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小班区域游戏时,小壮正在娃娃家玩玩具,这时收玩具的音乐响起,豆豆很快把手里的玩具送回了玩具柜,回到座位,见小壮仍蹲在地上玩玩具,就走到他身边,一边说“不能玩了!要收起来了”,一边伸手去拿小壮手里的玩具。小壮没松手,俩人就这样拉扯起来,小壮突然抬头咬住了豆豆的右脸颊。豆豆大哭,我立刻带他到盥洗室用湿毛巾冷敷,拿下毛巾时,脸上出现了几个红红的牙印,于是赶快带他到医务室进行了消毒处理。 之后我及时与豆豆妈妈取得了联系,把豆豆脸上的咬痕拍照给妈妈发了过去,并说了事情缘由,告诉妈妈已经给豆豆做过冷敷并消过毒。豆豆妈妈是医务工作者,我建议她赶紧看看是否需要打针,妈妈说马上把照片拿给外科医生看一下。 我挂下电话正想和小壮妈妈联系时,班级微信群冒出了一条信息,是豆豆爸爸发的:“哪位是小壮妈妈?”直觉告诉我,豆豆爸爸是要和小壮妈妈聊这件事,于是我立刻和豆豆爸爸取得联系,同他分析了公开在群里说这件事会带来不好影响,也给爸爸提了建议:我拉一个只有我们三人(豆豆爸爸、小壮妈妈、我)的小群,在小群里进行沟通,豆豆爸爸答应了。于是我联系到小壮妈妈,把事情的经过说了,并征得她的同意,我们三人建了一个小群,在小群里,我和两位家长再一次进行了深入沟通。 豆豆爸爸:你家孩子怎么咬人呀!? 小壮妈妈:真的非常不好意思。 我:我们都很心疼,两位孩子已经互相道歉,现在又成为好朋友了呢!(发送了两位孩子道歉后拥抱在一起的照片) 豆豆爸爸:你家孩子怎么会有这种习惯!!! 小壮妈妈:很对不起,我看了也很心疼,很生气,晚上我狠狠教育他。你们去医院产生的费用跟我们说。 豆豆爸爸:以后不要再发生这种事! 我:小班的孩子刚进入集体生活,还不会处理遇到的问题与矛盾,且语言表达不够用,只好用“咬人”来代替,这是小孩子的特点,还请理解。慢慢来,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好好引导。 小壮妈妈:再次抱歉。 我:接下来我们会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在遇到矛盾、冲突时如何用正确的方法来解决哦! 豆豆爸爸:嗯嗯! 小壮妈妈:我们也会在家和孩子说的。 经过三人沟通,豆豆爸爸激动的情绪渐渐平稳了下来。这时豆豆妈妈的信息也来了:外科医生说不用打针。我的心也放下了一半。 放学豆豆奶奶来接时,情绪也很紧张,一看见豆豆就说:“要命啊,咬得脸肿成那样!”然后就是各种叮咛:“老师,以后帮我们多看牢点……” 我仍不放心,放学后半小时,又给豆豆爸爸去了电话。爸爸说:“我们已经在去医院的路上了,一口红红的牙印!”我说:“好的好的,去看一下更放心,记得看好了跟我说。”可一个小时后还没有回音,于是我再次拨通豆豆爸爸的电话,爸爸回复说:“不用打针,怕留疤,要配祛疤膏。”爸爸还是有些激动,对我说:“老师,发生这样的事,让我们家长心里挺害怕的,能不能让豆豆离咬人的孩子远一点?” 我说:“我的心情和您是一样的,也很心疼,并且我们会让孩子慢慢学会处理在日常生活中和同伴发生的矛盾,让孩子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豆豆爸爸听了之后说:“好的老师,我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请您多照顾照顾我们小宝。”听了这话,我马上说:“放心,我们会照顾班里的每一个孩子,就像我们自己的孩子一样。” 之后的几周,班里几位老师都主动发信息表示对豆豆的关心,询问伤痕情况。豆豆的伤好之后,事情才算渐渐平息。 给家长的建议 孩子受伤害,这是家长和教师都非常不愿看到的,但在集体生活中,孩子之间发生冲突在所难免。老师会及时帮助孩子们共同解决问题,并主动告知家长情况,还会对孩子给以最真诚的关心与问候。作为家长可以怎么做呢?以下提出几点建议。 1.及时与老师沟通 幼儿园发生这样的事,家长首先要做的不是把事情的影响扩大化,比如在班级微信群公开,这样会产生不良影响。事情发生后,受害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也许确实没有想太多,由于冲动、气愤,且没有对方的联系方式,就直接在集体群里发消息。这不仅会引起其他家长的恐慌和焦虑,且对两个孩子来说,这都属于隐私问题,事情公开对两个孩子都会产生压力。换位思考一下,假如是自己的孩子咬人,对方将事情公开,你的心里肯定也会不舒服。因此,如果想要与对方家长取得联系,可先与老师沟通,三方共同来处理问题,这样效果会更好。 2.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 小班孩子自我中心意识强,很难体会对方的感受,且行为控制能力差,往往不能与人友好合作,常常会发生冲突。且幼小的孩子动作发展先于语言,比如,案例中的豆豆抢小壮玩具,小壮不愿意,心里着急,语言又不知怎样表达,情急之下就咬了豆豆。所以咬人不是孩子的品德问题,而是受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这一点需要家长们理解。 3.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生冲突之后,受害者家长可能一时沉浸在“我的孩子受了伤害”这件事中出不来,而忽视了事情背后更大的教育价值。比如,豆豆家人会提出“请老师让豆豆离咬人的孩子远一点”“老师帮我们多看牢点”这样的要求,希望人为地帮孩子创造一个没有冲突的环境。这样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但在集体生活中,与其回避冲突,不如借机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比如,小壮妈妈可以借这件事告诉他:“该收玩具了,我知道你还想玩,但时间到了,还有很多好玩的事等着你呢,所以需要先把玩具收起来,下次再玩。你不愿意给豆豆玩具,可以对他说‘我可以自己收拾’,这样豆豆就知道你的想法了。但不能咬人哦,小朋友会很疼的。”