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的“轻重缓急”

作 者:

作者简介:
黄亚玲,江苏省张家港市万红幼儿园

原文出处:
早期教育:家教版

内容提要:

03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族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21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2016年和2019年,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的主题分别是“幼小协同科学衔接”和“科学做好入学准备”,两次将幼小衔接话题面向全国宣传。幼小衔接对幼儿未来学习的样态和发展空间的影响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重视。我们要从孩子的立场审视入学准备,掌握符合幼儿发展规律的方法,分清“轻重缓急”。

      轻松看待入学

      近些年来,国家教育部连连发文,要求幼儿园去小学化,小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倡“零基础”入学……然而“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竞争氛围依然让家长们焦虑、纠结,也使社会上的各类培训班异常火爆。《2018年中国幼小衔接调研白皮书》显示,94%的家长都意识到“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同时,超过半数的家长对孩子进入小学存在担忧。其实,找到小学与幼儿园的差别,帮助孩子认识和适应这些差别,孩子入学就会很轻松。

      1.小学和幼儿园大不同

      小学和幼儿园教育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室内桌椅摆放、男女教师比例、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作息时间、生活节奏、教师陪伴等。纵观这些不同之处,环境的变化会给孩子带来新鲜感,从心理上引起和刺激孩子入学的兴趣;而教师陪伴的减少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自由空间,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利因素,易引起家长担忧;课程设置以分科为主、教学方法讲授居多、学习时间成倍增长是最为关键的变化,也是容易导致儿童学习存在差异、引起家长焦虑的主要变化点。孩子入小学后,成人的关注点逐渐向学习质量、考试成绩等转向,更容易造成亲子关系的不睦,使儿童心理产生紧张感和排斥感。因此,认识幼小差异是解决家庭教育中幼小衔接问题的重要任务。

      2.入学务必放轻松

      在认识了小学和幼儿园教育的不同之处后,我们就必须有的放矢地来做好相应的衔接准备,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家长要放松心态。家长在紧张焦虑的心态下往往会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进而容易对孩子的表现不满意。10岁以前的孩子更多以家庭为核心,他们从内心里希望得到家长的接纳和认可,所以更容易顺应父母的期望,而非自身对学习的意义感和价值感。

      过高的期望所伴随的焦虑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能力永远也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对孩子的自尊造成深远的影响。因此,家长要放松心态,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入学前,和孩子一起探讨小学和幼儿园的不同之处,一起为这种转变做准备,可以让入学变得更轻松。

      重视心理准备

      面对生活作息、自我管理、学习方式等方面的重大变化,放松心态的同时家长仍然需要与幼儿一起进行积极的心理建设和心理准备,从认知、适应、克服等多方面对幼儿进行幼小衔接的指导和帮助。

      1.正向看待转变

      正向看待入学时的各种转变有助于更客观地了解衔接的目的和任务。避免使用“上小学了,没午觉睡咯!”“不好好学习看我怎么收拾你!”“上小学了要上很多课,做作业,你一定要好好学!”“你不乖让小学老师来教训你!”等负面语言传递入学的变化,而是客观地说出小学和幼儿园的不同,并且在比较中和孩子一起发现转变的欣喜之处。如:每节课之间有十分钟的时间,可以像大孩子一样自己安排要做的事情;小学里会有不同的老师教不同科目的课,这样就可以了解许多不同种类的知识……以此建立一个孩子心之向往的小学生活。

      2.积极面对困难

      环境以及学习方式的转变必定会对孩子的适应能力提出要求。孩子有可能对小学生活存在疑虑或者在适应过程中出现困难,家长的帮助对他能否顺利度过这一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忽视和敷衍孩子的每一个问题,坚持“问题时刻即教育契机”的理念,当孩子出现担忧、退缩时,坚定地站在他身后,给予安全感和援助,与他一起面对问题、解决困难,能够让孩子在入学中充满自信和力量。

      缓做知识储备

      英文单词、数学加减法、汉语拼音,等等,是否需要提前学?比比皆是的广告语、费用不等的衔接班、你追我赶的“假”竞争,让家长眼花缭乱、心动不已、焦虑非常。然而知识的提前储备看似胜人一筹,实则并无必要。

      1.快走并不长久

      提前的学习似乎能让孩子掌握不少的知识,入学时有一定的优势,但有研究表明,这些优势在未来的两年内均会退化。抢跑的暂时效应虽然明显,却是以忽视幼儿的发展规律,牺牲幼儿的游戏时间,消磨幼儿的学习兴趣为代价的。拼音、唐诗、乘法口诀等内容的学习并不适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容易对孩子的学习兴趣造成负面影响。

      2.缓行能走更远

      孩子的学习之路不是百米冲刺,而是漫长的马拉松,比拼的是耐力而非爆发力。提前的知识储备容易引起孩子对课堂和知识不再好奇,注意力不集中,反而对后续的高质量学习产生影响。因此,缓步慢行是在适应幼儿的成长节奏,为其未来的学习存储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急需习惯养成

      从发展的连续性看,幼儿园、小学两个阶段有着内在的联系。幼儿阶段以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的学习方式为小学的学习奠定了大量感性经验的基础,同时,学习兴趣、人际交往、时间和任务意识等也是需要养成的重要习惯。

      1.学习感兴趣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幼儿对学习内容本身充满着好奇和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是有效学习的首要条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