷小国,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为中国患者,朕决不伐之。唯西北胡戎,世为中国患,不可不谨备之耳。卿等当记所言,知朕此意。⑧

      除了北方蒙古之外,相对柔软地处理周边关系,在洪武一朝大体上是被遵循的原则。例如,明王朝对周边诸国山川的祭祀,宣布不再由中央,而是由各地方负责,同时还列出“十五不征之国”,⑨表明了对周边各国自主的宽容态度。⑩同时,明朝还采取所谓“海禁”政策,对宋元时代活跃的对外交流与贸易,采取收缩的策略。(11)在明太祖朱元璋的时代,总体来说,明朝对外的重点放在东北和西南,试图廓清边疆隐患,而对周边其他异国,则大体采取安抚政策,甚至对鞑靼和兀良哈,也曾采取过招抚策略。(12)

      这一策略显然经过深思熟虑。因此在东部亚洲,无论对山水相连的高丽和安南,还是隔海相望的日本,明太祖朱元璋的态度都相当克制,这大概是因为明朝初建,“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考虑。洪武二年四月,他致书高丽国王,用胡、汉之分晓以大义,说“元非我类,天命入主中国百有余年”,因为“天厌其昏淫,亦用陨绝其命”。并且暗示自己是继承宋代,“北逐胡君,肃清华夏,复我中国之旧疆”。下面的口气很平和,只是表示他希望高丽与蒙元绝交,站在自己一边。(13)尽管高丽国王始终观望,立场在北元与明朝之间左右摇摆,(14)但朱元璋对高丽仍然网开一面。洪武三年九月,他对来朝的高丽使臣张子温说,“自古天下有中国有外国,高丽是海外之国,自来与中国相通,不失事大之礼。守分的好有”。这段话表明,明朝官方的大原则,是区分了中、外,外国只要“守分”,能够“事大”就可以了。一直到洪武二十年,朱元璋还是主张高丽“不必强往来,致生衅隙”。当来访的高丽使臣偰长寿试探性地要求改换大明衣冠,以表示归顺臣服之意时,朱元璋却宽容地表示,你们爱穿什么就穿什么,并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不害其为贤君”。甚至在洪武二十二年,明朝得知高丽发生王位废立消息时,朱元璋还让礼部官员告诉来访的高丽使臣,“立亦在彼,废亦在彼,中国不与相干”。(1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